“有人曾這樣形容咖啡:“如魔鬼般漆黑,如地獄般炙熱,但又如天使般純潔,如愛般甜蜜。”

— —王利芬”

據業內人士介紹,近幾年我國咖啡消費市場飛速增長。2012年,中國咖啡館數量僅有約3萬多家,而到今年底,數量或將突破14萬家。

不僅咖啡館數量激增,消費者對於咖啡的口味要求也越來越高,好的咖啡師供不應求,保守估計每年我國有4萬人左右的咖啡師崗位缺口。而不同等級咖啡師的收入差距也在逐年拉大。

需求現狀:缺咖啡師,更缺綜合性人才

“急聘咖啡師”、“歡迎介紹店長和咖啡師”……

咖啡館門口、咖啡館老闆的朋友圈內,這樣的字眼十分常見。

作爲一個服務型的企業,咖啡師可以說是咖啡館的核心。產品、體驗、品牌精神以及咖啡文化的傳播,最終的落腳點都在咖啡師身上。

▲可以說,咖啡師承擔一個門店很重要的部分

咖啡師缺口在咖啡行業一直存在,說到咖啡師短缺的最根本原因,主要有兩個方面:

整體薪酬待遇不高,在北上廣一線城市咖啡師的待遇爲4000-8000元/月,二三線城市爲3500-5000元/月,這些都不足以支撐一個咖啡師過上體面的生活。

咖啡師沒有一個完整的晉升通道。如果沒有很好的晉升渠道,咖啡師做到一定階段,通常只有兩條出路,要麼自己創業,要麼轉行。

這也是目前中國咖啡師平均年齡在18-25歲之間的重要原因。而在歐美國家,咖啡師的平均年齡比中國的要大10歲。

鷹集咖啡創始人王駿桃認爲,這幾年,中國的咖啡市場在數量上不斷增長,並且隨着精品咖啡館的逐漸增多,對咖啡師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比如說要懂化學、物理、運營管理、技術等等,綜合性人才缺口很大。

業內人士稱,一個好的咖啡師,既要懂物理、化學等方面的知識,更要掌握運營管理、技術等方面的技能。但從目前中國咖啡行業的發展現狀看,咖啡師這個職業缺乏符合目前市場發展的從業標準和人才評價體系。

產業鏈在往上走

綜合性人才的咖啡師缺口更大

目前的咖啡師行業正站在一個新的起點,從按照一個服務員的標準到按照一個工種一個Barista(有匠心精神的咖啡師)的標準來招聘咖啡師,也更加註重咖啡師的技術價值、商業價值和管理價值。

▲好咖啡師的標準絕不僅僅是做咖啡

另外一方面,相對於整個咖啡行業的發展,對咖啡師的教育和培養上都是落後的,知識、產品內容、服務內容等方面也都需要及時更新。

好咖啡師的特質:善於學習,有服務精神。

比學歷更重要的是學習能力!

根據2017年度公開的咖啡師調查數據,高中、大專與本科學歷的咖啡師共佔比89.81%,其中大專學歷佔比35.71%,而高中學歷所佔比例也有28%之多,也說明了咖啡行業就業門檻較低。

想成爲一個好的咖啡師,其實,學歷並不重要,重要的是要有自我成長的渴望。

自我激勵、自我學習,同時做好職業規劃,兩年達成什麼目標,五年達成什麼目標,這非常重要。

而對於學歷問題,不可忽視的是,在咖啡師行業有這樣一種現象:學歷較低的咖啡師在從業期間會遇到一定的瓶頸,難有更高層次的發展;而高學歷的咖啡師會走得更加順利,進入管理階段。

這背後的實質是,學歷在一定程度上是學習能力的反映,學歷高的人更可能具備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學習能力,這樣的品質也更有助於其事業的發展。

補貼種植 “嫁接”旅遊

海南萬寧打造咖啡產業閉環

除了咖啡消費市場的紅火,作爲咖啡產業鏈條上的重要一環,我國的咖啡種植業要如何實現逆襲呢?

△央視財經《經濟信息聯播》欄目視頻

在海南省萬寧市的老咖街,短短百米的街道就有幾十家的咖啡店,一杯咖啡配一份糕點是當地人最愛的早餐,而在這裏最受歡迎的咖啡品種就是“興隆咖啡”。

海南興隆咖啡的主產區位於海南興隆華僑旅遊經濟區,上世紀50年代由歸國華僑從海外引進咖啡種植。興隆咖啡味道微苦、芳香濃郁,慢慢受到當地人的喜愛。

枝頭上這些紅色的果實就是已經成熟的咖啡豆,每年的10月至來年的4月都是興隆咖啡的採摘季。據瞭解,目前萬寧市的咖啡種植規模已經超過1萬畝,年產咖啡鮮果4000噸。然而在過去的很長一段時間,由於種植咖啡收益低且難管理,許多當地咖農種植咖啡並不積極。直到2013年,當地政府開始採取鼓勵咖啡產業的措施,慢慢扭轉了局面。

海南興隆咖啡行業協會副會長吳春光:

每年都會投入幾千萬的資金,一個是進行咖啡種苗的免費發放,另外就是每畝地最高給予2000元的補貼。

不僅有種植補貼,政府還對當地的咖啡豆採取最低收購價制度,今年的最低收購價是6元一市斤。此外,當地還將咖啡種植與旅遊觀光相結合,以咖啡莊園的形式吸引周邊遊客,現在不僅咖啡銷路不愁,還供不應求。

海南興隆咖啡種植戶陳星:

很多來這邊的自駕遊遊客,都是以品嚐咖啡的形式。買一杯咖啡,喝了之後覺得好喝就會買產品,現在是一個供不應求的形勢。過年七天的時候,每天入園人數可以達到上千人,營業額最高的時候一天有四五萬。

中國咖啡市場潛力大

國產咖啡豆知名度待提高

隨着中國年輕消費者對咖啡的接受度越來越高,國內咖啡市場正以每年15%的速度增長,遠高於全球市場2%的平均增速。小小咖啡豆的背後,折射的正是中國市場的大商機。

菲律賓咖啡經銷商:

來海南推薦我們非常特別的咖啡,把它介紹給中國市場。

烏干達咖啡經銷商:

以前中國人喝茶,現在有很多中國人喜歡咖啡,所以我們覺得這個市場很好。

在日前舉辦的“2018海南國際咖啡展”上,共有28個國家和地區的近300家咖啡企業參展,其中一半以上是境外參展商。

海南省商務廳會展局副局長李學鋒:

首屆展會我們現場交易4000多萬元,簽訂了1.6億的採購訂單,這屆大會的成交量估計能達到3億元。推動咖啡大宗商品的交易,使海南成爲集散基地,未來也能夠在國際市場上佔有重要的一席之地。

業內人士表示,我國的咖啡產業依然處於發展的初期,2017年中國咖啡消費的市場規模約爲1024億元,遠低於美國咖啡全年消費市場規模的13萬億元。

雖然國內咖啡消費市場前景看好,但記者從咖啡經銷商和連鎖咖啡企業瞭解到,目前國內市場上銷售和使用的咖啡豆95%以上爲進口品種,國產咖啡豆還需要在知名度上下大功夫。

中國商業經濟學會咖啡分會會長 杜紅國:我們的市場容量是足夠容納我們自身的產量,甚至是國外更多主產區的產品的。希望中國的咖啡經營者能夠了解自己產區的產品、豆型、風味,把咱們的咖啡豆推廣到咖啡消費市場。

業內人士表示,培育高品質咖啡豆、擴大咖農咖企的盈利空間,是未來產業發展的方向。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