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

總有一些食物

顏值較低、名字土雷、場面“血腥”

讓你光聽光看

都覺得下不去嘴

但是好奇心驅使下嚐了一下

原覺得暗黑的飲食

喫完頓時覺得天靈蓋都要打開了的

在潮汕比比皆是

下面

就讓我們來看看這屆網友

都是怎麼評論這些個“真香”潮汕美食的!

粿

外地人一聽五米粿=無米粿

粿本來就是米做的,沒有米那還喫個啥?

一旦他們看到無米粿的真身

都會爲之驚豔~

粿體通透,珠圓玉潤

喫蒸的能享受到皮的嫩彈

喫煎的可以享受到皮的脆香

配上鹹辣椒

或甜或鹹的無米粿一下就有了靈魂

這位網友的推理思路,就和

熱狗是用熱的狗做的、

雞仔餅裏頭原料是雞仔是一樣一樣的

其實

鼠殼它是一種植物

鼠殼粿的粿皮就是用鼠殼草做的

咬上一口

外皮鬆軟卻有嚼勁,還有點草藥香

內餡芝麻味撲鼻而至

喫到不想停下來

看一眼“油炸粿”(油條),

腦子裏就只有“油膩”兩個字

豆漿就豆漿,爲什麼還要下炸物?

這東西完全下不去嘴吧

but...

當你把“油炸粿”往豆漿裏泡一泡

待豆漿滲透進每一個氣孔

口感竟變得溼潤綿密有嚼勁

醇香味濃的豆漿和香酥可口的油炸粿

各自散發着魅力也不搶彼此的風頭

很多人聽到鰲粿

就會聯想到可怕的史前動物

但不用擔心

因爲鱟數量減少

潮汕人早就用蝦等材料替換掉鱟粿了

晶瑩剔透的粉粿

搭配鮮蝦、香菇、鵪鶉蛋、叉燒肉,

再滴上幾滴魚露、沙茶與辣椒醬,

飽滿的餡料、爽滑的口感你值得擁有!

很多人怕喫生

初次嘗試生醃需要一定的勇氣

但當你喫慣了食材裏最本質的味道

便會越喫越鮮!

野生鮮活的蝦、蟹、賴尿蝦

鮮甜爽口的肉質、肥美的黃膏

再配醬油、辣椒、蒜頭、蔥、香菜等輔助

一口生醃,一口熱白粥

簡直就是讓人難以戒除的人間“毒物”

豬大腸

在非潮汕人聽來有點難以接受

更不像是豬豬女孩會喫的東西

但偏偏,潮汕人就是喜歡豬腸的韌勁和彈牙

洗刷刷、洗刷刷

洗到豬腸沒有異味

再放入

豬肉、香菇、花生、蝦米、蓮子、糯米餡

又香又糯,點上桔油

人間一絕

清新的水果搭配重口味調味料?

平常人可能想都不敢想

其實

水果蘸醬油這種喫法

可以帶出更多層次、更復雜、更鮮美的甜味

還能降火

一舉多得

如果你經常喫菠蘿、荔枝後上火

那就試試潮汕人的喫法吧

你會回來謝謝我的

“魚飯”=魚做的飯?

又腥又沒味,能好喫麼?

所謂“魚飯”

就是用鹽水

把不剖膛、不經打鱗、肚去腮的海魚

裝於小竹簍裏再放入大鍋中用淡鹽水醃起

然後放入濃鹽水煮熟

再自然冷卻的海產品

過去“以海爲家”的漁民不喫米飯

用這種方法能很好地保存海魚

還能最大程度保持海鮮原味

“魚飯”喫起來鹹香無比,送飯一流

這“朥”就是豬油的意思

而“朥粕”呢,就是豬油渣

一聽這名字,就感覺油膩感撲面而來

但其實

做粥的朥粕需要把油基本榨乾瀝盡

做出來的朥粕粥

少了油膩多了焦香的豬肉口味

讓人回味

一開始小編聽到腸粉“真香”

有點不敢相信

腸粉不應該一直都很香的麼?

後來瞭解後發現

原來是醬料惹的禍

一般來說,汕頭腸粉

最常用的是用醬油和來做蘸汁

潮州腸粉會換成稠稠的花生醬

要是再換到揭陽,則偏愛放滷汁

雖然有些人不能接受其他醬汁

但是一個地區有一個飲食習慣

能被大衆接受的

就是好腸粉

“你還試過哪些‘真香’潮汕美食?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