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兩天,有位讀者留言,想看羅海瓊。

小編很欣喜地回了句:點滿99個贊就寫。

結果,數秒內,點了100多個贊,熱度仍在上升。

書館一向守約,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羅海瓊。

羅海瓊的演藝路走得很順。

歸根結底,所有原因,就是她自始至終,都知道自己要什麼。

從小目標精準,不達目的誓不罷休。

圖片來源於《一刻talks》

她是蘭州姑娘,家中不算富裕,父親是救護車司機,母親是工人。

在家中,沒有人是搞文藝的,但她例外,從小酷愛跳舞。

小時候,她最愛做的,就是去父母單位,在叔叔阿姨們面前跳舞。

每跳完一次,那些大人都很捧場,會誇她跳得好。如此一來,羅海瓊跳得更歡了。

因爲愛跳舞,她索性考了當地藝校。那一年,她13歲。

畢業後,被直接分配到了歌舞團。

但那時的她,除了一臉青澀,什麼都沒有。歌舞團裏高手如雲,她是新人,上課總跟不上,跳不好,經常被老師同學忽略。

爲了能夠站在中間當領舞,她暗地裏下決心,利用休息時間練習,別人練一小時,她便練三小時。舞蹈講究的就是基礎功紮實,練習久了,她的基礎功也提上來了,進步飛快。

從最角落的位置跳成了領舞。

對當時的她來講,成爲舞臺支柱,已經是件非常厲害的事了。

可她不滿意。

在歌舞團待久了,她見多了同樣熱愛舞蹈的老師們,因年紀大,跳不動,被拋棄去做雜活。

年輕時,她們還能上臺演出,但年齡漸長,她們就只能被迫從舞臺上退下來,去管理服裝,給新來的小姑娘化妝。

這種一眼望到頭的以後,她很害怕。

在歌舞團這些年,她大多在鄉下演出。

演員的生活條件最爲辛苦,一般都擠在農舍,經常半夜有老鼠騷擾,去喫飯,也是一大羣人喫三四碗菜,大家平時練習都很辛苦,不到幾分鐘,飯桌上只剩下菜湯,她只能啃饅頭。

回到家,家人都笑稱她是“小文盲”。

羅海瓊的心思本就有些動搖,被這麼一說,她更想改變了。

想了很久,她決定去讀書。

彼時,她近20歲,再不下決心就沒有機會了。

從小到大,她只愛跳舞,於是,跑去報考了北京舞蹈學院。

有基本功在那,她很容易考上了北舞,收到通知書那刻,她與團裏小夥伴分享喜悅:“你們要不要去考試?”

但沒想到,同伴將這事告訴了團長,更出乎意料的是,團長立馬給北舞打了個函,阻礙她去。

重重壓力,她去不了了。

但羅海瓊沒有死心,依舊暗自等待機會。1994年10月,她跟隨歌舞團去上海表演《敦煌》。

初次來大都市,讓羅海瓊眼界大開。她想要讀書的願望更強烈了。

有了上一次經驗,這次,她報考上海學校,沒有與任何人說。

很幸運地,她順利進了初試,在初試環節,輪到排在她前面一位同學上場,那人似乎很緊張,唱歌時一直在發抖,羅海瓊坐在臺下也跟着發抖。

這場面試,共進行了四輪。

進入終試,考官問:你們誰有特長?

考場裏的學生都舉起了手,只有羅海瓊無動於衷,並非她膽怯,而是覺得不好意思。

見大家都跳了,她才主動問考官:“我可以跳舞嗎?”

考官點頭。她拿出在歌舞團的底子,越跳越歡。

跳完了,考官注視她:“我們決定錄用你了,但是你要考文化課。”

這可就有些爲難了,她是家人嘴裏的“小文盲”,文化課一竅不通。

況且,一個多月後就到了考試時間。爲了上學,她一回到蘭州,直接衝到舅舅家,沒有去任何地方,因爲舅舅家有兩個哈佛高材生可以救急。

她要給自己創造絕對的學習環境。

學習和跳舞一樣,沒有基礎是很艱難的。

當時,她連“通貨膨脹”、“歷史年月份”都分不清,家人見她如此努力,便爲她請了個補課老師。

舅舅對她說:“希望你能夠踏踏實實學習,人一輩子機會沒有幾次,希望你要努力。”

她便發了瘋似的去學。

一開始,家人都害怕她偷懶,到最後,家人都勸說她休息。

她基礎弱,便一個註解一個釋義去看,不會做題,就一個知識點一個考點去記。

結果高考分數出來,她的成績,比錄取分數線高近50分。

她成功了,成了上戲一員。

那天早晨,羅海瓊在宿舍睜開眼,仰着頭,會激動地伸手拉開窗簾,上海的早晨,充滿鬥志。

她再也不用擔心在歌舞團熬到老了。

上戲每一天新的開始,是她最大的動力。

可這時又遇到麻煩了,上臺詞課,她說話自帶家鄉口音,前後鼻音分不清,總說不標準,老師很嫌棄。

時間長了,老師指着她,呵責道:“出去你別說是我學生。”

羅海瓊賭氣:“不說就不說。”

話雖如此,但她冷靜後,將這怨氣化爲動力,又拿出當年備考的勁,下苦功夫糾正自己的口音。

直到一天早上,再次上臺詞課,老師讓全班學生去他面前念臺詞,其他人說話,老師靜默不語,輪到她說完,老師突然轉過身看她:“有進步。”

羅海瓊瞬間哇哇大哭。

她是喫苦走過來的人,自知來這裏不容易,於是,比任何人都努力。

上所有課,哪怕是副課,她都會坐在前三排聽講,所以整個大學,她的成績出奇的好。

連拿2年獎學金,一年院三好學生。

其中2年,學費全免。

爲了生活得更好,在校期間,她開始去拍廣告,接連不斷地拍。

以至於她在廣告界出了名,那些老闆都知道,上戲有個拍廣告的女孩,叫羅海瓊。

其中,她拍了一支關於國足的廣告,但那場球賽輸了。她走在路上,都會被人指指點點。

因爲夠勤奮,她僅用廣告收入就能支付大學生活。她通常用這些錢買喫的和書籍。

等到畢業,別的學生都在找工作,只有她不着急,因爲成績好,她被邀請留下當老師。

有了體面的工作,羅海瓊很享受。但工資極低,一個月才3000元。

她本想再去接拍廣告,可到了面試地點,發現競爭對手全是學生,她便再也不去了。

但很快有個新機會找上了門。

《蓮花童子哪吒》邀請羅海瓊出演妲己,她欣喜而去。

劇中的她,有些青澀但氣質還是有的。

她演得妲己,雖比上傅藝偉、溫碧霞的驚豔,但足夠經典。

妲己的嫵媚、嬌柔、野蠻在她眼裏,特別還原。

有這部電影做鋪墊,沒多久,《像霧像雨又像風》的副導演找上她,讓她去試鏡女主。

羅海瓊穿了一身牛仔,垮了個雙肩包就去了。

剛進門,總導演趙寶剛一看,指着她:“我找的就是你。”

她被選上了。但有個阻礙,她是教師,如若拍戲,就必須請長假。她請求趙寶剛幫自己與學校協調。

學校不同意,領導甩出兩個選擇:”要麼演戲,要麼辭職。"

羅海瓊像是槓上了,很決絕地說:“辭職就辭職。”

她要演戲。

當時的媒體都在寫,羅海瓊爲了拍一部戲,連教師工作都不要。

後來她被專訪,被主持人再次提起這事,很懊惱地說:“我那時太沖動了。”

不論如何,踏出這一步,就只能向前。

趙寶剛對於女主本有些猶豫,見她連工作都辭了,便沒再糾結,將女主方紫儀一角給了她。

這個角色,成了她演戲的起點。

衆所周知,《像霧像雨又像風》裏面全是大咖,像周迅,陳坤,陸毅,孫紅雷,李小冉,只有她是新人。

而她初次演戲,又太馬虎,經常丟三落四的,去劇組,不是丟化妝品,就是丟手機,還常常不喫飯。

有次與周迅同坐一輛車,周迅問她喫了嗎?

她如實說沒有。

周迅便將自己的牛奶提給她。

劇組對她很照顧,但她就是演不好。

戲拍到一半,趙寶剛把剛拍完的戲放給她看,指着她:“你把這部戲毀了。”

羅海瓊很慚愧,又無處發泄,回到家一夜沒睡。

她將這事說給朋友聽,委屈、憤怒、糾結全部一口氣說完,心中的焦慮疏解後,她又拿出當年備考的倔勁,一點點去鑽研演技。

慢慢地,大家對她的演技開始有了改觀。

拍完後,趙寶剛對她說:“演得好。”

《像霧像雨又像風》一經播出,瞬間掀起收視狂潮,周迅、陳坤因這部劇爆紅,陸毅、李小冉的名氣也愈發高漲,只有她,似乎總欠缺什麼。

後來她出演《好想好想談戀愛》,和蔣雯麗、那英、梁靜搭檔,演完後才知道,自己一直太緊繃了,演技太僵硬。

在這部戲裏,她開始學着放鬆下來,可以很清晰看到,放鬆後的她,演技稍微好了很多。

她找到了自己的短板,不再只拍小情小愛的戲,而是去挑戰不同類型的影片。

2005年,她接拍古裝懸疑劇《大宋提刑官》。

又嘗試反腐劇《國家幹部》。

圖片來源於騰訊視頻

抗戰劇《天大地大》。

她演了很多不同類型的片子,最終發現,自己的戲路是抗戰片。

2013年,她一口氣拍了4部片,和沙溢、斕曦合作諜戰劇《錯伏》,與李小冉合作《風箏》,又與吳奇隆合作《寒冬》,還和胡歌一起拍了《獵場》。

可謂是諜戰片專業戶了。

但自始至終,她都是劇熱,人不熱。

不過沒關係,她有愛情做支撐。

2010年,羅海瓊與費麒在北京高調舉行了婚禮。

費麒是華誼集團副總裁,和王菲是同學,帶領的經紀小組都是大咖,像張涵予、鄧超、徐帆等藝人都在他旗下。

圖片來源於百度百科

他們的相遇也很有意思。

那時羅海瓊出道沒幾年,經紀人約他們喫飯,羅海瓊到現場一看,發現全是人,其中一個就是費麒。

不知誰起鬨,調戲她和費麒:“你們看啊,這兩人長得好像,都是大眼睛高鼻子,很有夫妻相哦。”

圖片來源於粉絲網

被這麼一說,他們開始注意到彼此。

後來慢慢有了聯繫,很自然就在一起了。

這場婚禮,王菲也來了,她特意壓縮行程,前來祝賀。

費麒也很豪氣,在柏悅酒店包下整整三層,鋪滿百合花,場面十分溫馨。

圖片來源於粉絲網

據說,當時費麒用白色玫瑰和綠色葉子擺了一個大大的“L”和“F”,代表他們在一起。

嫁給了華誼副總,她的身價一下猛增。華誼在2010上市後,她以54萬股份居藝人股東第四,超越李冰冰,緊跟馮小剛、張紀中、黃曉明之後。

婚後一年,便生了個女兒,這期間,她極少再去拍戲,一門心思放在孩子上。

每天早上送女兒上學,晚上又親自去接,全程照顧到孩子所有方面。

沒幾年,她又生了個女兒。

羅海瓊經常在微博上貼出女兒的甜蜜照。

費麒對她的教育方式很放心,她對記者說:“我孩子他爸一定是非常包容的,心非常寬的一個人,他能夠讓我能夠更寬。”

最近幾年,她又開始出來演戲了。

這個月初,憑藉《風箏》一舉斬獲了華鼎獎。

記得羅海瓊剛出道不久,作客李詠的節目,說:“其實人一輩子就是這麼多年,所以每個人的個體,一定要把自己活得充實一些,我每天都是一樣的活,還不如讓它活得能夠讓這個路變得更寬一些。”

縱觀她的人生,也確實是這樣,從蘭州一個普通工人家庭的孩子,一躍成爲華誼大股東,從最初的嫁豪門,到自己擁有豪門的條件。

有人說,羅海瓊真是上輩子燒了高香,能夠進入上層社會,躋身豪門,段位太高了。

也有人說,她能夠嫁豪門,是靠自己拼出來的,一路走來,目標明確,任何突發情況,都置之不理,勇往直前去闖,耐心與韌勁極強。

但我想說,她的人生無可複製,我們的人生還需自己原創。

所以,故事聽聽則好,翻過這一頁,你我還是得低下頭,好好走自己的路,追自己的夢,創造自己的幸福。

---END---

作者:池槿文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