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人身攻擊,指的是雙方在爭辯時對對方的人格、動機、態度、地位和處境進行攻擊或評論,並把這種攻擊當成道理依據去駁斥對方的論證或去支持自己的論點。這也就是通常所說的“對人不對事”或是“因人廢言”。

在現實生活中,許多家長在批評孩子的時候會犯這樣的錯誤。孩子做錯了- .件事,家長並不是簡單地就這件事展開批評,而是把批評的範圍擴敢到孩子的能力性格上,有的家長甚至用侮辱性語言辱駕孩子。實際上,家長這樣做,沒有任何好處,除了傷害孩子的自尊和自信。

批評孩子要就事論事,拒絕人身攻擊

圖片來源於網絡 如有侵權聯繫刪除

給家長的教子技巧

每個人都有維護自己人格尊嚴的權利。父母不能因爲自己養育了孩子就可以在批評孩子時對孩子進行人身攻擊。這不但會踐踏孩子的尊嚴,而且對孩子改正錯誤也於事無補。只有就事論事的批評,才能讓孩子不帶反感地接受,從而改正自身錯誤,獲得進步。

★技巧一:尊重人格是關鍵

孩子有過錯,理應批評,但孩子人格應受到尊重。批評孩子的同時要維護孩子的自尊心,不能因爲孩子犯錯就貶低孩子的人格和能力。家長不要覺得反正是自己的孩子,怎麼罵都可以。要知道不管是誰罵孩子,孩子的心靈都會固此受到傷害,而來自最親近的父母的辱罵反而可能是最傷孩子心的。因此,家長在批評孩子的時候,首先要把孩子視作一個具有獨立人格的人,如果有這個意識,家長在批評孩子的時候也不會口無遮攔了。

★技巧二:客觀公正好好說

批評孩子客觀公正,纔會有效。要客觀地告訴孩子他犯了什麼樣的錯誤,幫助他分析犯錯誤的原因,以及所犯錯誤會帶來怎樣的後果等,這樣孩子纔會心服口服。切忌不要將錯誤的原因和孩子的人格、能力、態度等聯繫起來,這樣既容易模糊重點,又會讓孩子難以接受。

★技巧三:貶詞不要用?

批評孩子不要投入過多感情色彩,張口閉口都用侮辱貶低性語言,如“你真沒出息”“你真蠢”“一點用都沒有” 等。這樣的責罵不僅不能把孩子往正道上引導,還會讓孩子失去信心,破罐子破摔,甚至是走上邪路。正確的批評用語要有針對性,要能準確地指出孩子的錯誤,

★技巧四:不在盛怒的時候批評孩子

家長如果在“氣頭”上批評孩子,有時候難免會口不擇言,把孩子的錯誤上綱上線。因此孩子犯錯的時候,如果家長盛怒難押,則最好採用“延時冷卻法”。即家長情緒激動時不要批評教育孩子,等到家長情緒平和下來,理智佔了上風,在批評孩子的時候就能做到冷靜客觀了。

★技巧五:家長之間互相監督

有時候,家長批評孩子時出口傷人自己卻不得而知,這就需要父母間互相監督了。家長應當在自己的伴侶批評孩子“過頭”時及時提醒和制止,時間長了,這個壞習慣自然就改掉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