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初夜,很多人都抱有美好的幻想。

據有效數據顯示,很多人的第一次都是倉促而尷尬的。

但很少有像本片的男女主這樣,因爲一次失敗嘗試,上一秒還海誓山盟、約定終生的兩人,下一秒就徹底分道揚鑣、天涯兩隔。

《在切瑟爾海灘上》

如果你是伊恩·麥克尤恩的忠實書迷,一定不能錯過這部電影。

2007年驚豔全世界的《贖罪》是他改編最成功的一部經典,雖然惜敗於當年的奧斯卡,卻絲毫不影響它在影迷心中的地位。

去年,裏面敦刻爾克大撤退的場景還被拿來與諾蘭的《敦刻爾克》做比較。

重要的是,當年讓人恨得牙癢癢的妹妹西爾莎·羅南不僅長大了,還再次與麥克尤恩延續前緣,主演了本片。

你一定想不到,在去年《伯德小姐》大火之後,叛逆倔強的鳥小姐穿越到20世紀60年代,搖身一變,成了一個患有性冷淡的富家小姐。

沒錯,這是一個富家小姐和窮小子的愛情故事,更是一個一見鍾情的純情故事。

弗洛倫斯是一名音樂系的學生,父親擁有一座大工廠,母親是名家庭主婦,有一個正在讀高中的乖巧妹妹。

一次社團活動上,她遇見了歷史系男生愛德華

愛德華是如此與衆不同,偏愛把襯衣挽起來,喜歡穿發黃的白色布鞋,襪子還經常不成對,口袋裏總裝着一隻鉛筆、一個筆記本,看上去隨意又帥氣。

弗洛倫斯一眼就瞥見了站在角落的愛德華,兩人目光交匯,電石火光間,愛情悄然而至。

一見鍾情後白頭偕老的幾率有多大?

就負責任地告訴大家,很低。

不是故意抹黑“一見鍾情”,而是它實在太不靠譜,有太多生理因素可以任意左右。(比如荷爾蒙和多巴胺)

就像弗洛倫斯和愛德華,當兩人熱戀時,不僅看不到對方的缺點,還忽略他們之間的階級、家庭懸殊,女方甚至向男方隱瞞自己性冷淡的實情,和對方結了婚。

嚴重點說,這是名副其實的騙婚。

在大多數人的觀念中,愛情必須和肉體掛鉤,如果人人都向往柏拉圖式的婚姻,那傳宗接代不就成了一大難題。

顯然,弗洛倫斯一開始並未想明白這個問題,她選擇在新婚之夜告訴愛德華自己是個性冷淡,一部分原因還是認爲愛德華足夠愛她,能接受這個事實。

結果呢,愛德華罵她是婊子、騙子,從此,便消失在了她的世界中。

電影採取了插敘的手法,一開始直接切入小兩口的蜜月之行,映入眼簾的是美麗的切瑟爾海灘。

一身藍色裙子的弗洛倫斯挽着愛德華的手臂,遠遠看去,這是一對般配無比的璧人,絲毫看不出兩人的緊張和裂痕。

在海灘逗留片刻,新婚夫婦就迫不及待回房享受燭光晚餐,爲期待已久的初夜做準備。

說實話,很久沒看過如此讓人不適的親熱戲了。

明明兩人都是受過高等教育的知識分子,況且彼此還深深愛着對方,但看兩人行夫妻之事,觀感無異於一場強姦。

鏡頭大特寫不斷捕捉着愛德華笨拙的動作,一時間,沉重的呼吸聲和衣服的摩擦聲都被放大。

愛德華的舌頭粗暴地伸入弗洛倫斯的嘴裏,手不知所措地扯着裙子的拉鍊,弗洛倫斯好幾次提出自己來,都遭到了丈夫的無情拒絕。

兩人像是偷情不成功的小青年,挫敗地癱在紅色的婚牀上。

愛德華一邊懊惱自己連這點小事都做不好,一邊用他充滿力量的男性軀體壓在弗洛倫斯的身上。

這時,弗洛倫斯突然想起在一本情色雜誌上看到的話,於是,主動用手引導愛德華。

沒想到,這一善意的舉動反而引起愛德華的劇烈反應,導致他提前繳械投降。

看着自己大腿上的殘留物,弗洛倫斯徹底崩潰,不顧一切跑出了門外。

目睹完整個過程,隔着屏幕都替他們覺得尷尬。

初夜不成功,到底是誰出了問題?

針對這一場面,不少熱心網友給出可行建議:

有人說應該給兩人灌一劑強力春藥,有人強調婚前性行爲的重要性,還有人高呼性教育應從娃娃抓起。

貌似他們說的很有道理,但都沒抓住問題的要害。

性生活不和諧只是兩人矛盾的導火索,真正的罪魁禍首還是中外、古今通用的“門當戶對”。

看看兩人在海灘上的對話,初夜失敗後,愛德華追着弗洛倫斯來到海灘。

女的說:這真令人作嘔!

男的毫不示弱:是你一直拒絕我靠近你。

女的自知理虧:我想讓你開心,但我做不到。

男的瞬間炸毛:是錢的問題,對吧!

到底是不是錢的問題,我不知道,但愛德華一直對兩人之間家庭經濟的差距心懷芥蒂。

他是個衣着不講究的鄉巴佬,始終入不了丈人丈母孃的法眼,家裏還有個瘋瘋癲癲的母親,一直令他難以啓齒。

所以,在看到弗洛倫斯充滿耐心和愛意地對待自己的母親時,更加堅定了把她娶回家的心。

可惜,僅僅因爲一場失敗的初夜,他便無情拋棄了用情至深的弗洛倫斯,給這段美好的初戀判上死刑。

一轉眼,十幾年過去了,愛德華變成了一個嬉皮士,開了一家唱片店,擁有不止一個伴侶。

曾經爲富人們除草的窮小子,徹底成了衣冠楚楚的情場老手。

一次醉生夢死中,他恍惚提起:從前我認識一對純潔無暇的戀人。

他一個伴侶問:那她愛他嗎?

短短半秒鐘後,他悵然若失地回答:愛。

那時,女孩是真的愛着男孩,甚至想好了兩人孩子的名字,努力克服心理障礙和恐懼,想盡各種辦法不讓男孩失望。

而她呢,只要求愛的人在身邊,只會一門心思地對男孩好,不管他家庭多落魄、母親多瘋癲。

影片的最後,老年弗洛倫斯實現了人生理想,和大學時組的樂團登上嚮往的舞臺,共同演奏青春之曲。

臺下觀衆席中,坐着一位白髮蒼蒼、老態龍鍾的老人,仔細一看,不正是愛德華。

那一刻,隔着幾十年的光陰,兩個曾經相愛的人唯有淚眼婆娑、相看無言。

一下子,時光彷彿回到分離那天的切瑟爾海灘上,女孩乞求男孩回頭,男孩卻轉過身去。

不曾想,這一轉身,便是一輩子。

突然就想到了一句話: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

對啊,再美好的回憶,也抵不過幾十年的交錯。

如今,那份沒有得到的愛,成了兩人一生魂牽夢繞的遺憾,而這遺憾只能埋藏在心中,永遠化作青春的紀念。

最近劇荒沒劇看?

別忘了來我的一點號【美劇迷】,

裏面還有100多部熱門美劇資源,

想看什麼有什麼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