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1-26 16:47 | 浙江新聞客戶端 | 通訊員 杭建宣 記者 錢禕

隨着新能源汽車低碳環保、使用成本低的優點和不限號、不限行的優惠政策不斷被認可,杭州道路上新能源汽車的保有量持續增加。公用充電設施的合理規劃布點建設,也成爲新能源車主日常充電需求和在外臨時應急補電的重要保障。

徐師傅家住杭州下城區新天地板塊東新路與石祥路交匯處的萬家星城。他去年購買了一輛比亞迪電動汽車,基本每週都要到家對面的中大銀泰城綜合體北側的中大銀泰城充電站去加電。在充電間隙,徐師傅到司機休息區,發現那裏空調、電視、飲食自動售賣機等設施一應俱全,還能提供自主洗車服務。

據悉,該站是杭城首座“電動汽車充電站微綜合體”,站內配置24個直流快速充電樁,每天可爲300車次提供充電服務。爲全方位倡導綠色低碳理念,該充電站充分利用停車位頂棚空間,配備了太陽能光伏發電裝置,發電用於場地照明補充用電等。

根據周邊不斷增長的新能源汽車用戶充電需求,前期建設的香樟街公用快充站進行了擴建,新增了8個快充樁。在錢江新城區域運營的新能源網約車司機,之前每次來香樟街快充站充電,經常遇到充電排隊的情況。香樟街快充站擴建後,不僅充電排隊情況得到較大改善,而且站內新增了司機休息區,爲司機提供多種附加服務。一名曹操專車司機說,“現在不僅充電等候時間比以前快了,充電時還能在站內休息併購買飲食,給身體也順便充充電”。

據杭州市停車中心有關負責人介紹,到2020年底,杭州要建成公用充電樁數量不少於3000個。截至今年11月底,杭州已建成公用充電樁4014個,五年任務三年完成,數量全省第一,新能源汽車公用充電設施服務網絡基本形成。到今年底,杭州主城區早晚高峯交通限行區域內公用充電服務半徑將基本縮小至1.5公里。新能源除公用充電樁外,圍繞公交停保基地建設的新能源公交大巴專用充電站也覆蓋了主城區範圍,這些都爲綠色出行提供了有力保障。

“我們積極貫徹杭州智慧城市建設理念,將“互聯網+”與充電設施建設融合,開發充電設施智能化管理系統,讓車主一鍵找到身邊的充電樁。”杭州市建委有關負責人說,車主可以通過手機端的“杭州e充”App查詢杭州公用充電樁信息,並按實時導航規劃線路前往充電。目前,“杭州e充”App下載量達17335次,註冊用戶8422個,接入系統的公用充電樁日均充電次數約5700次,日均充電量約13萬度。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