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目漱石在《旅宿》裏寫到:“舒服也是這樣,不舒服也是這樣,在世界上,只看你心情怎樣。”如果有什麼能讓人的心暫時脫離自己的人生,那必定是文學。豐子愷也說:“陶淵明的《桃花源記》,大家知道是虛幻的,是烏托邦,但是大家喜歡一讀,就爲了他能使人暫時脫離塵世。《山海經》是荒唐的,然而頗有人愛讀。陶淵明讀後還詠了許多詩。這彷彿白日做夢,也可暫時脫離塵世。 ”

生命的旅途,是爲內心的衝突找一處歸宿。讀書到最後,是爲了讓我們更寬容地去理解這個世界有多複雜。不經意間,總有一些人能拯救你的心靈,總有一些書改變了你的人生。

《簡單甚好》

作者簡介:豐子愷(1898-1975年),中國浙江省嘉興市桐鄉市石門鎮人,散文家、畫家、文學家、美術與音樂教育家,原名潤,又名仁、仍,號子覬,後改爲子愷,筆名TK。主要作品有《緣緣堂隨筆》、畫集《子愷漫畫》等。師從弘一法師(李叔同),以中西融合畫法創作漫畫以及散文而著名。

豐子愷 著

豐子愷所生活的時代並不是太平盛世,各種磨難不少;無論世界是好的是壞的,他選擇了一條簡單的路,好好走完了這有趣的一生。

本書精選豐子愷一幅幅精彩的生活圖景,看大師是如何行走在人間面對一起生靈與萬物的,而今天世界的依然繁雜與喧囂,我們將以澄靜的心,簡單生活:追趕不上的不追,不屬於自己的不要,挽留不住的不留,生活哪有那麼複雜?

一個人一生要路過的風景、遇見的人、碰到的事,生命中的一切困擾在這裏都能找到答案。用一顆乾淨的心面對複雜的世界,簡單甚好!

《我們都是時間小兒女》 “ 作者簡介:汪曾祺,江蘇高郵人。中國當代著名小說家、散文家,京派小說傳人,沈從文的入室弟子。被譽爲“抒情的人道主義者,中國最後一個純粹的文人,中國最後一個士大夫。"

汪曾祺 著

有人說故事像說着自己,有人說自己像說着故事。能把生活中平淡的小事情、平常的小人物,講述的有滋有味的非汪曾祺莫屬。

這本精選的散文集,敘說的不止是汪老個人的回憶,而是透着世間人共有的“煙火味”——家人閒坐,燈火可親。如汪老所言,他只寫平平常常的人和事,謂之“世間小兒女”。從敘事抒情再到人生感悟,簡單的話語中自然流露出汪曾祺淡泊的人生態度。在他的筆下,每種草木都各有性情,各不相同。凡小事、民俗、花鳥蟲魚燈都變得生動有趣。內容從容平淡,給人一種不可言說的溫暖。

《忘了我是誰》

作者簡介:蔡怡,臺灣著名散文家,臺大中文畢業後留學美國,獲教育碩士、博士學位,在美國工作生活16年。著作有《繽紛歲月》《烤神仙》等,《烤神仙》榮獲全球首屆“三毛散文集獎”二等獎,由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簡體中文版。

蔡怡 著

這是一部感人至深的親情散文,第一輯圍繞老邁失智的父親及患有躁鬱症的母親,表現失智父親在逐漸遺忘的時空長河裏,迷失自我,孤立無助的心境。展現女兒是如何一步步走進他的世界,安撫他的焦躁、孤獨,讓他在生命最後的時光裏安然度過。這一輯既是她對雙親的緬懷與紀念,也是自身對人生路程的回顧與體悟。

第二輯更多的寫愛人、孩子、父母、公婆,如數家珍,爲了紀念和珍藏。體現一個女人的敏感、細膩、耐心和慈悲,讓愛在家人朋友間流淌,展現一種廣博包容的愛。總體來說是對人生必須面臨的生老病死,愛、別離的深情體悟。文字清新簡白,真摯樸實。說是“照養”只見其一,說是記寫“親情”不過其二,是生命臨鏡下對生、老、病、死地勇敢面對。生命要有愛相伴,珍惜每一次相逢。

《品味唐詩:去和所有歡喜的時光相遇》

作者簡介:琹涵,臺灣重要的資深散文作家。臺灣文化大學中文系畢業,曾任中學教師,勤於筆耕,獲得中山文藝散文獎。其文字清麗雋永,內容情真意切。不論寫人、寫事、寫物、寫景,莫不基於愛和同情,常映現出澄明的心境及自勉勉人的情懷,深得讀者喜愛。

毛樹來,字淼冰,中央民族大學書畫院副院長、牧虎苑專業畫家,東方大學客座教授。出生於書香世家,師承家學,酷愛書畫。擅長山水兼花鳥,醉心於工筆畫虎。作品重視書寫對生活的真摯情感,質樸而清新;筆墨意境開闊,蒼勁厚重,具有鮮明個性,深受書畫界人士好評。

琹涵 著 毛樹來繪

縱然只是尋常生活,因着經典文學的加入,日子也可以變得如詩如歌。唐詩宛如一座桃花源,有落英繽紛,讓人忘路之遠近,徘徊流連而不忍離去。親近唐詩,探究人文之美,讓詩的雋永美好,澆灌我們枯寂的心靈;那也是生命的源頭活水,爲我們展現了它活潑不息的生意

作者深入尋常生活,當心情相近時,便援引唐詩,或爲印證或爲畫龍點睛,將對生活的體味,與對唐詩的感悟融爲一體。作者認爲,所有的文學都必須根植於生活的土壤,纔有活潑的生意,才能盎然成長、開花結果。

《邂逅宋詞:把自己安頓在深情的歲月裏》

琹涵 著 毛樹來繪

宋詞宛如一位靜美的女子,清麗婉約,用情至深。是我們寧靜內心的閨蜜,是紅塵邂逅的知己。

千百年來,無論時光如何流轉,人在情字裏的掙扎和依偎始終如此,多少深情寄予生活這條河流,從古流到今。在我們生活的不同境遇裏,很多人難逃情字,或被囿於一生,或決絕地逃離出去,終歸看一個人的執念和豁達。

我常在宋詞裏尋覓着屬於自己那最纏綿、最深刻,卻無法言說的心情。當我奔放的感情無法收拾,甚至無處可以安放時,我知道,宋詞是我的知己。這裏有殷殷情意,有着靈魂的召喚和回應。

《聆聽元曲:讓孤旅的人生有無限風景》

琹涵 著 毛樹來繪

元曲不假雕飾,來自內心的呼喚和吶喊,彷彿衝破了一切世俗的藩籬,直指本心。元曲讓我們明白,風雨困頓都是人生的常態,所有的坎坷和不幸都會過去,而還贈給我們更深刻的人生智慧,我們又能重新領受陽光溫暖的俯照。

本書不同於一般的散文集,它將對生活的感悟與對元曲的體會融爲一體。每篇文章講述一個真實動人的小故事,這些故事可能也就發生在你我身邊。這本書能讓人更加理性地看待當下的生活,讓生活更美好,更有詩意。

《旅宿》

作者簡介:夏目漱石(1867-1916),本名夏目金之助,在日本近代文學史上享有很高的地位,文學史家公認他爲日本近代文學史上最傑出的代表作家之一,幾乎所有的日本人都讀過他的作品,被稱爲“國民大作家”。

豐子愷(1898-1975),浙江嘉興人,師從弘一法師,學貫中西,是現代著名畫家、散文家、翻譯家、教育家、卓有成就的文藝大師。他一生的著譯共有150多種,其中翻譯有34種,涉及日、英、俄多國語種。

夏目漱石 著 豐子愷 譯

畫家爲了擺脫俗世的羈絆來到深山,一路沉醉於絕美的春光和秀麗的風景。到達落腳的旅宿後,或主動或被動地捲入了當地人的生活,形形色色的人物命運和各種離奇的故事讓畫家在“非人情”的世界流連忘返。一環扣一環的故事情節中充滿了夏目漱石關於藝術論、美學觀和東西方文學的深刻見解。

一個人的旅行聖經,一本殿堂級別的文藝教科書。生命的旅途,是爲內心的衝突找一處歸,溫情撫慰每一個遊走在繁華都市的疲憊靈魂。這既可以說是一本精彩絕倫的小說,也可以說是一本辭藻華麗的遊記散文,更可以說是一部充滿了真知灼見的藝術論著。書中特別收錄豐子愷深情致敬《旅宿》的5篇散文。

《自律的人生不孤獨》 “ 作者簡介:初小軌,作家,編劇,媒體人。少年自負凌雲筆,春華落盡,滿懷蕭瑟,滾去上班,職場五年,小負功名。後定居大理全職寫作,迅速成爲很受歡迎的美文作者。

初小軌 著

本書是以“自律”爲主題的隨筆集。你不自律,你的人生就會越來越糟,被這個時代、這個世界拋棄,難逃空虛與孤獨的命運。而自律會拯救你,會讓你逐漸強大克服生活的所有消極誘因,管理好自己,去贏取一個更廣闊的人生。我們對於繁華人生的期待,值得我們對自己嚴格一點!

作者通過50篇左右的文章,明晰地表達了她的這種生活態度和人生主張。我們對未來的夢想、對人生的希冀,要通過自律才能達成。自律使我們與衆不同,令我們活得更高級,讓我們成爲我們渴望成爲的那種人。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