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8岁的老人魏国恩和73岁的老伴儿李华珍留守在大山深处,像他们这样住在大山里70岁以上单独居住的留守老人有100多人。甚至有些没有儿女的90多岁的老人一个人住山里自给自足。(图片署名: 东方IC)

刚从大山里砍完藤条背回家的他说:“村里老人大多靠编筐赚钱,已经编了30多年了。”老人把重达80斤的藤条放下来说,刚砍回来的藤条,一般年轻人都背不动。(图片署名: 东方IC)

老人说,老伴儿患有哮喘,一到冬天就怕冷怕的厉害,所以,一般老伴儿关上门在家里编筐,自己则跑到山里去砍藤条。俩人一天编筐能编个30多个,一个能卖个5毛,一天能赚个十多块钱,这样要是忙一个月,差不多能赚个四五百。(图片署名: 东方IC)

推开紧闭的大门,屋里地上烧了一堆柴火,老伴儿李华珍说,人老了冬天怕冷,自己有哮喘受不得一点凉,受一点凉就咳嗽。一到冬天她就把自己关在窑洞里不出门,用柴火生上一堆火,安心编筐。(图片署名: 东方IC)

“现在能穿的衣服已经都穿上了,这就是今年冬天最厚的衣裳了,这一身还是闺女给的旧棉袄旧毛衣,穿的时间长了,就都给穿烂了。”老太太又弄了下地上的柴火,说,“要是天再变冷,就不出门了,给屋里多生点柴火。”(图片署名: 东方IC)

“山里儿子也留不住,很多都被招上门女婿的招走了。”魏国恩老人叹口气说,“所以这大山里大部分都是自己过的老人,有的老人90多岁了没子女没老伴儿就一个住,靠上山摘野生的金银花和编藤筐赚钱,没办法。”大山里的日子,和这贫瘠的大山一样寡淡。(图片署名: 东方IC)

“闺女儿子都成家了,出去打工了。儿子打工忙回不了家,有时候会打个电话。”两个80岁的老人还在种地,一年能收个七八百斤小麦。说到收麦,老伴儿李华珍插了句说:“收麦子都是老汉半袋儿半袋儿的往家背,老了,现在越来越干不动了。”(图片署名: 东方IC)

说到平时吃饭,老人乐呵呵的说:“人老了也吃的少,俩人一顿两碗饭,有时候做一顿能吃一天。吃菜就自己种点,下山太远就不出去了。”当被问及平时吃不吃肉,老人说自己吃肉过敏。一年到头家里要是来客人了会买个一两回肉,平时自己不吃的。(图片署名: 东方IC)

“趁着现在还不太冷,多砍点藤条多弄点柴,到天再冷点,也没法再出去了。”老人说,“烧不起煤,冬天大多靠烧柴取暖。”老人说着,自己用纸片卷了烟丝,抽上了一根烟。老人家说,年轻时候染上的“坏习惯”,忍不住,干完活儿了总想抽一根解解闷儿。(图片署名: 东方IC)

对于老人们来说,一年之中最难熬过的就是冬天了。看着自己身上的一身衣服,老汉说,孩子经济也比较紧张,老伴儿身体不好,哮喘怕冷,身上衣服也是穿了几年了,老了也就不讲究什么了。天要是再冷谢,就不出门了。(图片署名: 东方IC)

两个70多岁的老人,活了一辈子,第一次对着镜头照相,开心的不得了。像魏国恩一样七十多岁的老人,还有很多,他们大多没有儿女在身边,甚至有很多没有子女,90岁了还要靠自己劳动赚生活的独居老人。(图片署名: 东方IC)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