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V視界綜合報道】四年前,當比亞迪在北京車展公佈”542”戰略時,很多人一笑置之。但四年後,再回頭看看比亞迪當年立下的目標一一實現,似乎找不到反駁的理由。如今,再也沒有人嘲笑比亞迪當年的夢想,因爲,”542”戰略下推出的幾款車型,逐漸用實力和性能征服了挑剔的反對者們。

在比亞迪當年發佈可以說是石破天驚的“542”戰略時,很多人記住了這幾個數字和數字背後的意義。其中,“5”代表百公里加速5秒以內,“4”代表全時電四驅,“2”代表百公里油耗2升以內。這裏5和2只是結果,真正支撐這個結果的根本在於中間這個“4”。

◆電四驅帶來的全新駕控體驗

無論是宋DM還是唐DM,其全時電動四驅系統都是由渦輪增壓發動機+6速雙離合+前後雙電機組成。前橋電機與發動機協同驅動前輪,後橋電機驅動後輪,組合起來實現四輪驅動。

爲什麼說比亞迪5秒內破百的高性能要靠電四驅來實現?一臺車要想跑得快,一方面是必須在設計、用料、工藝與調校等方面都有針對性地作出優化方可實現提升,但是會造成成本的飆升;而另一方面,速度作爲一種產品特性,本身也是會與舒適、空間、實用等其他特性存在矛盾,很難做到魚與熊掌兼得。

這個痛點,在比亞迪電四驅出現後帶來了新的轉機。跑車的大排量高性能引擎造價不菲,然而速度再快的跑車,從油門踩下到車輛作出反應也需要一段時間,更遑論如果搭配自動變速箱的話,對於巡航狀態下突然加大的動力需求,還需要一個等待變速箱降擋的時間,更是把這一延時再度拉長了。

電四驅的加入,則彌補了燃油車的這一不足。起步時“油門”踩下,在汽油機仍然處於反應階段時,前後電動機就率先作出0延時的反應,從而實現媲美高性能跑車的零百加速。

電四驅的另外一大駕控優勢便是前後軸荷平均分佈。這是寶馬3系得以成爲運動轎車標杆的看家法寶。實現前後軸荷平均分佈並不容易,因爲發動機與變速箱總成的密度、總重和體積都相當可觀,一方面是其擺放位置會對軸荷分佈造成直接而巨大的影響,另一方面因爲整車結構的原因其佈置又不能做到隨心所欲,寶馬3系因爲採取前置後驅佈局,就需要將動力系統儘量放在前軸之後,再輔以大量的結構優化,才獲得了較理想的軸荷分佈,但也造成了成本節節攀升,而且對乘員艙空間造成不可避免的侵佔,並沒有做到兩全其美。

比亞迪電動四驅除了前軸的發動機、變速箱、前橋電機,還有前後軸之間的電池組,後軸的後置電機,不僅同時達成了前後配重平衡、壓低整車重心同時將重量控制在兩軸之間,而且還最大程度地保證了車內空間/實用性不受影響,魚與熊掌終於做到了兼而得之。

◆用戶需要一臺跑得快的四驅SUV?

曾經有人質疑,只是到處在炫耀零百加速跑得快算什麼?車最重要的安全!

說得確實沒錯。然而比亞迪並非不要命地傻快,其目的是用全時電四驅讓車輛變得更加安全,把速度關在安全的軀體內,使速度和安全這兩個互相不服氣的傢伙成功團結在一起。

通過前後兩臺電機,配合電子輔助系統和開放式差速器、牙嵌差速鎖,比亞迪的這套電四驅系統實現了比傳統機械四驅系統更快的扭矩調整時間,僅爲20毫秒就能進行一次調整。

傳統機械四驅的響應時間是0.2秒,而比亞迪電機的響應時間是0.02秒,發生車禍時,車輛失穩的過程大約爲0.6秒,如果是機械四驅,只有3次調整機會,而如果是電四驅,則有30次調整機會,安全性能無疑得到大大的提升。

讓車跑得飛快,很多廠家和駕駛者都能做到,但如何跑得最快還能最安全,或許需要更多技術的突破。

◆魚與熊掌兼得之:全新一代唐DM

唐DM是比亞迪首款實現全時電四驅的車型,目前已經進化至第二代。全新一代唐DM搭載了一臺2.0TI奧托循環發動機,再加入渦輪增壓、缸內直噴、雙可變氣門正時、雙平衡軸、全鋁合金結構等科技,增高熱轉換效率、降低油耗、壓榨馬力。奧托循環發動機更適用於高性能輸出,唐DM的2.0TI汽油機得以擁有151kW/320N·m的強大輸出極值。

唐DM的前後電機獨立驅動前後軸,發動機在必要時可通過6速雙離合變速箱驅動前軸,而大多數時間則完全斷開。這臺2.0TI汽油機還可以在串聯混動模式下驅動P0電機與P3電機令其發電並對電池組進行充電,車輪完全由P3與P4電動機驅動,熱效率進一步提高。

比亞迪2.0TI奧托循環發動機配合P0+P3+P4三臺大功率驅動電機,最終輸出441kW系統最大功率,換算成德制馬力是600PS!比目前保時捷卡宴Turbo還要高出整整50PS。

由於峯值扭矩高達950N·m,全新一代唐DM把破百時間刷新到創紀錄的4.5秒以內(智聯創世版4.3秒),而要價百萬的雷克薩斯LC500h跑車也要5秒。同樣是節油能手,也只有比亞迪電四驅技術可以將“高性能”和“低油耗”兼得之。

◆比亞迪夢想照進現實

比亞迪讓我們見識到了全時電四驅車型相比起常規燃油動力汽車在駕控方面的先天優勢。更重要的是,從全新一代唐DM身上,我們看到了比亞迪結合自身縱向一體化的產業鏈佈局,第三代DM技術的自主研發模式等其他車企不具備的優勢,在大力引領新能源技術平臺化發展的同時,將全新的操控樂趣,以最優的性價比帶給了每一位普通的消費者。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