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京法制晚報發佈了原標題爲《清華總裁班同學衆籌開餐廳經營不善申請破產》的報道,主要內容是:

清華大學總裁班的微信羣內通過衆籌的方式,由31名(後又增加3名股東)清華總裁發展促進會(簡稱清促會)會員以股權衆籌的形式共籌集資金680萬元,註冊成立華清緣(北京)餐飲股份有限公司。

公司主要經營位於清華大學東門附近的一家主題餐廳,但自2015年開業經營以來,一直處於虧損狀態,期間雖多次調整經營模式,但仍未能扭虧爲盈,目前已經停止經營,經股東會決議向法院申請破產。據報道,華清緣公司賬戶僅剩5000多元,負債20多筆共計300餘萬元,此外還有100多名客戶辦理的會員儲值卡未辦理退費。

消息一經爆出,立即引起網絡大量喫瓜羣衆關注,各大新聞媒體及自媒體從業者紛紛轉載,創業者視角也在喫瓜!同時也非常的不理解,你想啊,680萬元巨資,就經營一家餐廳,各位老闆還是清華大學的總裁班學員,經營3年有餘一直虧完了不說結果還欠300多萬,最終申請破產!

太震撼,我先喫瓜

創業者視角編輯、本文作者華仔最擅長的就是馬後炮(馬後炮也是炮啊),經過冷靜分析總結了很多幹貨內容,希望能幫到各位創業者、管理者及新媒體運營者們,原創內容,轉載請註明出處哦~

成功沒有慣性

很多人都有這兩種想法:一個是隻要有錢創業就能成功;另一個是我是總裁能力強悍創業很簡單的。只投錢叫投資,而創業是一個人把各種資源匯聚在一起並有效調配而實現增值的過程,所以,投資不等於創業。你懂得管理證明你有管理專業素養,不代表你也能像你老闆一樣開拓事業。

人們成功之後往往會忘掉自己拼搏的過程,覺得自己都成功了,有錢有人,再做什麼事一定會成功。殊不知,你現在擁有的成就只能代表你過去努力了,你配擁有現在的榮耀光環。但不代表未來、其他行業也能如此。所以,取得一定成就之後,要更加認清自己,不要飄,因爲成功沒有慣性,尤其是創業這件事兒。

創業路上,奢華是成本最高的

據筆者調研發現,華清緣經營面積約1100平方、餐位有216個、大小豪華包房9個、宴會大廳可容納100多人,另外還有一個飲茶休閒、舉辦沙龍茶座的會客廳!華清緣的定位是中高端餐飲路線,這樣的奢華陣容也無可厚非。但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奢華都是靠錢堆積起來的,硬件的奢華必定需要更多的廚師、服務員滿足出品的速度、品質和服務的質量,任何一個缺失,都會讓人覺得“這麼大餐廳,怎麼這麼差勁呢”,運營、管理的成本更高。從市場的角度來看,一般就餐的人羣無非是高級白領、同學同事聚餐,菜品好、服務好、環境私密就足夠了,像華清緣這樣走高端路子卻低端的陳設,值得反思啊!

自動忽略好評,重視差評

在大衆點評上看到的差評數竟然超過60個!將心比心哈,小編出去喫飯的時候,一般會習慣的看下評論總數,如果一家店的差評數超過10個,小編不管他好評數多少也不會考慮了。創業路上有鮮花和掌聲的時候,是創業者最容易麻痹的時候,這時候要想保持好口碑,不但但是創新+精益求精,而且要從思想上保持“0差評”的意識。

精準流量帶來價值

無論造多大的勢,有多少領導專家給你站臺,也不管你邀請到了多少媒體幫你報道,作爲創業者,你一定要謹記你的目標是讓客戶記住你、還要來,而不是要存在於網絡、紙媒上的“報道”而已。所以,流量獲取一定要精準流量,而不是泛流量。

一時的喧囂,怎能比長遠的熱鬧

領導專家來站臺,要麼是政績需要要麼是抹不開面子或者是交際需要,千萬不要以爲人家來了就等於認同你。而且,在創業的路上,沒有人會因爲你是清華總裁班的學生或你是某公司的總裁而給你讓行。領導展臺、清華總裁班學員、34名總裁衆籌等等這些,都是一時的噱頭,可以吸睛一時,而想要持續、長遠的發展,還要有過硬的內容。

不管哪裏的草,能喫到纔是好兔子

做實體經營,不要以爲你在這裏客戶就會主動來。華清緣餐廳的位置在哪裏?海淀區雙清路88號華源世紀商務樓三層,離清華東門和清華科技園約200米。位置這麼優越,店內卻冷清異常,這就說明了市場定位高端了也不是好餅,直接把這麼大幾萬人的市場給忽略了。創業別有那麼多講究,能夠滿足客戶的需求,讓客戶想來、主動來消費,纔是真正的本事,才能真正體現清華總裁班名頭的價值!

商業模式就是賺錢的模式

商業模式就是賺錢的模式,這個東西是在創業之初的商業計劃書裏的重要部分,也是投資人給你投資的關鍵參考點。尤因馬裏恩考夫曼基金會的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卡爾·J·施拉姆曾經創立了6家企業,也一直在爲想要創業的創業者提供了十分清晰的創業計劃,併爲他們的創業之路帶來無限的靈感與啓發。可是他卻說,燒掉你的商業計劃書吧!他認爲,創業前做好計劃,隨機應變,用生命去創業。而從清華總裁班的股東們稱“多次調整商業模式”的描述來看,他們太看重商業模式了。小編一直在想,難道教授們沒告訴他們要靈活運用嗎?華清緣的這個案例告訴我們,商業模式是理論的好東西,而市場是在一直變化的市場,客戶的偏好也在一直變化,只有符合市場的、滿足客戶需求的、讓客戶消費的模式,纔是對的商業模式。你認同嗎?

喫貨們的追求永遠是“喫”,用小代價喫到對的東西(餓了要喫飽,不餓可以選擇喫好)。清華總裁班34位同學、衆籌680萬元開餐廳,不可說他們沒有資源,也不可說他們沒有錢,商業模式、市場定位、客戶分析等各種套路商業名詞不可謂不懂,但結果是他們失敗了。市場競爭是殘酷的,它有它的規則,只有遵守市場發展規律,即使沒有風口,也能創業成功。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