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8日下午,“2020-上海-你好”迎春系列展在上海中華藝術宮開幕。此次迎春系列展包括“賀友直畫上海”、“館藏上海風貌攝影作品展”、“海上畫家畫上海”、“新時代上海即時攝影優秀作品展”、“兒童畫上海”五個部分,追溯20世紀以來,上海這座城市的發展。澎湃新聞記者發現此次展覽主要集中在49米層,與藝術宮0米層的諸多超大創作不同,此次迎春系列展的展出作品多爲小尺幅、身邊事。那些生活中尋常的人和事,通過賀友直的白描、攝影家的鏡頭、當下畫家的畫筆、市民的相機、孩子的視角多維度展示。

從賀友直到兒童畫,中華藝術宮呈現“上海你好”

展覽開幕式現場,上海市歷史博物館副館長裘爭平代表合作單位致辭

0米層18展廳展出賀友直筆下1940年代從事“三百六十行”的庶民生活;49米層4展廳爲陸元敏、海原修平(日本)、陳剛毅三位攝影藝術家拍攝於世紀之交反映城市中變遷百姓生活的作品;49米層3展廳展示生活在上海的畫家描繪生活周遭的人和物;49米層2展廳陳列2016年以來的市民鏡頭裏的新時代;41米層藝術教育長廊則帶來孩子筆下的生活樂趣。五項展覽也串聯起了一條上海文化和上海發展的線索,其中包含了生活的變化、習俗的更迭、城市的更新,以及人民的美好生活。

從賀友直到兒童畫,中華藝術宮呈現“上海你好”

“海上風華——賀友直畫上海”展覽現場

那些消失的人和事,被畫筆和相機記錄

系列展之“海上風華——賀友直畫上海”專以賀友直畫上海爲題,從賀老捐贈中華藝術宮及上海市歷史博物館的藏品中遴選《海上繁華》、《三百六十行》進行展出,觀衆可隨着賀老的目光回味老上海的歷史風韻。其中上海歷史博物館收藏的《三百六十行》爲首次對外展出,這套作品雖繪於1990年代末,卻以賀式白描描繪了1940年代的上海,那些消失在歷史中的小民生活、消失的行當和伴隨這些行當出現的上海閒話和上海人情。

從賀友直到兒童畫,中華藝術宮呈現“上海你好”

賀友直畫老上海-炭爐吹風

上海市歷史博物館副館長裘爭平作爲合作單位的代表致辭,她說,此次從賀老捐贈上海市歷史博物館百餘件作品中選擇了50件,與中華藝術宮的藏品一起展出,通過作品能感同身受地體會到老上海。

“老上海BOY”是指服務生,“梳頭姨娘”要“人長得乾淨靈巧,嘴能說會道,眼見貌辨色,心善揣人意”,“擦背扦腳”是混堂(浴室)汏浴(洗澡)的享受,“廣東人賣橄欖”的叫賣聲最特別,“捉Zhan Jie(蟋蟀)”是指拾香菸屁股,橫渡黃浦江要用“擺渡舢板”,“拋頂宮”就是搶別人頭上戴的帽子,“康白度(葡萄牙文Comprador 的音譯)”是洋商經紀,“掮客”比“黃牛”層次高一點,“玻璃杯”是舊時的遊樂場泡茶女服務員……

從賀友直到兒童畫,中華藝術宮呈現“上海你好”

賀友直畫老上海-梳頭孃姨

在衆多行當中,“收舊貨”一行延續至今,在沒有實行垃圾分類的年代,“收舊貨”是一門生意的同時,也完成了分類。賀友直所繪“收舊貨”在一石庫門弄堂中,上海的收舊貨,不只限於破爛,它也收銅、瓷器、舊書畫、古玩鐘錶,只要能轉手可賺錢的,樣樣都收。有時,真正的名家字畫,宋明孤本也會被當作破爛落到他們的手中。

從賀友直到兒童畫,中華藝術宮呈現“上海你好”

賀友直畫老上海-收舊貨

賀友直在配文中寫道“我們上海的收舊貨,是這樣吆喝的:‘Ye Hu Ye e’。聽到這吆喝,就明白是收舊貨的,至於這幾個音標的幾個什麼字,似乎無人考究過。現在我要寫文,不可不有個確定,這我又猜想是不是在喊‘易貨易我’,如是這樣,這吆喝語倒是相當古的了。”同時,他還回憶舊時的上海的幾處大舊貨市場,“平濟利路(今濟南路)的是雜貨,虯江路的多是美國剩餘物資,滿庭芳(廣東路、福建路)的是小五金零件,缺什麼的到那裏去掏尋,定可找到滿意而歸。收舊貨的相互之間也有交易市場,這大都在老虎竈式的茶館中進行。邊喝茶,邊看貨,邊議價,這我見過。”

從賀友直到兒童畫,中華藝術宮呈現“上海你好”

賀友直《海上繁華》長卷(局部)

這些隔着半個世紀的場景、地名、風俗緣何在賀友直筆下依舊精準生動,其中除了他高超的藝術水準、敏銳的記憶力和生活的哲學外,還有一種特殊的“賀氏記憶法”,即將圖像轉化爲文字,所以即使歲月更迭,那些記下的特徵卻依舊清晰。這就是緣何賀老在衆多作品中可以將老上海的人物、街景重現的奧祕之一。著名學者馮其庸也曾評價說“友直先生之畫筆實亦史筆也”。

從賀友直到兒童畫,中華藝術宮呈現“上海你好”

“館藏上海風貌攝影作品展”展覽現場

一個城市有一個城市的歷史,歷史亦即一種記憶。這種記憶還在陸元敏、海原修平(日本)、陳剛毅的相片裏,這些拍攝於1990年代的照片,在當時只是記錄,如今成爲了城市的記憶。

1950年,陸元敏出生在上海徐彙區襄陽南路,1990年他依舊居住在出生的屋子中。每天到普陀區上班,蘇州河成了必經之路。在日復一日的上下班途中,陸元敏萌生了拍蘇州河的念頭,此後拿着一臺海鷗相機,拍下了蘇州河上來往的船、拍下了生活在船上的人,雪後的蘇州河,以及將棚戶區更新爲中遠兩灣城的過程。畫面中一隻小狗、一雙牽着孩子的手都滿是情感。同時期拍攝的《上海人》,拍攝地也多爲襄陽南路附近,有上海人所居住的承載了幾代人傢俱和記憶的室內,每一張中的人物都有自己的故事,而照片中一些細節和小物件的處理,又像極了賀友直。

從賀友直到兒童畫,中華藝術宮呈現“上海你好”

陸元敏《蘇州河》

陸元敏說自己在插隊崇明農場時,正好賀友直到此地勞動,並指導創作。自己從賀友直處學到了很多畫畫和觀察的方法,兩人還合作畫過連環畫,只是後來自己有沒有繼續畫畫而去搞了攝影。住在襄陽路的陸元敏和住在鉅鹿路的賀友直,有時會在家附近偶遇,賀友直會惋惜地說:“你這把火沒燒起來。”

此次賀友直與陸元敏作品同期展出,也可以說是一種緣分,觀衆或可以通過作品尋找其中微妙的聯繫。

從賀友直到兒童畫,中華藝術宮呈現“上海你好”

陸元敏《上海人》

如果說陸元敏拍的上海和上海人是“體面”的,那麼同出生於1950年代的陳剛毅則展現了1990年代上海的老城廂,熱衷拍攝此處的很大原因也是他曾經居住在老城廂——老城廂裏打鬧的孩子、鬥Zhan Jie(蟋蟀)的人、熱騰騰出鍋的生煎饅頭、箍碗鋦銅的手藝人、望向遠方的少女和風光不在的“老克勒”……

從賀友直到兒童畫,中華藝術宮呈現“上海你好”

陳剛毅作品

陳剛毅回憶說,在1990年代,照相機是稀罕物,而且拍攝成本很高。很多人都揹着相機去外地拍名勝古蹟,他因爲拍生活中最爲平常的老城廂還被人嘲笑。

如今名勝古蹟還在,陸元敏、陳剛毅等用相機記錄的城市曾經的風景卻已經消失,陸元敏曾感嘆說:“鄰家的小孩突然變得比我都成熟了,弄堂口的老人突然消失了身影。” 當城市由舊變新,當我們回望過去,這些熟悉而又陌生的景象,在溫暖之中飽含着上海和上海人的品格。當我們回到現實,這些遠去的歷史將成爲上海城市巨大進步的印證。

從賀友直到兒童畫,中華藝術宮呈現“上海你好”

“館藏上海風貌攝影作品展”展覽現場

以上海的新面貌入畫、迎接2020

“海上畫家畫上海”是一個很有意思的展覽名。展覽匯聚了周碧初、陳鈞德直至新嶄露頭角的當代上海中青年畫家。可謂百餘件出自生活在上海的畫家從各個角度表現自己眼中和感悟到的上海。

從賀友直到兒童畫,中華藝術宮呈現“上海你好”

“海上畫家畫上海”展覽入口

其中包括毛冬華的《觀海系列-重塑》、青年畫家杜海軍的作品《外灘遇見鄔達克》等。

從賀友直到兒童畫,中華藝術宮呈現“上海你好”

展覽現場觀衆在欣賞杜海軍的作品《外灘遇見鄔達克》

據策展人之一黃阿忠介紹,展覽以“拾遺風雲”、“摩登風尚”、“百轉風情”三大板塊,描繪了往昔和今日的上海的風土人情,其中有記憶中的上海、新鮮的上海、熟識的上海,也有你意想不到的上海。展覽以打破了畫種類的侷限,展覽綜合油畫、國畫、版畫、水彩展現上海老中青三代畫家的藝術水準。他認爲,“有特別的情感纔有這樣的作品。”

從賀友直到兒童畫,中華藝術宮呈現“上海你好”

周碧初創作於1963年的《春色(上海市郊)》

這些作品大多不大、卻小而精緻。其中中華藝術宮的藏品周碧初創作於1963年的《春色(上海市郊)》表達了上海的春天,也這是展覽中創作年代最早的一件作品。陳鈞德的《上海外灘麗日》創作於2018年,其以簡單的筆觸、絢麗的色彩,表現外灘當下的風光,而黃阿忠則以上海解放爲題。相似建築的不同表達也顯示出當代藝術家們的不同關注點。 外灘萬國建築的歷史沉澱、高樓鱗次櫛比的摩登繁華、遊人如織的燈紅酒綠、公園書局中的鬧中取靜上海立體而多維度的魅力一直以來都是畫家樂於表現的題材。

從賀友直到兒童畫,中華藝術宮呈現“上海你好”

展覽現場陳鈞德的兩幅作品

其中一件畫上海菜場賣臘肉的油畫,畫的是最鮮活、最日常的生活,尤其回憶起陳剛毅攝影作品中的生煎灘頭,顯出一種人情味。

從舊社會跨入新時代。上海人,無所謂新老,不斷改寫着城市的高度,昇華着城市的溫度,更攜手同胞共同邁向新時代。歷史的遺存、摩天的高樓、延綿的交通網,經脈般的道路,現代化的公共空間……上海城市的變化,風貌的變遷,便是這樣一首詠歎調。

從賀友直到兒童畫,中華藝術宮呈現“上海你好”

“新時代上海即時攝影優秀作品展”展覽現場

上海的新時代,在市民的鏡頭中表達得更爲淋漓盡致,在“新時代上海即時攝影優秀作品展”展廳彙集了2016至2019年以來上海市攝影家協會舉辦的迎新即時攝影大賽中的優秀作品約80幅。2016年至今,上海發生的巨大、深刻、細微的新變化,都被攝影鏡頭忠實地記錄了下來。鄒建軍的作品《新年·舊友·一壺茶》拍攝的是上海城隍廟湖心亭茶樓,新舊交替在一亭之中體現;龔勝平《崇明東灘溼地日出》和沈煥明的《東灘飛雁》都將鏡頭聚焦在崇明的自然風光;還有一些作品聚焦城市的高樓、璀璨的夜色和城市人擁抱新生活的日常。

從賀友直到兒童畫,中華藝術宮呈現“上海你好”

華家順《璀璨申城》

市民用相機記錄下這些精彩瞬間的同時,也記錄了上海人的精神風貌和積極向上的城市精神、記錄了勞動者的愛崗敬業和勤勉奉獻、記錄了上海溫暖美好的城市基調和悠久深厚的人文景觀,以此展示上海新氣象、憧憬上海新的十年。

孩子筆下的真情實感和稚真稚美

最後,41米層藝術教育長廊孩子筆下的生活匯聚成了“稚真稚美——兒童畫上海”。來自上海各區小朋友繪畫和書法作品約百餘件,旨在鼓勵孩子們用他們特有的視角來發現和描繪日常生活中的快樂點滴以及幼年時光的童趣和夢想,讓青少年和兒童關心和體驗身邊的城市變化,從而感受祖國的發展、時代的進步。

從賀友直到兒童畫,中華藝術宮呈現“上海你好”

“稚真稚美——兒童畫上海”展覽現場

其中,宣子翎小朋友的作品《我眼中的外灘》讓人想起此前剛剛看過的陳鈞德的作品《上海外灘麗日》。幾乎是同樣的建築和視角,在孩子筆下帶着一些跳脫規矩的大膽,卻也別有滋味。這也是孩子最本真的藝術理解。華品淳的《上海石庫門》、沈心悅的《水鄉一角》也可以在“海上畫家畫上海”展覽中找到類似的視角的作品,孩子們的作品雖尚未受到專業繪畫訓練,但卻保留着童真童趣。這也讓筆者想到畢加索所說的那句“一生都在尋求如何畫得像個孩子”。

從賀友直到兒童畫,中華藝術宮呈現“上海你好”

宣子翎《我眼中的外灘》

此外,很多孩子的作品畫得是自己的日常生活,比如崔許越《博物館裏的研學課堂》,他的畫中的“課堂”在自然博物館,那隻大恐龍似乎帶着孩子回到了侏羅紀時代。

從賀友直到兒童畫,中華藝術宮呈現“上海你好”

崔許越《博物館裏的研學課堂》

值得一提的是,展覽地點中華藝術宮教育長廊,這本就是藝術宮爲小朋友開闢的一塊教育和展示空間,在這裏,可以瞭解各繪畫門類的入門知識,感受藝術大家的作品氣息,體驗動手玩一玩的創作樂趣,讓小朋友們在體驗中,將少兒美育內化於心。

從賀友直到兒童畫,中華藝術宮呈現“上海你好”

中華藝術宮教育長廊正在舉行的少兒活動

在“2020-上海-你好”迎春系列展開幕後,1月20日,《第十三屆全國美展進京作品展、第三屆中國美術獎作品(上海)巡展》也將在中華藝術宮開幕。相比“2020-上海-你好”的縱向上海視角,全國美展將以全國視角展示新時代的中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