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清償民營企業賬款超1600億元

4月18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就宏觀經濟運行情況舉行發佈會,國家發展改革委政策研究室主任兼新聞發言人袁達表示,今年一季度,國內生產總值同比增長6.4%,與去年第四季度持平;城鎮新增就業324萬人,3月份城鎮調查失業率爲5.2%;居民消費價格溫和上漲1.8%;國際收支基本平衡,外匯儲備保持在3萬億美元以上。

  探索建立醫保醫師“黑名單”制度

2019年以來,國家發展改革委持續穩步推進電力體制改革,取得了新的成效。

2018年,我國電力市場化交易比重大幅提高,煤炭、鋼鐵、有色、建材等4個重點行業發用電計劃全面放開。

2019年1月至3月,全國完成市場化交易電量同比增長24.6%,佔全社會用電量的26.8%,佔經營性行業用電量的50.5%,其中電力直接交易同比增長40.3%,減少電力用戶購電支出131億元。

2016年11月以來,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分三批在全國範圍內開展了320個增量配電業務改革試點。目前,已投運試點項目超過60個,並有28個試點項目已開工建設。

此外,國家發展改革委會同有關部門,持續推進19個重點領域失信問題專項治理。

在醫療保障基金監管方面,堅決打擊欺詐騙保行爲,探索建立嚴重違規定點醫藥機構、醫保醫師和參保人員“黑名單”制度。

在企業拖欠款清理方面,清理拖欠民營企業、中小企業賬款第一階段工作取得初步成效,全國政府部門、大型國有企業共清償民營企業賬款超過1600億元。

支持橫琴吸引郵輪開闢國際國內航線

北京青年報記者注意到,《橫琴國際休閒旅遊島建設方案》(以下簡稱《建設方案》)於昨日正式通過國家發展改革委的官方網站對外公佈。

袁達介紹稱,《建設方案》明確了橫琴作爲“促進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新載體”“國際一流休閒旅遊基地”“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等三個定位。

袁達表示,考慮到橫琴既是國務院批覆的粵港澳合作重大平臺,又是中國(廣東)自由貿易試驗區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研究制定具體任務和措施時,注重與現有戰略的銜接協調,更好發揮政策綜合效應。

在此前橫琴新區、自貿試驗區相關政策的基礎上,進一步深化細化了財稅、投融資、金融、土地等方面的政策,並提出了開放、人才等方面的政策舉措。比如,支持橫琴創新港澳遊艇出入境管理模式,規劃引導沿江沿海公共旅遊碼頭建設,在符合邊防管理、海關監管等條件下,允許港澳遊艇在橫琴便利停泊;支持橫琴在碼頭設施條件具備的基礎上,吸引郵輪依法開闢國際、國內航線。再比如,支持橫琴探索與澳門合作設立國家旅遊人才教育培訓基地,爲粵港澳旅遊產業發展培養人才。

推動“一帶一路”建設取得顯著成效

有記者提問,“一帶一路”高峯論壇召開在即,能否介紹一下倡議提出以來的新進展。

袁達介紹,近6年來,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則,重點圍繞“五通”,推動“一帶一路”建設取得重要進展和顯著成效。

政策溝通方面,中方已與125個國家和29個國際組織簽署173份合作文件,其中有發展中國家,也有發達國家,還有不少發達國家公司、金融機構與我合作開拓第三方市場。

設施聯通方面,到2019年3月底,中歐班列累計開行數量超過1.4萬列,基本實現“去一回一”,通達境外15個國家50個城市。

貿易暢通方面,2013—2018年,我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貨物貿易總額超過6萬億美元。資金融通方面,中國先後與20多個沿線國家建立了雙邊本幣互換安排,與7個國家建立了人民幣清算安排。與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聯合建立了能力建設中心。截至2018年底,中國出口信用保險公司在沿線國家累計實現保額6000多億美元。

民心相通方面,在科技交流、教育合作、文化旅遊、綠色發展、對外援助等方面取得一系列成果。

文/本報記者  劉藝龍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