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月17日晚,長安汽車發佈公告稱,長安汽車與中國第一汽車股份有限公司(簡稱“一汽”)、東風汽車集團有限公司(簡稱“東風”)、中國兵器裝備集團有限公司(簡稱“兵裝集團”)、南京江寧經開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簡稱“江寧經開科技”)簽訂協議,共同發起設立T3科技平臺公司,註冊資本160億元。曾屢陷合併傳言的“三大車企”一汽、東風、長安,如今有了實質性合作進展:三方合資的T3科技平臺公司正式落地。

曾屢陷合併傳言的“三大車企”一汽、東風、長安,如今有了實質性合作進展:三方合資的T3科技平臺公司正式落地。

1月17日晚,長安汽車發佈公告稱,長安汽車與中國第一汽車股份有限公司(簡稱“一汽”)、東風汽車集團有限公司(簡稱“東風”)、中國兵器裝備集團有限公司(簡稱“兵裝集團”)、南京江寧經開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簡稱“江寧經開科技”)簽訂協議,共同發起設立T3科技平臺公司,註冊資本160億元。

長安汽車在公告中表示,T3科技平臺公司將通過自主研發與投資併購相結合的方式,獲取電動平臺及先進底盤控制、氫燃料動力、智能駕駛及中央計算三大領域技術。共同研發技術、整合優質資源,有助於3家車企降低成本、加強技術研發,支持長安汽車進行下一代智能新能源整車開發和T3出行平臺。

v2_1fca0d5ee6d34a849f561ccc8b870539_img_000

在新成立的T3科技平臺公司,一汽出資40億元,持股比例25%;東風出資40億元,持股比例25%;江寧經開科技出資40億元,持股比例25%;長安汽車出資5億元,持股比例3.13%;兵裝集團出資35億元,持股比例21.88%。其中,兵裝集團是長安汽車的實際控制人,二者共計出資40億元,持股25.01%。

在車市寒冬中,東風、長安這兩家中國車企“老大哥”或變身“老大難”,成立T3科技也是抱團取暖的方式之一。

財報顯示,東風集團2018年實現收入1045.43億元,同比下滑約17%,降至4年來的最低點;歸母利潤129.79億元,同比下滑7.7%。長安汽車2018年營收662.98億元,同比下降17.14%;淨利潤6.81億元,同比下降90.46%。相比之下,一汽2018年實現營收5940.3億元,同比增長26.4%;2019年實現營業收入6200億元,同比增長4.4%。

不過,T3科技平臺公司的創立也存在風險。長安汽車認爲,新公司的業務範圍定位於前瞻技術,部分細分領域在世界範圍內仍然處於早期發展階段,在技術路線選擇、實現路徑等方面存在一定的不確定性。爲此,T3科技招聘的首席科學家、T3 股東自身的技術專家和首席技術官(CTO)組成了專家委員會。

自2017年8月開始,一汽、東風和長安便多次傳出合併傳言,業界甚至有聲音認爲“中國千萬級汽車巨頭將誕生”。彼時,繼2015年東風集團董事長徐平與一汽集團董事長竺延風進行職位對調兩年後,長安汽車集團董事長徐留平與一汽集團董事長徐平進行職位對調。

雖然合併傳言屢被闢謠,但三方合作確有實質性進展。2017年12月,三方正式簽署合作框架協議,並組建T3科技平臺公司籌備組。2018年12月21日,兵裝集團、一汽、東風和長安在北京簽署T3科技平臺公司合資合作意向協議。

2019年3月22日,一汽、東風、長安與騰訊、阿里、蘇寧等多方共同成立T3出行,致力於發展共享出行業務。長安汽車2019年半年報顯示,長安與一汽、東風共同成立的T3出行項目已經在南京落地,並正式投入運營。T3出行也與南京江寧經開區簽訂投資協議。

肩負電動化、網聯化、智能化重任的T3科技未來如何發展,還需拭目以待。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