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數蔬菜需要較強的光照條件。但冬季,尤其是陰雨冰雪天氣,光照較弱。大棚蔬菜光照不足是普遍存在的問題。光照不足,不僅不能進行較爲旺盛的光合作用,蒸騰作用也減少,植株生長纖弱不禁風,影響蔬菜的產量與品質。如弱光條件下西紅柿花粉機能衰退、不育;茄子出現短花序花,影響授粉;絲瓜和西瓜等蔬菜植株體內營養失調,引起落花落果等。有些專家將這些現象稱之爲“光飢餓”。

“光飢餓”又成爲弱光症,表現的症狀如下:

植株生長不良,莖稈細軟;葉薄、色淺,容易黃化;果實生長緩慢、色淺、味澀,着色不良。

惡劣天氣下不光是關照不足,我們通過作物不同部位的表現來看看。

(1)對葉片的危害

在子葉期受害表現子葉邊緣失綠,出現“鑲白邊”,溫度恢復正常後真葉生長不受影響;定植後如遇短期低溫或冷風侵襲,株植部分葉片邊緣受影響會呈暗綠色,然後逐漸乾枯。

(2)對根系的危害

變現爲根系生長停止生長,不能發生新根,部分老根開始發黃,逐漸死亡。及時溫度很快回升,株植會表現萎蔫或生長速度減緩。受害嚴重的植株難以恢復生長。

(3)對生長點的危害

爲嚴重凍害發生時,植株生長點或心葉呈浸水狀潰瘍或變色乾枯,頂芽凍死,受凍葉片發黃或發白,甚至乾枯。

(4)對花果的影響

蔬菜在開花期遇低溫的影響,光照不足,特別是遇到連續陰雨天氣時,光合作用受到抑制時,激素分泌減少,碳水化合物合成或供應不足,雌蕊萎縮或花粉活力下降授粉受精率降低,茄果類作物會形成大量的落花落果坐果減少,畸形果率升高。

那麼,怎樣才能增強冬季棚室蔬菜的光照效果,防治發生“光飢餓”現象呢?這裏給菜農朋友介紹七種簡單可行的方法:

1、使用優質無滴膜並維持光潔

無滴膜的品質會影響棚內光照強度,優質無滴膜透光率高,不易污染灰塵;劣質無滴膜易老化,易受污染,透光率也隨之下降。無滴膜的透光率也隨着使用時間延長而下降。據測量,新的優質無滴膜扣膜後13天內,棚膜中午透光率可達93%,扣膜後73天棚膜中午的透光率降至81%。因此,經濟擦洗棚膜,維持棚膜光潔是大棚蔬菜防“光飢餓”的重要辦法之一。使用一年的棚膜,其透光率通常下降30%—40%,對於除黃瓜、冬瓜以外的瓜類蔬菜,如茄果類、蔬菜、豆類蔬菜等對光照強度懇求比較威嚴的大棚蔬菜生產,最好改換新的優質無滴膜。

2、栽培辦法改良光照條件

一些栽培技巧辦法能顯然改良棚內光照條件,如蔬菜採取南北行向,大行距與小行距相同,使各行都能得到較好的光照條件;瓜類蔬菜、茄果類蔬菜等經過整枝打杈、打除老葉、及時綁蔓等辦法,調整植株受光條件,可起到較好的“增光”作用。

3、地膜覆蓋

地膜覆蓋通常有較好的增溫保水防泥土板結作用,而且具備較好的“增光”作用。因爲地膜和地膜下外表附着水滴的反射作用,可使近地面的反射光和散射光加強50%—70%,對於辣椒、茄子、西紅柿等可較好地改良光照條件,同時還可提高泥土溫度。在地膜當中,以乳白色膜、銀灰色膜反光較多,透明膜居中,綠色和黑色膜反光較少。在大棚蔬菜生育階段中,以前中期增光顯然,封壠後就不顯然了。因此在大棚蔬菜前中期聯結增溫,可平鋪覆蓋乳白色膜或銀灰色膜(還有驅蚜的作用)或透明膜。

4、棚內使用反光幕

在大棚內牆或後立柱南側張桂聚脂鍍鋁膜做反光幕,能顯然地“增光”。據觀測,在中午11時距反光幕3米以內的地平面,比不掛反光幕的棚均勻增長光照強度0。7萬勒克斯,提高光能利用率25。2%;14時測定增光照強度0。69萬勒克斯,提高光能利用率23。4%。同時可提高地溫1℃—2。5℃。具體使用:第一年11月上中旬開掛反光幕,次年4月中下旬撤掉。按需掛長度,量出兩幅等長的反光幕,用透明的膠布將兩幅反光幕粘接在一起,形成2米寬的橫幅。在大棚中柱的前上端拉2道東西向的細鐵絲。將幕上下邊緣鐵絲折回約3釐米,再用透明膠布或曲別針固定。反光幕也可直接固定在後牆上(需留出放風口)。留意:反光幕下面要留出空檔,以利澆水;接近反光幕的地方要恰當多澆水;大棚育苗,苗畦要距反光幕50釐米遠,以防灼苗。

5、改革措架方法

用尼龍繩作吊架,如黃瓜、菜豆等,在壟上方沿拱架固定一鐵絲,作物根部插上短竹竿或用鐵絲,把尼龍繩綁在鐵絲與竹竿上。伸蔓後將秧蔓盤繞在繩上,每隔5~7天盤繞1次。這種架式透光好且比竹竿費用低。

用竹竿搭成直排架而不搭四角性,推廣前途廣闊。在棚室內釋放二氧化碳氣體,蔬菜葉色深綠,葉片厚大,植株高,果實亮,提高單產28%,提高經濟效益20%。

用碳酸氫銨加硫酸(2公斤碳碳氫銨加1.2公斤硫酸反應生成1公斤二氧化碳氣體)的方法生成二氧化碳,可使1畝棚室內二氧化碳架和人字架。每根架材要垂直於地面,架頂連接固定起來,隔一段距離,每兩壟固定一處。番茄適合搭直排架。注意防止倒架。

6、及時清除棚膜水滴

水滴能強烈地吸收、反射太陽光線,據資料介紹,嚴重時可使透光率下降50%左右。爲此,消除膜上的水滴、水膜是增光的有效途徑之一,其具體方法爲:

1)選用無滴膜或三層複合膜。

2)用乾淨的抹布擦。

3)必須實行地膜覆蓋,膜下灌水,控制空氣溼度。

4)澆水後閉棚1小時再放風排溼。

5)設防風障,減少棚內與外界環境溫差。

7、保持棚膜清潔

一般新膜透光率可達80~88%,但覆蓋一段時間後,由於污染和老化,透光率會發生變化。棚膜上的水滴、塵物對棚內光照影響很大。據觀測,棚膜上附着一層水滴,可使透光率下降20~30%。新膜使用2天、10天、15天后,因沾染塵物可使棚內光照依次減弱14%、25%、28%。因此對棚膜上的水滴和塵物要經常打掃和清洗,下雪後要及時清除積雪,以增加透明度和進光量。棚室在日出後放風排溼半小時,可減少膜面水珠,因此也能增加透光率。

點豆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