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黑格爾有句名言,“我們從歷史中得到的唯一的教訓就是,我們從沒有從歷史中得到過教訓”,你可以看作這是一種在哲學層面對人類的自嘲,人性如是;也可以將其視作一種基於過往歷史的真相揭露,我們本就如此。

  

  回到金融行業,關於經濟史、經濟週期的研究汗牛充棟,關於金融危機、債務危機的研究也屢屢讓人警醒。事實卻是,危機總是一再發生,且每次危機的深層次原因,似乎都差不多,不外乎是:高速增長帶來樂觀情緒、樂觀情緒帶來非理性增長、非理性增長打破了內在均衡、以危機的形式強制向均衡迴歸……,週而復始。

  在股市裏,類似的牛熊週期更是家常便飯,巴菲特的名言“在別人貪婪時恐懼,在別人恐懼時貪婪”,纔會被奉爲圭臬。問題是,我們依舊做不到,我們既不能克服自己的恐懼和貪婪,更無法判斷別人當下究竟是恐懼還是貪婪。很多時候,我們以爲看到了見底信號,以爲別人都很恐懼,其實所有人都和我們一樣貪婪,想搶便宜的籌碼,最後一起被套牢了。

  所以,這樣一句大家都認可的名言,要想轉化爲行動,需要精準的判斷力作爲前提,這種判斷力,絕大多數人都不具備。在產業分析裏,也是如此。

  消費金融行業也有典型的信貸週期:借款人的樂觀預期引發信貸需求上漲、需求上漲引發信貸機構樂觀情緒、樂觀情緒導致了非理性增長、非理性增長導致借款人負債結構失衡、無力償債引發行業危機。類似的案例,分析者們在韓國、臺灣、日本及歐美的信用卡危機事件中都有總結,演變歷程大致相似。

  對於整體的演變歷程,大家都是認可的,即不加控制的信貸增長遲早會帶來危機。問題是,對於具體時點的判斷,大家的看法並不一致。

  人們的情緒或觀點,並非線性的或漸進的,而是跳躍的。股市裏有一句名言,“三根陽線改變世界觀”,講的就是這個道理。我們是基於事實在隨時改變自己的觀點,從不敢堅守自己的判斷。很多時候,昨天還悲觀,今天就變得很樂觀;或者昨天很樂觀,今天就突然悲觀起來。站在歷史視角回顧,危機總是突然發生的,被一個具體的小事引發,而事實上我們都知道,小事的背後,是日積月累地積累。

  可惜,這些漸進的信號,我們在事前總是捕捉不到。每個人能接觸到的事實總是片面的,當我們的判斷力被具體的事件綁架,自然無法對趨勢形成判斷,結果便是陷入週而復始的循環:明知有危機,依舊躲不過危機。

  2

  消費金融行業當前處於怎樣的階段?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觀點,且絕不一致。

  首先是崗位決定觀點、屁股決定腦袋。比如對競爭者的進和出,本是相反的兩件事,對增長負責的業務人員,看到的永遠是潛力,競爭者進入,是市場向好的信號,競爭者退出,更是我方大舉攻城略地的機遇;而對不良負責的風控人員,看到的則是風險,競爭者進入,市場開始向紅海演變;競爭者退出,我方更要堅決退出,不能做接盤俠。

  其次是業內人士傾向樂觀,外部觀察者傾向於悲觀。風險無時不在、無處不在,業內人士伴隨着風險成長,與風險做朋友,見怪不怪;而外部觀察者被行業亮眼的增長吸引,深入瞭解後發現了風險的存在,猶如發現了新大陸,容易“大驚小怪”。

  比如消費金融的多頭借貸問題。多頭借貸一直都存在,不少平臺正式通過與多頭借貸做朋友實現了快速增長,這個時候,你去提示多頭借貸的風險,並沒有什麼意義。因爲在平臺眼中,多頭借貸固然是中長期的風險,但卻是短期的利益所在。在企業的決策流程中,中長期風險需要防範,但並不影響一年內的當下決策,就好比凱恩斯的名言,“長期看,我們都會死”,但眼前的生活還要繼續。

  問題是,從風險積聚到危險發生,中間過程無法量化。絕大多數時候,業內人士都是對的,風險只是風險;到了某個點,外部觀察者是對的,風險變成了危險。對業內人士而言,因爲大多數情況下都是對的,難免盲目自信,直至在危機來臨時喪失一切;對外部觀察者而言,大多數情況下都被事實打臉,實際影響力有限,危機時固然可以一雪前恥,終究沒能挽救什麼。

  最後是我們都戴着有色眼鏡看世界,本就沒有客觀一說。正如歷史學家杜蘭特所說,“歷史是如此的豐富多彩,以至於只要在事例中加以選擇,就可以爲任何歷史結論找到證據”,同樣,行業內數以千計的平臺,所謂“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積極的人滿眼都是機遇,悲觀的人滿眼都是風險。

  這幾日,一些平臺因爲線下大額資產遲遲不能盈利選擇退出,而有些平臺恰恰在發力線下業務,以獲取新的增長點。同樣,我們看上市互金平臺的數據,不少機構的增速在放緩,也有些平臺,仍在快速擴張中。面臨這樣相悖的事實,用一個事實去否定另一個事實,在邏輯上本身就是一種謬誤。

  3

  當下不可判斷,未來則可預見。鑑於事物發展本身的複雜性與多樣性,沒有人可以針對具體的時點做出判斷,但不妨礙我們預見趨勢。

  就消費金融而言,其發展受消費觀念、收入增長預期、信用環境成熟度甚至城鎮化水平、人口結構等多方面因素影響,這些因素都是相對穩定、漸進變化的。所以,消費金融的發展應該是個漸進和持續的過程,任何短期過快的波動,都面臨被趨勢本身糾正的風險。從2016年以來的爆發式增長,到2018年以來的增速放緩,本身也是一種糾正。

  但增速放緩與危機之間的距離有多遠,卻沒人看得清,也許近在咫尺,也許遠在十萬八千里。

  而生活還要繼續,業務也總歸要發展。我們所能要做的,只能是未雨綢繆,通過結構性調整,提高自身的安全邊際,離風險中心遠一些、再遠一些。

  作者:薛洪言,蘇寧金融研究院互聯網金融中心主任 來源:洪言微語

  本賬號系網易新聞·網易號“各有態度”簽約賬號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