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無法跳出的分叉陷阱:比特幣利益競爭的脆弱性)

震盪下行一年多後,比特幣(BTC)再次進入加速下跌週期。

據Wind顯示,11月26日16時30分,GDAX報價的比特幣兌美元價格爲3949.36美元/個,下跌達7.81%,而在當月內比特幣價格累計回撤已達37.76%,更較去年12月份中旬的近2萬美元下跌至4000美元以下。

而在此之前,BCH(由原比特幣分叉而來比特幣現金)的再分叉引發了多方關注,並被視爲誘發此輪下跌的導火索。

21世紀資本研究院認爲,並非單純的分叉就能夠促使比特幣價格大跌,但BTC、BCH一次次分叉事件的發生則進一步印證了去中心化共識資產的脆弱性。

與此同時,分叉事件疊加近一年來諸多創新幣、山寨幣的層出不窮所帶來的公地悲劇以及增量資金的不足等因素,進一步對BTC的價格構成了壓力。

當共識遭遇現實

震盪橫盤數月後,比特幣的跌幅進一步擴大。

截至11月26日截稿前,OKCOIN國際站、比特兒海外站、BITSTAMP、Bitfinex等多家平臺的比特幣報價均低於4000美元。

而在比特幣價格暴跌前,此前從原始比特幣分叉形成的BCH所遭遇的再次分叉,被視爲此次下跌的導火索——11月16日,BCH迎來更新過程中的硬分叉,並分裂爲澳洲科學家克雷格·賴特支持的BCH SV和比特大陸CEO吳忌寒等人支持的BCH ABC兩種代幣,每種代幣的支持者選擇各自方式進行更新,由於BCH ABC的支持者擁有更強的算力,因而使其延續了BCH的名稱。

21世紀資本研究院認爲,單純侷限於代幣發展路線上的分叉,並不會給比特幣價格帶來本質威脅,例如去年8月份,在原比特幣分叉爲BTC和BCH的一瞬間,後兩種新代幣的合計價值卻大幅超過了此前的原比特幣的價值,而後BTC更是從2500美元扶搖直上突破1萬美元。

然而,此次BCH的再分叉,這意味着這條保留比特幣“點對點現金結算系統”的原始理念並備受業內支持的子叉,也仍然無法避免走向共識破滅的結局。

在此次硬分叉中,克雷格·賴特等人反對吳忌寒等人主導的BCH發展路線,堅持要鎖死比特幣底層協議並將區塊容量擴張至128MB,而吳忌寒方面則堅持既定的擴容方案,當分歧各方無法調和時,最終只能進入“算力中出政權”的硬分叉陷阱。

然而,比特幣等代幣價格的形成,正是依託於其唯一性、總量恆定、不可篡改、無限可分的類黃金屬性,可分叉事件的出現,一方面讓不少市場參與者覬覦並獲取其中巨大的潛在利益或捍衛既得利益,而另一方面,分叉次數的增多,讓比特幣的辨識度愈加模糊,影響了其IP價值的唯一性,更破壞了市場對代幣資產穩定性的預期。

事實上,密集分叉所帶來的利空此前亦有體現。去年底,BTC就進一步分叉出ABTC、SBTC、LBTC等不少於9條子鏈,而密集分叉後的BTC在觸及2萬美元之後直接下跌,進入長達近一年的熊市,並跌至如今的不足4000美元。(詳見本報2017年12月27日12版《比特幣的“過山車”之年: 全年暴漲13倍 “密集分叉”暗釀風險》)

究其原因在於,比特幣等代幣本質上屬公有鏈,雖然其嘗試憑藉共識認證機制的不可篡改來打破貨幣的中心化;但其仍然面臨一個死穴——即比特幣們的IP價值屬於產權模糊的“無主地帶”,誰都有權利對其規則定義進行調整和解釋,而這種基於自身理念或利益的據理力爭,往往也會釀成代幣市場的“公地悲劇”。

因此我們可以預見,此次BCH的分叉不是第一次,也不會是最後一次,無論是BTC還是分叉後的BCH,未來還將面臨更多參與方內鬥的挑戰。

公有鏈的“推恩令”

代幣的內鬥不僅侷限於主流幣的分叉,伴隨着大量ICO,各類創新幣、山寨幣的層出不窮是分流這一市場關注度的更大原因。

僅以HQZ行情站和非小號兩家代幣行情平臺的數據來看,目前有報價的代幣種類分別多達1656只和2481只,堪比證券交易所的股票數量;而在2年前,市場中僅有比特幣、萊特幣、以太坊等區區數只代幣。

21世紀資本研究院認爲,依託區塊鏈技術發行代幣的較低技術門檻,加之ICO所創造的財富效應,導致代幣種類的快速增加。宛如IPO放量影響二級市場預期一樣,投資於主流代幣的存量資金也將進一步向新型代幣分流。

我們認爲,代幣的不斷分叉和創新幣的增加,將在未來較長時間內對代幣市場價格構成制約。一方面,在國際間形成統一有效的代幣監管框架前,沒有力量能夠阻止或有效監管代幣分叉及ICO亂象的發生,例如去年監管層關閉國內代幣交易所後,不少資本又在新加坡、烏干達等國家另起爐竈。

另一方面,在區塊鏈的泛應用場景時代到來前,比特幣等代幣的定價仍然取決於其知名度和社會對區塊鏈技術的期待,因而我們能夠看到,即便以太坊、COS等代幣的區塊鏈技術可延展性和在線交易速率遠遠高於比特幣,但其資產價格仍然與比特幣高度相關。

但伴隨着比特幣的租值消散,其增量資金的減少和下跌帶來財富效應的減弱,將在較長時間影響代幣市場的景氣度。

如同推恩令的結果一樣,當“大鏈”分裂成諸多“小鏈”後,其對抗操縱51%以上算力的能力也在下降,並對代幣規則的安全性構成威脅,這也摧毀了比特幣此前所具有和貴金屬資產相似的避險功能。

事實上,代幣產權問題本身構成了一種悖論——若在公有鏈下建立代幣,必然帶來多方不可協調的競爭,進而導致公地悲劇;但代幣若像主權貨幣具有中心化特徵,則違背了被投資者們奉爲珍寶的不可操縱篡改之理念。

綜上我們認爲,代幣市場價格的整體下行趨勢恐怕難以扭轉,而2017年以來對比特幣等代幣的這一輪輿論關注和熱炒或也將正式告一段落。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