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國慶是體現民族團結、國家統一的重大慶典活動,有助於引導人們樹立正確的民族觀,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增進各族羣衆對偉大祖國、中華民族、中華文化、中國共產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認同,形成各民族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的牢固精神紐帶。國慶慶典活動以慶祝大會、閱兵、羣衆遊行、標語口號、陳列展覽等形式,生動形象地向世界展示中國歷史底蘊深厚、各民族多元一體、文化多樣和諧的文明大國形象,政治清明、經濟發展、文化繁榮、社會穩定、人民團結、山河秀美的東方大國形象,堅持和平發展、促進共同發展、維護國際公平正義、爲人類作出貢獻的負責任大國形象,對外更加開放、更加具有親和力、充滿希望、充滿活力的社會主義大國形象,使人們生髮出對祖國的強烈歸屬感與認同感,引導人們樹立正確的國家觀。

原標題:引導人們樹立正確歷史觀、國家觀、民族觀、文化觀 國慶慶典活動的獨特價值和意義

今年是新中國成立70週年,國家將舉辦一系列慶典活動。國慶慶典活動是一種帶有儀式感的集體活動,對於加強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教育,引導人們樹立正確歷史觀、國家觀、民族觀、文化觀具有獨特的價值和意義。

國慶慶典活動有利於引導人們深化對新中國史的認識,樹立正確的歷史觀。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歷經70年的砥礪奮進,中華民族在中國共產黨的帶領下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習近平同志指出,“70年砥礪奮進,我們的國家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無論是在中華民族歷史上,還是在世界歷史上,這都是一部感天動地的奮鬥史詩。”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國慶慶典活動有利於深化人們對新中國史的認識,引導人們在對黨史、新中國史的回顧溫習中樹立正確的歷史觀。

國慶慶典活動有利於展示國家形象,引導人們樹立正確的國家觀。國家形象是國家軟實力的重要體現。國慶慶典活動以慶祝大會、閱兵、羣衆遊行、標語口號、陳列展覽等形式,生動形象地向世界展示中國歷史底蘊深厚、各民族多元一體、文化多樣和諧的文明大國形象,政治清明、經濟發展、文化繁榮、社會穩定、人民團結、山河秀美的東方大國形象,堅持和平發展、促進共同發展、維護國際公平正義、爲人類作出貢獻的負責任大國形象,對外更加開放、更加具有親和力、充滿希望、充滿活力的社會主義大國形象,使人們生髮出對祖國的強烈歸屬感與認同感,引導人們樹立正確的國家觀。

國慶慶典活動有利於引導人們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樹立正確的民族觀。我國是統一的多民族國家,中華民族是多民族不斷交流交往交融而形成的。國慶是體現民族團結、國家統一的重大慶典活動,有助於引導人們樹立正確的民族觀,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增進各族羣衆對偉大祖國、中華民族、中華文化、中國共產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認同,形成各民族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的牢固精神紐帶。要利用國慶慶典活動更好建設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園,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加強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進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共同團結奮鬥、共同繁榮發展。

國慶慶典活動有利於引導人們傳承中華文化精神,樹立正確的文化觀。文化是一個國家的命脈,是一個國家獨特的精神標識。新中國發展歷程深刻體現了中華文化精神,如講仁愛、重民本、守誠信、崇正義、尚和合、求大同等思想理念,自強不息、敬業樂羣、扶正揚善、扶危濟困、見義勇爲、孝老愛親等傳統美德。習近平同志強調,“沒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沒有文化的繁榮興盛,就沒有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國慶慶典活動通過旗幟、標語、音樂、歌曲、圖片、舞蹈等形式,將抽象的中華文化精神具象化,有利於增強人們的文化自信,引導人們樹立正確的文化觀,激發全民族文化創新創造活力,不斷夯實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文化基礎。(作者爲廣東省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南方醫科大學基地特約研究員 曾楠)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