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爲什麼說一切法皆是佛法。蟲蟻一切,值佛足下,皆安隱同心立意。

佛法 | 因果 | 人生智慧 | 命運 | 功德

佛不着履,有三因緣:

  • 使行者少欲。

  • 現足下輪。

  • 令人見之歡喜。

佛行足,去地四寸,有三因緣:

  • 見地有蟲蟻故。

  • 地有生草故。

  • 現神足故。亦欲令人意止佛行。

佛行地,高下皆平,有三因緣:

  • 本行四等心,欲令一切安隱。地在水上,水中有神。蟲蟻一切,值佛足下,皆安隱同心立意。是故,卑者爲高,高者爲卑。

  • 諸天鬼神行福,爲佛除地故,高下爲平。

  • 佛爲菩薩時,通利道逕,橋樑度人故,從是得福故。高下正平,欲令人意亦爾。

釋 義

佛爲什麼不穿鞋?

  • 做個榜樣,令修行者減少慾望;

  • 顯現足下的千輻輪相;

  • 令見者歡喜。

爲什麼佛走路時,雙足離地四寸?

  • 不傷害地上的蟲蟻;

  • 不踩踏青草;

  • 示現神足。

爲什麼佛所走的路都是平路,沒有凹凸不平?

  • 行菩薩道時修慈悲喜捨四平等心,令一切衆生安隱;

  • 諸天鬼神爲了修福報,替佛把地都整平了;

  • 佛爲菩薩時,鋪路修橋方便利益大衆。高低平正,意在使人心也這樣平等。

爲什麼說一切法皆是佛法?

《金剛經》說,一切法都是佛法。很多人感到疑惑,那麼基督教也是佛法嗎?某某功也是佛法嗎?

如果這樣理解就錯了。

“一切法都是佛法”的內涵在於,一切法的本質是空性。正因爲如此,在我們日常的行住坐臥中,在待人接物中,在語默動靜中,在一切時一切處,都可以體認佛法。只要具備空性慧,任何一個當下都能體認空性。

在禪宗公案的記載中,那些祖師的悟道因緣真是形形色色,或是被大喝一聲,或是嗅到了梅香,或是聽到首小曲,結果就在那個當下開悟了。

因爲空性是無所不在的,所以纔有“青青翠竹,無非般若;鬱郁黃花,無非中道”之說。否則,翠竹怎麼會是般若,黃花和中道又有什麼關係?

正因爲空性無處不在,所以才隨處可以體認,而不是必須在禪堂中,在法座上。當然,開悟一定離不開之前的座上功夫。

也正因爲功夫用到家了,並且綿綿密密,從不空過,才能延續到座下,在某個契機被一擊而中,豁然開朗。

這也說明,我們能看到什麼樣的世界,關鍵是在認識本身,而不是在認識對象。

學佛,是通過聞思經教樹立正見,以此替代我們原有的、由無明我執建立起來的錯誤認識。只有看清世界真相,才能體會到,一切法都是佛法。

所以天台宗認爲,無情也能說法。你看外邊鳥語花香,春夏秋冬,雲捲雲舒,哪一個不是在說法?都在給我們說無常法,說無我法,說苦,說空,關鍵是你能不能領會。

如果具備智慧,隨時隨地都能聽到佛法。否則,即使聽的是佛法開示,也只是增長一點知識而已,還是用不起來的。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