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如果,我們做子女的,能夠好好照顧自己,能夠不讓父母整天擔心,是不是,這個“控制”,就不成立了。可是父母認爲,靠打遊戲混前程,實在太難太難了,加上孩子經常熬夜,人也經常沒有精神,總喊着腰痠背痛的。

在這季的《歌手》裏,“小清新王子”吳青峯罕見談起已故的父親,多次哽咽落淚。吳青峯談及殘忍父親落淚:多年後,我終於理解了你

打開百度App,看更多圖片

吳青峯談及殘忍父親落淚:多年後,我終於理解了你

小時候的吳青峯,和爸爸的關係很親密。爸爸經常會騎着自行車,帶他去不同的公園,也會滿足他很多小小的要求。

吳青峯談及殘忍父親落淚:多年後,我終於理解了你

可是長大以後,父親變得很嚴肅,開始對青峯的生活多加管制。 他做什麼,父親好像都不能滿意。儘管青峯已經很優秀了,但是父親總覺得,他還應該做得更好。

在青春期最敏感,最叛逆的那段時間裏,父親從沒有稱讚過他。反而是不斷地打壓和控制,想讓兒子回到自己設定的軌道。

吳青峯談及殘忍父親落淚:多年後,我終於理解了你

這樣的控制慾,讓青峯選擇逃離。他在節目中說過這樣一件事。 大學之後,他沒有回過家。也沒有問家裏要過一分錢。就連學費,都是自己用打工掙來的錢,一分一分攢起來的。 聽到這個消息之後,父親的第一反應不是表揚兒子終於長大了,而是將他揍了一頓。

在他眼中,那個一直依賴他的小孩,怎麼突然間長大了?這個發現讓他欣喜,也讓他恐慌。 後來父親告訴他,他其實打完就後悔了。但父子之間的隔閡,就這樣越來越深。

吳青峯談及殘忍父親落淚:多年後,我終於理解了你

父親過世之前,生了一場大病。某一天,青峯從病房離開,轉身的那一刻,父親遲疑又略帶羞赧地說了一句:你……要加油喔! 就是這一句,讓他眼淚瞬間掉了下來。也就是這一句,他原諒了一切。

原來父親早就已經認識到自己的問題,只是他愛面子。這聲遲來的鼓勵,就算是父親作出的最大讓步。 他爲自己曾經的固執和偏見道歉,也由衷地感覺到,兒子把自己喜愛的事情做到了最好,在父親離開之後,他完全有能力過得很好。

吳青峯談及殘忍父親落淚:多年後,我終於理解了你

這樣就夠了,不是嗎?只要孩子能夠過得好,按不按照父母的意思去活,都沒關係。 父母的對孩子的愛,是不容置疑的。

但是很多父母,這個愛的度把握不好,就變成了控制。他們對孩子的生活橫加干涉,將自己的思想灌輸給孩子。 讓孩子替自己,完成沒有實現的夢想,卻忘記了,孩子原本就是一個獨立的個體。

作家艾小瑪講過這樣一件事。 堂哥從小喜歡打遊戲,畢業之後,校招到一家大型網遊公司當程序員。每天都很有幹勁,想做一個大爆的項目。 父母知道後極力反對,在他們的觀念裏,打遊戲怎麼能養活自己? 讓他辭職回家,堂哥不肯,兩代人就這麼槓上了。

吳青峯談及殘忍父親落淚:多年後,我終於理解了你

可是父母認爲,靠打遊戲混前程,實在太難太難了,加上孩子經常熬夜,人也經常沒有精神,總喊着腰痠背痛的。 到時候沒有出路,身體也熬壞了該怎麼辦?

爲了逼堂哥妥協,他媽媽每天去公司鬧。今天鬧着要自殺,明天又說自己心臟病犯了。 不管怎麼勸,她只有一個訴求:讓兒子回家,在事業單位上班。

終究還是拗不過父母,這麼鬧下去,公司所有人都會被影響。 於是堂哥回到家,眼睜睜地看着媽媽求爺爺告奶奶找關係,花了十幾萬託人把他塞進事業單位頂個小職員的空缺。

幾年過去了,堂哥還是那個小職員,生活是一眼可以望到頭的刻板。可當年,和他一起入行做程序的那些同事們,都做上了遊戲策劃,甚至還有管理層,過上了年薪五十萬以上,有車有房的中產生活。

他變得消極,沒有活力,日復一日地混過渾渾噩噩的一天。對父母,也產生了逆反心理。經常一言不合就發生爭執。 並不是從前的好友都過得比他好心理失衡,而是他原本也能夠得着這樣的生活,做自己喜歡的事,並且有所建樹。

是親生父母強烈的控制慾,扼殺了這種希望。 有時候,愛也會傷人,並且無力反擊。在與父母的抗衡之中,並沒有輸贏一說。

因爲他們的出發點,也是愛你,是擔心。 爲人子女的,又如何能掙脫這份沉甸甸的愛呢?

兩代人的觀念差異,造成了各自思維方式的不一樣,年輕人更愛闖,而長輩更希望你平安喜樂過一生,哪怕不那麼成功。 這種對峙,就很容易形成控制。

如果,我們做子女的,能夠好好照顧自己,能夠不讓父母整天擔心,是不是,這個“控制”,就不成立了?

papi醬之前說過一段話,我深表贊同。她說:父母的幸福感,應該由很多事情組成。比如養花,或者喫到一個好喫的東西,兒女加薪。所有的這些東西,都可以組成他們的幸福感,而不僅僅是來源於子女。

很多中國父母,在擁有了“父母”這一重身份之後,似乎自我的部分,就被壓縮得很小了。他們竭盡所能爲孩子的一生,創造更好的環境。我看過一個關於父母的控制,很有意思的心理解說。

吳青峯談及殘忍父親落淚:多年後,我終於理解了你

爲什麼父母要操控我們的一切?其實本質,就是覺得我們“沒能力”。父母從剛接手你的那一刻,你的設定就是一個沒有能力的嬰兒。他們必須爲你的一切負責,不能讓你餓着,也不能撐着,不能感冒,也不要受傷。

他們時時刻刻都在爲你擔心。你慢慢長大,可以承擔的責任越來越多,能力也日漸增長,可是這麼多年,父母已經固定了自己的思維模式,你在他們心中,還是那個需要被包辦,沒有能力的嬰兒。他們會自動自覺地爲你選擇風險更小,安全係數更高的選項。這也許就是很多年輕人更願意去闖,而父母只希望他們考公務員或者進入事業單位的原因。

其實,我們在抱怨父母安排一切的時候,有沒有想過自己是不是讓父母看了有照顧好自己的能力?

成年人在面對這種情況的時候,最好的做法不是硬碰硬,你無法與他們幾十年的固守思維做鬥爭。你只需做給他們看,你有能力照顧好自己。並且一步一步,證明給他們看。

其實他們,更多的是擔心。在一二線城市打拼的年輕人,每天996的工作制,熬夜、加班、用自己的身體搏個前程,這對父母來說,並不是他們願意看到的。

他們更希望自己的孩子健康快樂,哪怕不是那麼成功。可是山水阻隔,他們又如何照顧到你?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