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譬如,文章稱,“在對某省直單位的保密檢查中,發現該單位門戶網站發佈多份疑似涉密文件和工作祕密信息。文章還提到,“某省直單位吳某,在互聯網上搜索到本單位需要的資料,未經保密審查,即在單位門戶網站上發佈。

(原標題:利用網絡雲盤私存機密級國家祕密,某省直單位人員受組織處理)

安徽省紀委監委《江淮風紀》雜誌2019年8月刊的“紀法學堂”欄目刊發了一篇題爲《提高保密意識 做好紀檢監察保密工作》的署名文章,作者趙傳軍單位爲安徽省委保密局。

文章認爲,可以從“從強化保密意識,戴好‘安全帽’”“狠抓組織領導,繫好‘安全帶’”“狠抓制度建設,築好‘防火牆’”“狠抓監督管理,擰緊‘安全閥’”“狠抓責任落實,守好‘生命線’”五個方面入手做好紀檢監察保密工作,並逐步走向制度化、規範化。

而在上述文章中,作者還披露了數起違反保密規定的案例。

譬如,文章稱,“在對某省直單位的保密檢查中,發現該單位門戶網站發佈多份疑似涉密文件和工作祕密信息。經鑑定,包含多份機密級、祕密級國家祕密,多人爲此受到組織處理。發生這一事件的原因是由於責任人員不瞭解信息發佈有保密規定。”

文章透露,“某省直單位李某,利用自己的百度雲盤私自保存涉密資料。經鑑定,該資料屬於機密級國家祕密,該事件定性爲在互聯網上存儲處理國家祕密泄密事件。李某受到組織處理。”

文章還提到,“某省直單位吳某,在互聯網上搜索到本單位需要的資料,未經保密審查,即在單位門戶網站上發佈。經鑑定,該資料爲機密級國家祕密。吳某受到組織處理。因此,必須明確,在互聯網等非涉密網絡上發佈資料,應當進行嚴格的保密審查。”

netease 本文來源:澎湃新聞 作者:石鳴 責任編輯:蘇泓珵_NBJ9980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