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文化】三年内,将用数字技术还原顺义老县衙的原貌 !

摘要:

昨日,记者从顺义老县衙遗址及历史沿革重塑衍生研讨会上获悉,该区将在3年内,利用数字技术还原老县衙的原貌,让市民可以“走进”其中,一探古县衙的奥秘。

顺义古县衙地基遗址位于胜利街道龙府花园社区5号楼后的高台上。

高台比地面高出2米左右,四周贴满了青色墙砖。

走上高台,一块斑驳的长方形地砖映入眼帘,上面残留的柱坑仿佛诉说着它所经历的沧桑过往。

高台东西两侧各有一棵300多年树龄的大槐树,两树中间的石头地基上,还能清晰地看到曾经三间房的格局。

据考证,顺义老县衙起源于唐朝,明清时期,县衙东北隅建一佛阁,名大士阁,又称“高台仙阁”,为顺义八景之一。

为保护好老县衙历史遗址,更好地挖掘和发扬清正廉明的为官精神,去年7月,龙府花园社区居委会邀请该区美协副主席万宝江和社区作家林馨,一同搜集资料,绘制古县衙图。

经过各种走访,万宝江和林馨又查阅了顺义县志、历史古籍等文献,边查资料边画初稿,反复比对不同资料,希望更加精确地绘制出曾经的古县衙。

历经近半年的时间,五易其稿后,这幅长2.93米、宽1.05米的《顺义古县衙形胜图》最终绘制完成。

图中,可以看到县衙位于减河南岸、潮白河西岸,减河南北有一座草桥,县衙门是三进三院三间房,坐北朝南,东西各有一棵大槐树。沿着台阶下来,衙门的正南面是商贾街市,街上行人密集,一片繁荣。

今年,社区又请来专业咨询策划机构,将利用3年时间,运用3D、MR等先进技术,实现对古县衙及周边商业街的数字化还原,让游客能“走进”其中,开启沉浸式体验。

咨询策划机构负责人吴玥介绍说,明年古县衙遗址旁将完成3D数字显示屏的建设,市民在此可以抚今追昔。

同时,他们还将利用社区疏解整治出的闲置地下空间,建设地下展览馆,运用全息影像等先进技术,还原从石幢到古县衙门前繁华的商贾街市景象。

市民可置身其中,逛逛古代最繁华的步行街,再“走进”县衙参观游览。

通过现代数字技术,揭开古县衙的神秘面纱,复原顺义老县衙周边的繁华,展现老县衙当年的风采,为人们提供了解历史的机会,增强大家保护遗址的意识。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