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李婷婷說:“作爲一名特教人,在強大祖國的庇護下,我將牢記特殊教育的初心使命,嚴格秉持‘四有好老師’的標準,努力讓越來越多的殘障學生,實現人生夢想,過上幸福生活。李婷婷更加深刻地感受到:教育是愛的事業,教師對學生的愛就是把全部心靈和才智獻給孩子的真誠。

「教師節」濱州特教李婷婷:用音樂點亮盲童的多彩人生

看不見頭上天空的蔚藍/看不見身旁花朵的鮮豔/看不見爸爸斑白的鬢髮/看不見媽媽含淚的雙眼/我知道在我周圍/是一個大大的世界/我伸出渴望的雙手/摸到的卻總是/沒有星光的漆黑的夜晚……這首詩便是濱州市特殊教育學校盲學生的真實寫照。

十年前,李婷婷滿懷熱情成爲了一名特教音樂教師。面對這樣一羣身處黑暗世界的孩子,她不禁問自己:你音樂夢想的初心還能實現嗎?

「教師節」濱州特教李婷婷:用音樂點亮盲童的多彩人生

那是週一上午三年級的一節音樂課,一進教室,李婷婷就被兩個孩子深深吸引了:他們有着一模一樣的長相,皮膚、頭髮和眉毛都是雪白雪白的,甚至連眯着的眼睛也是白的——這是一對患有先天性白化病的雙胞胎兄弟。李婷婷很快發現,他們身上竟然有一股音樂的靈氣。於是便做出了一個大膽的決定:教他們彈古箏,用音樂來點燃他們的多彩夢想,這成了我初爲人師的堅定使命。

可接下來的困難,卻是李婷婷始料未及。由於他們視力的缺陷,幾乎全盲的他們只能憑觸覺和聽覺學習,李婷婷只能拿着他們的小手,通過觸摸我的手來感知正確的手型,通過觸碰琴絃來感知每個音的具體位置。一遍又一遍的示範,一節課的時間,直到腰木了、手痠了、嗓子啞了,他們纔剛能用不標準的手型,找到中音5、低音1到底在哪裏。

背譜對於他們來說是更大的難題。由於看不清樂譜,只能靠李婷婷一小節一小節地念給他們、唱給他們聽,直到他們能夠背下來。一個普通曲目,明眼孩子幾天就能完成,可他們卻要一個月甚至更長時間,還必須不斷練習和演奏才能記憶更深刻。由於他們內心的怯弱和自卑,加上一遍遍地高強度重複訓練,他們打起了退堂鼓,一起向我哭訴:“李老師,太難啦,我們真的學不會了。”

那一刻,李婷婷幾乎也要崩潰了。她又何嘗沒想過要放棄呢?多少個不眠之夜,多少次輾轉反側,多少次咬着被角在黑暗中偷偷哭泣.....可是,一想到兩個殘疾孩子的未來,一想起自己的從教初心,李婷婷又打起了十倍的精神。給他們摘下指甲套,一邊幫他們按摩手指,一邊給他們講海倫•凱勒和貝多芬的故事.

一個個身殘志堅、自強不息的感人故事,讓他們堅定了理想信念,使他們重新燃起了希望。他們互相拭去眼角的淚水,重新端坐到古箏旁邊……

蒼天不負有心人,大愛補天助夢圓!他們終於迎來了古箏之路的“春天”。2010年,兄弟倆一曲《瀏陽河》榮獲首屆中國殘疾兒童藝術節銅獎;2012年,一曲《戰颱風》榮獲首屆山東省校園學生才藝展示活動金獎、總決賽亞軍;2013年,榮獲全省殘疾人藝術展演一等獎,並代表山東省參加全國藝術匯演。

而他們的成績和精神,也鼓舞了更多視障孩子加入了學習古箏的行列。2015年,5名視障學生的古箏齊奏《豐收鑼鼓》獲山東省中小學生藝術展演二等獎;2016年,他們受邀參加了中央電視臺少兒春晚錄製並獲最佳節目獎。當他們捧着一個個獎盃來到李婷婷面前的時候,她不禁流下了激動、幸福、欣慰的淚水!李婷婷更加深刻地感受到:教育是愛的事業,教師對學生的愛就是把全部心靈和才智獻給孩子的真誠。

不忘初心,不只是響亮的口號,更要在做好每件小事、履行每項職責中見精神。在特殊學校裏,李婷婷用紮實學識在每名殘障孩子心中播下一棵夢想的種子,用仁愛之心守護生命長成期許的模樣。

「教師節」濱州特教李婷婷:用音樂點亮盲童的多彩人生

孩子們有的愛上了拉丁舞,在旋轉的舞步中化身展翅翱翔的雛鷹;有的成長爲游泳健兒,在全國、全省殘運會的泳池裏劈波斬浪;有的學會熟練操作電腦、手機,通過互聯網認識了大千世界;有的成爲中醫按摩技師,用雙手爲別人解除病痛,自主創業奔向小康。

李婷婷說:“作爲一名特教人,在強大祖國的庇護下,我將牢記特殊教育的初心使命,嚴格秉持‘四有好老師’的標準,努力讓越來越多的殘障學生,實現人生夢想,過上幸福生活! ”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記者 路皓玥 通訊員 宋美 韋良時

「教師節」濱州特教李婷婷:用音樂點亮盲童的多彩人生

AI小壹

我是齊魯晚報智能機器人小壹,歡迎向我爆料新聞線索哦~

爆料

找記者、求報道、求幫助,可以直接點擊上方“爆料”按鈕,齊魯晚報·齊魯壹點全省600多位記者在線等你來爆料!你提供線索,我們來曝光!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