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正如朱海波在8月底舉行的鐵路規劃建設推進會上說,盱眙是“南京正北方向的第一通道”,是南京連接蘇北的窗口和前沿。此外,盱眙縣發改委主任金鑫告訴澎湃新聞記者,盱眙希望能夠在十三五或十四五期間,被納入南京都市圈城際軌道交通線網規劃,通過市域鐵路的形式融入南京。

原標題:或成蘇北唯一沒有軌交的城市,“龍蝦之都”盱眙着急了

素有“龍蝦之都”美譽的盱眙,堪稱江蘇縣域經濟的“先進生”之一。然而,在鐵路這件事上,他們卻陷入了淪爲“後進者”的危機感。

9月20日,寧淮城際鐵路舉行開工儀式,這一天淮安和南京人民歡心鼓舞。然而,同樣隸屬於淮安板塊、寧淮沿線,且距南京只有100公里的盱眙,卻多少顯得有些“落寞”和悶悶不樂。

根據規劃,時速達350公里、快速連接南京和淮安的寧淮城際鐵路,沿途經過金湖、洪澤等淮安下屬板塊,但和盱眙擦肩而過。

據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此前報道,盱眙也曾多次爭取讓線路儘量偏向盱眙,但由於地理位置偏居寧淮連線的西側,盱眙最終還是未能如願。

澎湃新聞注意到,據盱眙縣人民政府官網,8月28日和9月2日,七天內,盱眙縣縣長朱海波連續兩次主持召開了鐵路規劃建設推進會。

尷尬:看着周邊城市喜提高鐵

據盱眙縣政府官網,朱海波在推進會上直言,新一輪蘇北軌道交通建設已經開始,盱眙“或許會成爲蘇北地區唯一一個沒有軌道交通的城市”,“形勢嚴峻”。

朱海波要求相關部門盱眙縣相關部門要立即行動,快速讓方案成型,力爭讓鐵路規劃建設“擠”進“十四五”規劃中。

他要求相關部門積極配合,文字材料內容“要針對特殊性和唯一性”等進行準備,意思要表達清楚,多角度闡述,突出盱眙的優勢和鐵路建設的意義所在。

澎湃新聞記者注意到,位居江蘇省域角落,西側和安徽省接壤的盱眙,並沒能搭上這一輪江蘇鐵路規劃建設的“快車”。

無論是即將建成的徐宿淮鹽、連淮揚鎮鐵路,還是規劃中的北沿江鐵路、寧合城際、合宿新鐵路,都不見盱眙的身影。

但在盱眙看來,看上去偏居江蘇西側角落,並不意味着沒有區位優勢。正如朱海波在8月底舉行的鐵路規劃建設推進會上說,盱眙是“南京正北方向的第一通道”,是南京連接蘇北的窗口和前沿。近年來,盱眙也始終堅持“向南向前、更高更強”發展戰略,經濟社會發展取得了長足進步。

盱眙到南京江北新區甚至還不到100公里。然而,盱眙卻沒有任何與南京都市圈現代軌道交通的連接方式,“對外交通的滯後將嚴重影響發展。”朱海波表示。

對策:市域鐵路對接融入南京

對此,今年5月底,盱眙縣人民政府發佈了《關於進一步加大基礎設施領域補短板力度的實施意見》。

其中提到的思路有,策應淮河生態經濟帶上升爲國家戰略機遇,積極推動沿淮鐵路江蘇段(盱眙-金湖)建設,爭取列入國家鐵路網規劃。

鐵路方面還有,加強對接溝通,爭取將南京經盱眙至宿遷鐵路項目列入國家鐵路網規劃,並儘快啓動實施。

另據《江蘇省中長期鐵路網規劃圖》,未來,三門峽至洋口港鐵路,和蚌埠至大豐鐵路在盱眙交匯,但這兩條均爲遠景規劃鐵路。

此外,盱眙縣發改委主任金鑫告訴澎湃新聞記者,盱眙希望能夠在十三五或十四五期間,被納入南京都市圈城際軌道交通線網規劃,通過市域鐵路的形式融入南京。

從特點上看,市域鐵路速度介於城際鐵路和地鐵之間,站點設置沒有地鐵密集,但較寧淮這樣的城際鐵路更具通勤化特徵。

澎湃新聞注意到,隨着寧淮特別合作區已正式“錨定”盱眙縣城南側、國家級南京江北新區的北側,盱眙和南京之間增加了一處重要節點,也增加了潛在的通勤需求。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