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隆平湖南衡阳衡东县洣河桥村查看“第三代杂交水稻”制种情况

衡东融媒体中心9月17日讯(融媒体记者 陈康 刘炳南)9月17日,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轻车简从来到湖南衡阳衡东县洣河桥村陶氏种植专业合作社试验田,查看“第三代杂交水稻”制种情况。

袁隆平湖南衡阳衡东县洣河桥村查看“第三代杂交水稻”制种情况

据了解,“第三代杂交水稻”试验田在湖南只有20亩, 衡东县洣河桥村五组就有12亩,实验田的种子由袁隆平院士亲手赠与,整片试验田承担着“第三代杂交水稻”的部分制种任务,在得知12亩试验田正处于对花时期,且花期比较相遇(近),袁院士专程从长沙赶来查看。

袁隆平的学生陈秋香是地地道道的衡东人,19岁起跟随袁院士走南闯北,45年间积累了丰富的种植经验,退休后,袁院士特意聘请他为技术顾问,发挥余热。在试验田里,陈秋香告诉记者,由于母本是粳稻,开花比较迟、父本偏籼,开花较早,这种花期相遇、花时不遇会导致制种产量相对低于预期。

陈秋香说,下一步,袁院士的科研团队,将研究、解决这个制种难关,突破这个制种高产。

袁隆平湖南衡阳衡东县洣河桥村查看“第三代杂交水稻”制种情况

袁隆平指出,第三代杂交水稻是以遗传工程不育系为遗传工具的两系法杂交稻,克服了三系杂交稻配组难度大和两系杂交稻育性不稳定的弱点,双季晚稻亩产预计超1000公斤,将成为我国杂交水稻育种技术的发展方向。

陈秋香告诉记者,这里的12亩地是第三期杂交稻制种,将用于双季晚稻种植,突破1000公斤大关。

袁隆平的到来,对当地种植户是一个极大的鼓舞,对于“第三代杂交水稻”的发展前景,他们十分看好。

陶氏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陶余丽告诉记者,她们十分感谢袁院士和他的团队,对农民所做的重大贡献。希望他们为超级水稻研发更好地产品,为农民的增收和粮食储备提供更多更好的助力,第三代超级水稻在这里的试验田,已经初步试验成功,很感谢袁院士能够亲临指导。

副县长谭志兴陪同。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