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教师们来说,职称一直都是一个困扰许久的令人头疼的问题,虽然更高的职称意味着更高的工资和更好的福利待遇,但想要评职称不仅要准备各种各样的材料,而且还要等名额,有时候几年甚至十几年都在为一个职称名额发愁。不过,近年来山东省针对职称开始进行深化改革,在证明材料以及职称评定条件等多个方面进行了简化,使得评职称越来越简单。

更让人兴奋的是,近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教育部印发《关于深化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职称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部署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职称制度改革工作。

中等职业学校是我国教育体系中重要的一环,主要针对初中毕业生和具有初中同等学力的人,学制为三年。在中职中任教的教师,自然也是我国教师体系的一环,不过,因为鲜有人关注,中职教师的职称评定要比其他如小学、高中等更加困难。因此针对中职教师的职称评定改革刻不容缓。

在印发的《意见》中指出,将在多个方面健全制度体系,来建立统一的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职称制度,对文化课、专业课教师和实习指导教师进行分类评价;两类教师均设置到正高级职称,畅通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职业发展通道。要完善评价标准。把师德放在评价的首位,强化师德考评,实行师德问题“一票否决”;分类制定各类教师评价标准,充分体现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职业特点,破除“四唯”倾向,注重对行业企业实践经历的考察,突出评价教育教学工作实绩、实践教学和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实绩和教学改革实绩;进一步向优秀人才倾斜,制定完善相应破格评审条件。

要创新评价机制。完善以同行专家评审为基础的业内评价机制,加强评委会组织管理,注重遴选高水平的职业教育教学专家、一线教师、行业企业技术专家和高技能人才担任评委;积极培育中等职业学校自主评审能力,科学界定、合理下放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职称评审权限。

简单来说,就是中职教师们职称最高可到正高级;文化课、专业课及实习指导教师实行分类评价;师德是职称评定的最重要标准,师德不过关可一票否决。

可以说本次的职称改革,让中职教师们感受到了希望,未来的职称评定也将会容易许多。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