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11月27日電 據臺灣“中央社”報道,臺灣家扶基金會27日公佈弱勢家庭健康醫療調查,近3成家中至少有2人生病,13%的孩子需負責照顧生病家人,23%家庭的工作收入難以負擔醫療費用。

臺灣兒童暨家庭扶助基金會27日舉行寒冬送暖募款記者會,公佈弱勢家庭健康醫療調查報告,並邀請受扶助的家庭現身說法。

臺灣家扶基金會27日舉行寒冬送暖募款記者會,號召社會大衆捐款幫助弱勢家庭。(臺灣“中央社”/記者許秩維 攝)

根據家扶基金會數據顯示,2017年受扶助的2.8萬戶家庭中,約3成(8474戶)有疾病困擾。家扶基金會2018年8月至9月針對這些有疾病困擾的家庭,進行弱勢家庭健康調查,有效樣本數1264份,在95%信心水平下,正負誤差值爲3個百分點。

調查顯示,受訪的1264戶家庭中,共有1626個生病人口,其中62.5%是單親與隔代教養家庭,29.8%家庭有2人以上的生病人口,在弱勢家庭中負責照顧生病家人的以父母居多(71.1%),但也有13%的受扶助的孩子得負責照顧生病家人,23.8%家庭的工作收入難以負擔醫療費用。

調查指出,當家人遭遇疾病問題時,86.8%家庭覺得經濟壓力大,70.3%覺得心理壓力增加,58.9%覺得會造成就業不易;47.4%認爲人手分工不能夠讓家人獲得妥善照顧,59.4%的家庭成員得同時做多份工作,來支付家庭的醫療支出。

就讀初二的小和(化名)是新住民子女,原本是家中經濟支柱的爸爸突然中風導致癱瘓,又因呼吸衰竭進行氣切手術,現在只能長期臥牀。小和的媽媽今年6月也突然病倒,一度住進加護病房,由小和扛起照顧家人以及跟醫護溝通的重任。

6歲的小健(化名)由外公獨自扶養,但外公患有糖尿病,因併發症導致右眼失明、左眼視力不良,每週還得到醫院洗腎3天,原本靠養雞爲生的外公,因身體惡化而無法工作,只能靠補助。

小健的外公表示,生病導致身體狀況大不如前,因此無法開伙,只能購買簡單的外食給小健喫,但因爲視力問題,無法確認小健喫飯和學習的狀況,小健明年將升入小學,他擔心小健得走好幾公里的路去上學,功課也沒有人能協助。

家扶基金會執行長何素秋表示,疾病問題造成弱勢家庭雪上加霜,貧窮狀況也加劇,除了要承受很大壓力,也影響就業,更難以兼顧孩子的照顧和教育議題,因此家扶基金會推動“無窮世代”計劃,從就業、照顧、經濟等面向着手,希望社會大衆共同響應捐款,助弱勢家庭脫離醫療“貧”頸。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