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個星期,喻渭蛟站在竣工的新總部辦公大樓前,領着員工高呼“承諾必達”。

這位即將年滿53歲的圓通速遞(下稱“圓通”)董事長又創造了一項成就,主打高端市場的“承諾達”讓圓通成了國內上市快遞公司中唯一採取“雙品牌”的快遞公司。在此之前,喻渭蛟還是這個圈子裏僅有的,同時擁有2家上市公司控制人頭銜的老闆。

在喻渭蛟和這類成就之間,似乎存有某種特殊緣分。從很多年前開始,他樂此不疲地逐獵着各種第一。當年與淘寶的率先合作成了這種姻緣的開始,接着便實現快遞24×7無休”,之後是對IBM系統的大膽引入,在2016年10月,圓通火速借殼上市,搶了本來屬於申通“快遞第一股”的頭銜。然後是“桐廬幫”的飛機大王、收購香港貨代公司先達國際,再到最近的雙品牌戰略。

和他之前那些令外界議論紛紛的決策一樣,“承諾達”的出現也引發了業界熱議。快遞專家趙小敏認可喻渭蛟頗有遠見的,建造機場併購買飛機的行爲。但他認爲,當務之急是穩住基本盤,提升加盟網絡的網點競爭力。“僅就電商快遞來說,目前圓通速遞要不低於行業前兩名。之後才能考慮怎麼做大高端網絡甚至上市的問題。”

還有一些業內人士表達了對“承諾達”與“圓通速遞”有可能不兼容的擔憂。儘管圓通在對掌鏈的官方回覆中,表示將通過代派、聯建方式促進兩者協同發展。但這並沒有打消另一位匿名專家的疑慮,“那些已經被價格戰破壞掉土壤的市場,是否能滿足承諾達的生長?誰來保證加盟商不會給同城的直營業務(承諾達爲官方直營)設置障礙?”他對官方解釋的客戶需求升級的思路有不同看法,“如果這些客戶需求升級,轉而投向承諾達,那是不是等於從加盟商手裏賺錢?”

圍繞這些爭議的討論還將繼續。這麼多年來,喻渭蛟早已習慣類似聲音。2年前,他在《波士堂》上錄了一期節目。當時的圓通如日中天,擁有加盟快遞公司中最大的市場份額。儘管如此,外界還是對圓通持懷疑態度,比如爲何圓通在2015年的市場份額高出中通0.4%,利潤率卻只有後者的25%(約)。

這當然與喻渭蛟對國際化的癡迷有關,據他自己說,早年參觀FedEx後的震撼讓其下決心打造圓通的未來。他如願成了“桐廬幫”的飛機大王,但那些遠期投資在某種程度上造成了圓通現金流的喫緊,令其資產收益率變得難看。最終反應爲資本市場上股價的不斷下跌。

當時的節目嘉賓,起點創投合夥人查立對圓通這種花錢買了7架飛機(實際是15架),模仿FedEx的策略不以爲然。“我覺得你還在追隨它,他有300架飛機,我要做到500架。今天的你應該用超越FedEx的思路去做,而不是追隨。”查立說。

這樣的聲音顯然沒法用一句“沒有飛機的快遞公司不是真正的快遞公司”就能蓋住。在2015年,喻渭蛟大手筆投向飛機的背後,是圓通能否用單票2毛錢的利潤養活公司的疑問。甚至在喻渭蛟信誓旦旦地喊出敢於降價之後,這種外界質疑再次加重。

過去多年間,喻渭蛟成了快遞價格戰中的關鍵詞,甚至始作俑者。圓通從價格戰中壯大,也因價格戰受損。2005年,喻渭蛟和馬雲的合作揭開了序幕,他把圓通的區域價格降至8元,不足市場價的50%。這讓地盤很小的圓通,有了跟順豐申通掰手腕的資本。

不過2015年之後,這種依靠價格的戰法開始走向另一個方向。今天的桐廬幫新貴中通,在2015年的單件利潤就是圓通的2倍。不僅如此,中通和韻達都接連在業務量上超過圓通(截至2018年H1數據)。

當然,將價格戰歸咎於喻渭蛟並不公平。2005年,馬雲的淘寶誕生纔不過1年半,最初只是個需要員工們互相倒賣商品“刷量”的小交易網站。放棄穩定盈利,轉向與淘寶合作,證明了喻渭蛟的非凡魄力和遠見。何況,馬雲當時提出的合作條件正是低價。

後來有人再問喻渭蛟“馬雲的電商佔圓通業務量多少”這個問題時,後者需要提醒一下,電商與快遞的關係是相互依存,而非一方對另一方的控制。看得出來,他對圓通替阿里巴巴打工的評價很不服氣。

同樣的,喻渭蛟也致力於打造“百年企業”,至少在他看來,有資格與馬雲平起平坐。於是乎,這種想法也遭到了低估。“我承認喻渭蛟很有想法和魄力,但他的想法和魄力裏缺少智慧。”這是某同行的高管聽了記者轉述喻渭蛟原話後的評價。

那期《波士堂》節目裏,查立一直在對喻渭蛟的回答提出不同看法。當喻渭蛟表示中國快遞已經在數量上做到世界第一,查立說數量沒有意義;當喻渭蛟說我們性價比最高、24小時無休後,查立問同質化嚴重怎麼辦。總之對話並沒有取得預期效果,喻渭蛟說“差異化到最後比的就是魄力”。他甚至放了句狠話,“在中國懂快遞的人很多,但在專業經營層面懂的,我沒看到幾個。”

喻渭蛟大部分時間裏能證明自己是對的,但有些時候他沒法證明別人是錯的,而且這種證僞週期正在隨着商業競爭複雜化而拉長。在過去,他可以力排衆議下達某項指令,他的確這麼做過,無論是與淘寶合作,還是引進IBM系統,都在日後證明了喻渭蛟有能力完成從0到1。但現在,隨着快遞業頭部選手的上市、走向規範化,完成1到10的需要另一種邏輯,很多決策離不開更多專業大腦的幫助。在喻渭蛟身邊,這樣的人不能說沒有,但依然停留在執行者層面。

“我這麼多年的經驗是,企業越大,內耗越大。一定要講民主集中制,我對我的高管和全網說過一句話,執行決定你的位置,效率決定你的前途。他們把專業的知識用出來,整個方向和執行必須按照一條主線。”喻渭蛟表示。

“這種做法在過去能收到奇效。但現在,只能說時代變了。”曾直接向喻渭蛟彙報工作的盧俊告訴記者,在2009年喻渭蛟決定引進IBM系統後,發生了很多高管們沒有預料到的事情。比如說喻渭蛟在工作上不再需要自己人過多插手,而是變成了IBM諮詢團隊直接向喻渭蛟彙報。“好多人的提議傳達不到老闆耳裏,慢慢就被邊緣化了。我知道不少人都在那個時候選擇離開(圓通)。”

IBM開發的系統(即後來的金剛系統)在一開始出現了嚴重的水土不服。後來投身末端100米配送創業的盛勤當年曾跑遍整個華東分撥中心,得出一個結論:國外系統與國內實際業務並不相符。“他們把UPS、FedEx、DHL這種標準化的東西直接拷貝到中國民營快遞企業裏,致系統運行的非常不順暢,我們的硬件就跟着背鍋了。”盛勤說。

“決策者敢想敢幹是好事。但你不能說今天朝某個方向衝,所有人立馬就能反應過來,更何況還有那麼多加盟商。”負責圓通營運業務的章澤向記者回憶了當時快速推廣IBM系統的負面影響。“系統根本不兼容,有些快遞統計不到,很多環節都出現了包裹的流轉不暢,結果損失都得加盟商自己掏。這個就很不合理嘛。”有一段時間,章澤需要組織對加盟商罰款的統計工作,那些巨大的數字讓他感到難過。“本來這些都可以避免的,只要慢下來,聽一聽下面的聲音。”

當下面的聲音積攢到一定程度,爆發效果是難以估量的。2017年年初,因爲圓通網點相繼出現的爆倉新聞,甚至讓圓通陷入“被倒閉”的尷尬境地。“沒有外界想的那麼多,但也沒有外界想的那麼少。”章澤說,“外界可能不清楚,實際上就是對加盟商罰款太重,已經到了開工比不開工還要賠錢的地步了。”

當時執掌圓通速遞網絡的是邵斌坤。“公司內部都說他和張樹洪有親戚關係,最早就是張樹洪把邵斌坤介紹到喻渭蛟那當祕書(總裁助理)的。”據章澤透露,張樹洪是圓通的家族系成員,確切來說是喻渭蛟夫人張小娟的親戚。功勳老將楊新偉以調養身體之名退居二線後,邵斌坤接管了國內網絡。“邵的風格是激進,他讓全網的業務量、懲罰力度都提高了一個臺階。有人受不了了。而且邵在位期間,還有人舉報他的政策不一視同仁,偏袒加盟商親戚。”

網點風波過後,邵斌坤被撤掉,倒確實符合喻渭蛟“效率決定前途”的定位。盧俊也回憶,當年喻渭蛟在處理用人問題上就是“誰行誰上,不行就下”的風格。問題在於,這樣的評價標準是否過於單一?最近兩年裏,圓通管理層頻繁變更,僅國內網絡業務而言,3年不到換了4次帥,目前由原天地華宇總裁鄧小波負責。

“頻繁地換管理班子,對業務執行來說干擾。每個人的風格和思路都不一樣。”盧俊說,“當然這不是最關鍵的。從很早之前,喻總就沒有放權的習慣。你可以去觀察,無論是空降高管,還是內部提拔的,所有人大事小事都得向喻渭蛟彙報。”

2016年底,負責中外運空運業務的副總經理郝文寧空降至圓通,任副總裁一職,全面負責國際業務。但他在圓通的職業生涯只維持了1年時間。一位圓通海外事業部的離職員工告訴記者,該位置幾乎是1年換1個人,每個人都得不到充分授權。最誇張的是,郝文寧在職期間,對海外網點購置桌子的錢都需要上報審批。使得海外工作進度難以展開。

章澤對郝文寧有點兒印象,後者剛來圓通時做過一次戰略規劃,但也僅限於此。章澤後來就再也沒聽到郝文寧在內部的聲音。“安排你做一件事,卻又不給你充分自由。最後沒做成,究竟算誰的?”章澤問記者。記者聯繫到郝文寧,向其求證上述說法,但未得到任何回覆。

“當年引入IBM系統後,喻總沒有采納內部高管的意見。但實際上,也沒太多采納IBM的意見,他有自己的想法,IBM的人也是執行者。”盧俊回憶,“喻總這個人有些地方很開放,但有些地方完全屬於他自己。”

曾在官方機構任職,並有過UPS、通用汽車工作經歷的相峯,加入圓通擔任CEO後,被內部員工視爲外交官。“他現在出去參會,很多都是行業大會,圓通需要一張名片,和政府保持良好聯繫。”章澤說,“我聽過一個說法,老闆的親戚下屬反映工作,都是越過相峯直接找老闆。相峯後來也看開了,他找到了自己的位置。”

不過這些並不能說明喻渭蛟是任人唯親的經營者。他有自己的考慮,只是別人不知道。從他口中“中國懂快遞的沒幾個”的話,大概能想象出他的態度,他未必把圓通當成了一人企業,只是他不相信除自己之外,真的有人能帶領圓通走向那個未來,那個由喻渭蛟制訂的未來。

“我的看法是,喻總不得不一個人承擔。”章澤說,“如果他不選擇任人唯親,那他也很難任用外人。你可以說他在平衡兩方勢力,也可以說他誰都不相信。沒人知道。”

不管喻渭蛟承認與否,他肯定需要幫手。圓通承諾達起網,當年把A網帶至行業第一市佔率的功勳老將楊新偉重新出馬,執掌承諾達。鄧小波移任A網,本來他是快運業務的不二人選,但是在之前試圖收購天地華宇失敗後,這一業務現在歸於沉寂。有內部員工說,圓通快運是名存實亡狀態。外部的看法則不一樣,“快運業務圓通是不可能放棄的。”趙小敏判斷。

“需要注意的是,圓通收購先達國際並更名之後,沒有任何實質性進展。資產優化,二者間能否發揮1+1>2效果是官方需要提上議程的。”趙小敏說。目前,圓通國際業務由圓通老人李顯俊負責,但截至發稿,根據一名海外員工的透露,這項業務起色依然不大。

從很多年前,喻渭蛟就堅信自己正在踏上一條無人之路,FedEx、UPS是這條路上的大山。“之前可以跟申通學,可以跟順豐學,但是今天我沒有人可以學了,我今天在走一條中國快遞的特色之路,我在走一條引領中國快遞的路。”喻渭蛟的魄力幫他取得了今天的成就,但想要實現更高成就,他需要捨去某些執念和驕傲。

只是,這對一個即將年滿53歲的成功者來說真的很有挑戰。在圓通風生水起的那幾年,他可以不在乎外界的聲音,可以把那些短期傷痛當做成功路上必不可少的輔料。但在圓通跌出“桐廬幫”前兩名、風雲變幻的今天,他還能無動於衷嗎?還是說他已經意識到事情正在起變化。

“如果讓大家都看懂了,我就不是喻渭蛟。如果大家都看懂了,馬雲還是馬雲嗎?只有你們不懂,纔有我的機會。”當喻渭蛟說出這話的時候,或許他的內心還是孤獨的。(應受訪者要求,文中盧俊、章澤爲化名)

(掌鏈傳媒記者 劉宇豪)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