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成式設計(Generative Design)是根據一些起始參數通過迭代並調整來找到一個(優化)模型。拓撲優化(Topology Optimization)是對給定的模型進行分析,常見的是根據邊界條件進行有限元分析,然後對模型變形或刪減來進行優化。

設計和製造一體化,自動化的承諾始於創成式設計

很多人以爲創成式設計是拓撲優化或程序建模的一個分支。但實際上,創成式設計是是一個人工智能驅動的流程,利用雲來通過探索成千上萬的建模可能性來推動創新設計,而不是簡單地從原來的設計方案中探索如何減少材料。

不過之前的創成式設計通常並不考慮加工的限制,雖然3D打印在製造複雜的設計方面有着先天的優勢,但是很多設計結果還需要CNC數控加工來實現更高的精度與表面質量,這使得設計與可製造性之間仍然缺乏一定程度的銜接,而Fusion 360 創成式設計2.5軸版本,從設計端銜接3D打印與機加工正在打通設計與製造銜接的最後一公里:3D打印技術與傳統制造技術的設計折衷。爲3D打印技術特點而重新設計創成式設計-着陸器。來源:歐特克人工設計與創成式設計。來源:歐特克

設計和製造一體化,自動化的承諾始於創成式設計

通過Autodesk Fusion 360提供的創成式設計功能,設計和可製造性都是內置的。增材製造和3軸以及5軸銑削加工之間具有各自的特點,這些特點使得這兩者之間似乎隔了難以逾越的“鴻溝”,而歐特克關於創成式設計的2.5軸版本使得任何擁有數控銑牀的人都可以隨意使用這種“折衷”的設計來進行加工。

設計和製造一體化,自動化的承諾始於創成式設計

軟件公司Autodesk-歐特克和美國宇航局(NASA)噴氣推進實驗室的工程師們設計的星際着陸器,重量大大小於美國宇航局送往其它行星和衛星的大多數着陸器。是通過金屬3D打印,鑄造和銑削相結合製造的一個很酷的創成式設計項目的一個例子。

設計和製造一體化,自動化的承諾始於創成式設計

通過歐特克的創成式設計軟件,這個設計方法運用的是大自然的進化結果的防生學計算公式。設計師和工程師們只需要將設計目標、材料、製造材料和成本限制等數據輸入到設計軟件中,設計軟件就能夠快速生成多種設計結果作爲選項。

的確,迄今爲止許多創成式設計的實例看起來都是錯綜複雜的,這種複雜往往讓製造商望而生畏,認爲是看似無法實現的設計。但好消息是,創成式設計的適用範圍正在擴大,包括支持傳統制造工藝。

例如輪椅的金屬支撐零部件,源自相同的創成式設計輸出。每個零部件具有相同的功能和性能要求,相同的材料,相同的粗糙形式,唯一的區別是製造過程不同。

設計和製造一體化,自動化的承諾始於創成式設計

圖片顯示了人工設計的零件以及在2.5軸和3軸CNC機牀上銑削的兩種創成式設計。

創成式設計不僅在釋放3D打印的潛力,也在提升數控機牀的自動化效率。自動化是體現在方方面面的,不僅僅是建模過程的自動化,包括加工過程的自動優化,閉環反饋,都使得從3D打印到數控加工,更具備數字化特徵。

數控機牀通常使用G代碼來描述機牀的加工信息,如 走刀軌跡、座標的選擇、冷卻液的開啓等。在這方面,歐特克的Autodesk PowerMill Additive將CAM編程自動化。

當CNC機牀切削金屬時,控制器“知道”主軸上的壓力及其最大加工效率。如果操作過程中主軸處於其最大負載條件的50%以下 – 這意味着它具有50%的潛能沒有被充分利用。

通過與機器控制器的網絡連接,可以“監聽”控制器,並實時更新在設計軟件中自動生成的加工策略。例如,當意識到主軸負載能力爲50%,則可以提高進給速率,使刀具更快地切割材料或加大進給使得切割更深,以去除更多材料,從而獲得更高的運營效率。

設計和製造的融合是產品製造的必然!創成式設計,自動編程和閉環反饋,使得數控機牀加工具備了更明顯的自動化特徵。而在3D科學谷看來,對於製造商而言,最好的還未到來。很快,產品設計師,機械工程師和製造工程師之間的孤島將被打破,而增材與減材將被進一步融合。​​​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