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託於互聯網技術,P2P網貸行業在得到迅速發展的同時也遭遇網絡安全威脅。自2013年P2P行業日益火爆以來,P2P平臺便屢屢遭遇黑客攻擊。技術與風控已經成爲衡量平臺實力和安全性的重要指標。近日,安徽省供銷社旗下互聯網金融平臺——德衆金融自主研發的投標交易系統V1.0軟件產品,通過安徽省軟件測評中心(ASTC)登記測試。據悉,早在年初,該軟件就獲得了由國家版權局頒發的“國家計算機軟件著作權登記證書”。

德衆金融投標交易系統通過省軟件測評中心登記測試

什麼是軟件產品登記測試?

所謂軟件產品登記測試,是指爲了幫助各軟件企業進行軟件產品登記而專門設立的一種測試種類,其主要目的就是爲了驗證軟件產品的基本功能是否實現,能否正常運行等。然後通過出具專業規範的測試報告,讓企業用於軟件產品登記等事務的辦理和申報。

誰有資質出具登記測試報告?

需要注意的是,不是每個測試機構都可以出具軟件產品登記測試報告,或者說不是每一家出的報告都是有效力的,能被專業業界和政府認可的。首先,擁有該類資質的檢測機構都是經過當地政府相關主管部門批覈並通告的,一般來說是經信委負責相關檢測機構的認證。另外,能夠出具該類資質的檢測機構都是通過了中國合格評定國家認可委員會對應行業類別的檢測認證的,也就是簡稱的CNAS資質。

據瞭解,此次爲德衆金融進行軟件登記測試的機構——安徽省軟件評測中心是經安徽省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批准成立,安徽省軟件行業協會和安徽省計算機軟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聯合承辦的,獨立的軟件評測機構;也是安徽省唯一一家專業的軟件測試機構。2014年,該機構順利通過了中國合格評定國家認可委員會(CNAS)的正式認可。

德衆金融軟件測試結果如何?

德衆金融自成立以來就一直非常注重技術安全建設。平臺組建了專業的技術團隊,進行自主開發設計,並通過了安全聯盟行業驗證、諾頓安全認證等多項安全認證。今年以來,平臺技術團隊自主開發的德衆金融投標交易系統V1.0、債權轉讓系統V1.0、項目發佈系統V1.0等軟件產品,相繼通過中國版權保護中心的監督審覈,獲得“國家計算機軟件著作權登記證書”。

爲了進一步測試平臺系統功能,不斷提升技術安全,今年9月份德衆金融向安徽省軟件評測中心提出測試申請。9月29日-10月14日,安徽軟件測評中心根據GB/T 2500.51—2010/ISO/IEC/25051:2006軟件工程 軟件產品質量要求和評價(SQuaRE)商業現貨(COTS)軟件產品的質量要求和測試細則,對德衆金融投標交易系統V1.0軟件產品進行了登記測試並出具報告。報告表明,該軟件滿足軟件產品登記測試項的要求。

此次通過權威測評機構的登記測試,讓德衆金融平臺的技術實力再次得到認證。據瞭解,平臺正在進一步擴充技術團隊,增強技術力量,爲平臺穩健發展保駕護航。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