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個有實業情結的人。既然自己來當董事長,就一定會全力以赴把企業搞好,把紅宇新材做成上市公司紓困的一個標杆案例"。

"股價暴漲暴跌都不正常,多少人高興就會有多少人痛苦,我要的是平穩發展。""我對投資者真正的負責任,是把企業真正辦好,把上市公司真正搞活!"

財聯社(長沙,記者 李擁軍)訊,2020年1月,長沙乍暖還寒。面對財聯社記者的專訪,盧建之的上述表示多少有些意外。

自從當年懸崖邊上"救回"萬福生科並轉賣聯想一戰成名,盧建之即留下"資本大鱷"印記。低調潛行,盧建之鮮少見之於媒體,但不妨礙外界定調其"長於資本運作少見實業經營"。

2019年初,盧建之再度扮演"白衣騎士",接盤大股東深陷債務危機的紅宇新材(300345.SZ)並出任董事長。坊間即預言此舉系"萬福生科2.0版"。

與此同時,紅宇新材股價也從盧建之去年3月接手時的4元左右一路推高至11月的13元。

但在去年11月20日,紅宇新材宣佈將收購名不見經傳的手機軟硬件設計服務提供商鉑睿智恆後,市場頗感不適。"太不盧建之了"的後果是股價連續六個跌停。

是盧建之變了還是市場本來就誤會了他?或許沒有人比盧建之本人更適合回答這個問題。

2019年3月初,財聯社記者即發短信向盧建之約專訪,10個月後,終得成行。

沒有采訪提綱,亦無事先框定話題。2020年1月初,財聯社記者在盧建之的辦公室對其進行了一個半小時的獨家專訪,盧說這是自己近年來頭一次和媒體面對面。

辦公室坐定,盧建之即說自己也做過記者,"我在部隊時候就從事過宣傳工作,轉業後去湖南日報社做記者,不過只幹了幾個月就下海了"。

"同樣一樁事,新聞報道出來可以有多個角度",盧說幹新聞工作給自己的收穫是會更習慣從多個角度來看問題。採訪亦由"角度"這個話題展開(以下"財"表示財聯社記者,"盧"表示盧建之)。

"我是有實業情結的"

財聯社:操盤萬福生科之後,外界對你的印象,是"資本掮客"、"資本大鱷",你怎麼看?

盧:我是有實業情結的。媒體總寫我是"大鱷",所以我很少見媒體。當初接手萬福生科,最開始我是想把自己的農業資產裝進來,當時我有一塊非常優質的有機農業資產。但受限於政策,無法啓動。最後,與聯想集團在萬福生科事宜達成了一致。

桃源縣多了一家世界五百強企業,政府獲得了稅收,幾萬投資者的權益也得到了保護。現在來看,應該說萬福生科是一個多贏的結果。

所以去年收購紅宇新材,我一到寧鄉(紅宇新材註冊地是湖南省長沙市下轄的寧鄉市),政府也好,企業也好,大家都歡迎我,也都支持我。

財聯社:收購紅宇新材後,你的做法似乎不一樣,是選擇要自己做實業?收購鉑睿智恆方案出來後,股價掉得很厲害。急不急?

盧:二級市場有一個概念,好像我一來,就是要把股價馬上炒起來拉高出貨。(紅宇新材)股價一窩蜂的往上衝。但是我也沒辦法,一句話也不能說。

後來(復牌後),發現我是真的要自己做實業,股價回落,幾個跌停。我其實很淡定,我不搞忽悠,都是如實披露。

中介機構包括券商、律所和會計所都非常慎重,將資產方從頭到尾分析一遍,包括對客戶的走訪,覈查非常仔細。資產方几個股東的個人賬戶,幾年的流水都查了一遍,看看有沒有利益關聯的問題。

有些成本,比如有的股東有幾個公司,在其他公司發工資,都調整過來。中介面臨的壓力非常大,怕出現失誤被處分。

我跟中介反覆講,都得是真的,一點水分都不要有。這次收購的預案,我在辦公室跟券商、律師、評估師和會計師碰了幾天,一項項過。不搞忽悠,不玩概念,做實業就老老實實做實業。

往5G方向發展

財聯社:鉑睿智恆這個公司,名不見經傳。你是怎麼決定要收購的?

盧:收了紅宇新材以後,往5G這個方向走我是想好了的。繼續做紅宇新材原來的耐磨材料,我也不是不可以。但那個行業受上下游的影響比較多,做起來還是慢了,市場空間也小了些。

我在信息產業有一些很資深的專家朋友,我對這個關注也有比較長的時間(盧在朋友圈裏專門推薦過一本書《5G時代:生活方式和商業模式的大變革》)。

當然,5G產業很大,我不可能全面撒網,我會着重關注5G應用場景,會在這裏面搞一段來做。

財聯社:但是鉑睿智恆體量不大,外界質疑也比較多。

盧:先回答怎麼會收購鉑睿智恆。成爲紅宇新材實際控制人之後,剛好有人推薦了陳凱峯和鉑睿智恆這個團隊。雙方接觸下來,發現互補性很好,越聊越覺得合適。

鉑睿智恆專門針對中低端手機提供軟硬件設計服務。大的品牌,像蘋果、華爲、小米都是有自己的設計系統。

但是也有很多小的品牌,像做農村市場、老人機市場、學生和非洲等海外市場的。這些品牌自己是無力進行系統設計的,一年幾千萬的維護費用也支撐不起。但他們又需要這塊服務。鉑睿智恆就給他們提供這個服務。

這是一個水面下的生意,平時不顯山不露水,但中國這麼大,這個生意其實也是很大的。你看原來電商只有阿里京東,出來一個拼多多,突然發現二三四五線的電商市場原來這麼大。

鉑睿智恆跟拼多多某個意義上是一個道理。手機的應用分發上,如果說騰訊、華爲是麥德龍是沃爾瑪,但在中國的也還有很多遍佈城鄉的小超市,日子也過得不錯。

鉑睿智恆做4G很多年,有成熟團隊,往5G發展是順理成章的事。我搞5G,需要一個利潤點支撐,需要現金流。

(收了鉑睿智恆以後)是紅宇新材往5G的一個突破口,給了上市公司一個支撐,讓我有時間和空間來做一些想做的事情。

其次,我覺得陳凱峯他們還是很有情懷的,他們不追求大股東。紅宇新材體量比較小,太大的資產也收不了。我要做大股東,做二股東就實現不了我的實業追求。

還有一個因素就是盧光輝。

財聯社:你們只是恰好同姓,不是親族關係吧?

盧:我們只是同姓盧,但我和他是認識很多年的朋友。盧光輝在手機行業這麼多年,現在劉立榮回不來,實際上是盧光輝在主持金立手機的工作。

金立手機高峯時期600億的銷售,瘦死的駱駝比馬大,盧光輝的行業經驗是很寶貴的。

這次定向增發收購,盧光輝作爲戰略投資者將認購不低於8000萬元。只要盧光輝真金白銀跟我一起幹,我們做5G是沒有問題的。從上到下從左到右,我都能對接起來。

把紅宇新材做成紓困標杆

財聯社:你們這次跟政府一起成立了5G產業基金。政府爲什麼選擇你們?

盧:總共30億,首期10個億,是長沙市第一支專門針對5G產業的基金。上市公司佔比不超過5%,長沙市和寧鄉高新區都參與,盧光輝也參與,我的另一家公司華民集團也參與。

政府爲什麼會願意來?這麼久交道打下來,我覺得是認可紅宇走5G的方向,認可我們做實業。我說過我是有實業情結的。現在做實業太不容易了。

但既然我自己來當這個董事長,就一定全力以赴,把這個公司搞好。長沙市、寧鄉市政府這麼支持,沒搞起來的話,對人不住。我有信心,也有資源和能力,把紅宇新材做成政府紓困上市公司的一個標杆。

做企業你一定要冷靜,不要搞忽悠。一定紮根實體,不炒概念。股價暴漲暴跌都不正常,多少人高興就有多少人痛苦,我要的是平穩發展。去年11月復牌公告的時候,如果我就把5G基金的事硬放進去,股價走勢可能就不一樣了,是不是就不會跌?

但我沒這麼做,等事情紮紮實實做了,基金的事情落定了再說,實事求是。我對投資者負責任,是把企業真正辦好,把上市公司真正搞活,把業績做起來。這纔是真的對投資者負責任,對社會負責任,對政府負責任。(本次採訪結束後不久,深交所對紅宇新材的收購發出問詢函。慎重起見,本次採訪在紅宇新材回覆問詢後刊發。)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