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有關媒體報道了溫州銀行重啓IPO的消息。經中國證券報記者向溫州銀行覈實,該行A股IPO一直在正常推進中,重啓系誤傳。據悉,溫州銀行於2017年12月進入上市輔導期,但其上市輔導機構因技術原因導致未能按時完成系統上傳,使得溫州銀行輔導被動中止。在上市輔導機構重新履行輔導備案流程後,引發媒體誤解爲溫州銀行重啓IPO。

爭取先發永續債

溫州銀行黨委委員、副行長葛立新介紹,溫州銀行A股IPO一直在正常推進中。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末,溫州銀行資本充足率11.85%,比年初上升0.23個百分點;一級資本充足率與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均爲8.7%,比年初下降0.23個百分點。

而溫州銀行一直在探索多元化資本補充,一方面通過利潤留存補充部分核心一級資本,並繼續調整優化業務結構,提高低資本耗用的小微及民營企業貸款佔比。另一方面,在外源融資補充資本上實現“兩條腿”走路:一是持續推進IPO進程。二是計劃發行30億-50億元無固定期限資本補充債券補充一級資本。

葛立新表示,溫州銀行從2018年4月起就在謀劃申報無固定期限資本補充債券,並積極研究已發行案例的相關條款。作爲來自溫州金融綜合改革試驗區的銀行,溫州銀行希望借金改紅利“先行先試”,優先取得發行永續債的資格,爲全國中小銀行拓寬資本補充渠道提供經驗。

制定不良資產全年處置計劃

當前,溫州銀行在資產負債結構調整方面成效明顯。2018年末該行總資產爲2271億元,相比2017年末的2210億元略有增長。

葛立新指出,在資產結構方面,2017年,溫州銀行各項貸款佔總資產的比例爲35.79%,同業投資佔比爲30.99%。2018年末,貸款佔總資產比例升至46.68%,同業投資佔比降至21.7%。此外,債券投資力度加大,債券投資佔總資產比例從2017年末的7.1%升至11.26%。負債結構方面,2017年同業負債比例較高,爲39.18%,按照監管要求要壓降到1/3以內,2018年末同業負債比例爲30.25%。當前還在繼續壓降,2019年3月末該數據爲22.77%。

不良資產方面,溫州銀行嚴格按照監管要求,將逾期或欠息90天以上貸款全部計入不良貸款之中,並按規定提足撥備,使資產質量更加透明。2018年末不良貸款率1.72%,逾期90天以上貸款和不良貸款的比例92.74%。撥備覆蓋率和撥貸比都在監管要求之上。

展望未來,葛立新認爲,不良資產防控仍有一定壓力。受2011年溫州金融風波影響,擔保鏈風險仍未完全消除,實體經濟復甦仍需一定時間,溫州銀行作爲地方性金融機構,對仍有經營的企業在風險化解上更多選擇與企業共渡難關,但部分企業經過幾輪持續輸血、幫扶,仍無法擺脫債務困境,經營情況未得到根本好轉,不良逐步顯現。

不良資產處置的過程,既是風險化解的過程,也是信貸資源重新配置的過程。溫州銀行稱,該行的不良資產處置措施主要有:一是制定全年處置計劃,出臺不良資產處置“七個一批”指導意見。二是分類施策,制定一戶一策、一戶多策方案,有序推進處置工作。三是運用“互聯網+不良處置”思維,通過法院、互聯網的平臺和大數據信息,最大限度查找資產、保全資產、處置資產。四是在全面評判債務人償債能力的基礎上,綜合運用抵押物贖回、保證人代償、臨時解除查封凍結等強制措施、司法拘留釋放等方式,加快清收處置進度。五是擴大與資產管理公司、各地金融產權交易所的協同合作,擴充債權轉讓和抵質押物的處置渠道。六是藉助銀法合作提級執行,在限制高消費、政府採購、招標投標等方面對失信被執行人予以信用懲戒,協同推進打擊逃廢債。七是完善清收管理機制,科學合理設置存量清收考覈任務。

發力民企小微貸款

近年來,在服務實體經濟、支持民營小微企業方面,溫州銀行下了大力氣。2018年末該行各項貸款規模首超1000億元,其中小微貸款佔比達到了60%以上。溫州銀行近日製定了《溫州銀行支持民營經濟發展行動計劃》,計劃三年民營企業、小微企業貸款新增450億元以上,並保持總量佔比不下降。

溫州銀行相關負責人介紹,溫州銀行新設立了普惠金融事業部,通過單列規模、專門考覈、落實盡職免責、提升不良容忍度、打造“小額速貸”模式等,形成對民營小微企業“敢貸、能貸、願貸”的信貸文化;在浙江省率先創新“續貸通”業務,以低成本、低風險、高效率的“無還本續貸”方式,累計支持民營企業貸款業務7.6萬筆,發生額達869億元。

上述負責人認爲,在服務民企小微方面,地方中小銀行要通過服務和效率來彌補成本的短板,要在資產的選擇上走出一條創新之路。他舉例稱,市場上有“黑名單”和“白名單”。白名單企業可能輪不到中小行來做,溫州銀行通過關注“灰名單”來尋找合意的資產。比如,在一些此前受環保政策和產能過剩限制的行業,經過近幾年的優勝劣汰之後還在行業中持續發展的企業,其資質本身是不錯的,如水泥行業,今年需求量非常大,通過審慎評估,可以將其作爲投放對象。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