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虫声新透绿窗纱

唐人刘方平之诗,多悠远之思,陶写性灵,默会风雅,故能脱略世故,超然物外。一首《月夜》:“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更是让人拍案叫绝。

陈春荣作品《飞黄腾达》

说的是,夜色深沉,明月西沉,只有一半的人家照在月色里。北斗和南斗也不知不觉已经横斜。今夜才意外的感爱到初春的暖意,一声清脆的虫鸣第一次透入绿色窗纱。

陈春荣作品《飞黄腾达》

诗尾一个“透”字,写出了虫鸣的幽远清越。对于中国文人来说,临风听虫鸣是一件雅事,更是一种享受。

李明作品

《诗经》中有:“季夏之月,蟋蟀居壁”或“处暑蛩鸣”之说。”诗中所言蟋蟀,便是鸣虫。

这是有关虫鸣的最早记载。后有诗人贾岛诗云:“促织声尖尖似针,更深刺着旅人心。”

李明作品

诚斋先生于酷夏辗转反侧,出门纳凉,行至竹林处,树荫密密,虫鸣唧唧。见其清幽,顿生凉意,不禁欣喜:“夜热依然午热同,开门小立月明中。竹深树密虫鸣处,时有微凉不是风。”

唐奇伟作品《一品清廉》

草木繁荣,虫鸣声阵阵,好不欢快。大自然中如此,玉中更如此。玉上蝉,有清高圣洁、一鸣惊人、子孙万代、腰缠万贯、位居榜首等吉祥寓意;玉上蜻蜓、蝴蝶,有清正廉洁、婷婷玉立、情投意合、平步青云等寓意。

唐奇伟作品《一品清廉》

“蟋蟀幽中响,蟪蛄深处歌”玉上虫鸣,风骨皆清,情趣盎然。得以让人心静若所思,有所悟即所得。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