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譽爲“中國天眼”的FAST工程在2016年火遍了全國,幾乎所有人都知道了在這個工程背後,有一個傳奇而又偉大的人物,那就是該工程的發起者和總工程師——南仁東。他的事蹟影響了無數爲中國強國事業奮鬥的年輕人,但讓人遺憾的是,在殘酷的現實面前,該工程的進展卻遇到了不小的困境。

據國內媒體10月29日報道,明年上半年,FAST將接受國家驗收,然而現階段卻出現了一個人才緊缺的窗口期。

FAST作爲一個世紀工程,一旦它通過驗收,對外開放,那麼全天候的觀測將使得現有的駐地人員“捉襟見肘”。因此,在還未正式開啓全負荷運行之前,儘可能多的招攬相關技術人員就成了一件非解決不可的大事。

但讓人沒想到的是,在實際招聘中,願意前來工作的人少之又少,目前已有的駐地人員僅僅只有20多名,對於龐大的工程來說,這隻能算是杯水車薪。在其它的涉及數據處理、數據中心運營和通信維護等崗位,人才更是奇缺。

而這項舉世矚目的工程之所以招不到人,很大的一個原因是薪資水平達不到招聘人員的預期,他們對此抵制情緒強烈,招聘中心工作人員表示:工資加駐地補貼,每年年薪大概爲10萬左右。這樣的薪資在一些二三線城市或許算不上低,但是由於門檻過高,最終雙方都能接受的條件就很難談攏。

的確,拿現在的實際情況來看,10萬的年薪或許還抵不上三線明星一部電視劇的出場費用高,而且在人跡罕至的大山深處工作,不是所有人都受得了的。

FAST工程經過兩年的緊張調試,各項指標超過預期,截至目前已發現了53顆脈衝星、60顆優質候選體,最終驗收通過的概率很大。但駐地人員問題解決不了的話,那麼將限制該工程的實際運用價值。

無論如何,一項投資數十億,項目規格如此高的系統性工程,到最後絕對不能在一些細枝末節上出了問題,如果合理的對待這些科技人員,提高他們的待遇,適當的管控一下氾濫的娛樂化趨勢,中國的復興之路會平坦很多。

「注:本文部分圖片來源於網絡!文章未經授權禁止轉載!關注我們,每天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