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南斜列的三大山系之一:“九華一千寺,撒在雲霧中”

皖南斜列的三大山系之一:“九華一千寺,撒在雲霧中”

九華山,原號九子山。唐天寶年間,大詩人李白“由金陵上秋浦,更九子山名爲九華”。早在李白爲九華山冠名前的西漢元封年間,本土道教就捷足先登,傳教於山中。此後,佛教接踵而至,與道教相繼折服於九華奇秀的自然環境,住錫潛真,孕育出絢爛多彩的宗教文化和山水文化。自唐以降,九華乃成“爲國祝釐,爲民祈福之所”。千載以來,宗教朝聖者與旅遊觀光者絡繹不絕於途。

皖南斜列的三大山系之一:“九華一千寺,撒在雲霧中”

九華山現爲國家自然與文化雙遺產地、國家AAAAA旅遊景區、國家地質公園和森林公園、國家文明風景旅遊區、中國佛教四大名山之一、世界著名的地藏菩薩應化道場,是以佛教文化和自然與人文聖境爲特色的山嶽型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景區規劃面積120平方公里,保護範圍173.85平方公里。

皖南斜列的三大山系之一:“九華一千寺,撒在雲霧中”

九華山自然景觀秀美,羣峯競秀,素有九十九峯之稱。以十王峯最高,海拔1344.4米。拱衛其周圍的羣峯,千姿百態,琳琅滿目,如臺似柱,聳入雲霄。山間植被森林茂盛,清泉潺流,秀溪縈環,銀瀑飛瀉,水景迷人。日出、雲海、佛光、霧凇、冰雪等蔚爲奇觀。豐富的自然資源,奇秀的風景、獨特的氣候,完美的生態,使九華山宜農、宜居、宜禪、宜遊,故而爲先民與宗教人士所傾倒,如花引蝶,鍾情千年而不衰。

皖南斜列的三大山系之一:“九華一千寺,撒在雲霧中”

九華山佛教協史悠久,是我國四大佛教聖地之一。東晉隆安五年(401),天竺杯渡禪師來九華傳經佈道,創建茅庵,佛教始入。唐開元末年(741),古新羅國釋地藏卓錫九華山,貞元十年(794)無疾坐化。依據大師生前法號、德行及寂滅時出現的種種奇異現象,後世的弟子便認爲他是菩薩轉世在九華山,闢九華山爲地藏菩薩應化道場。因大師俗姓金,故稱金地藏,九華山因此被僻爲地藏菩薩道場。

皖南斜列的三大山系之一:“九華一千寺,撒在雲霧中”

“天下名山僧佔多。”九華山佛教興起於唐,發展於宋元,鼎盛於明清。至清末,山中寺院已由唐末的二十餘座,猛增到一百五十餘座。“天下佛教之盛,千僧極矣。乃九華化城寺當承平時,寺僧三四千人。寺不能容,則分東西兩序;又不能容,各分十餘寮,至六七十寮之多。……香火之勝,甲於天下”。九華佛教供奉肉身爲漢傳佛教特殊現象,史稱“肉身菩薩”、“全身舍利”。唐金地藏示寂後成爲首尊真身,此後屢屢出現,至今供奉有六尊。九華山民居式與宮殿式有機組合的寺院建築羣,在漢地佛教獨樹一幟。現存99座寺院中,化城寺等9座被列爲國家重點保護寺院,小天台等30座寺院被列爲省重點保護寺院。這些外觀樸實秀美、內部金碧輝煌的梵宮玉宇和玲瓏別緻的茅蓬精舍,或雄踞於峯崖陡壁之上,或散佈在山谷叢林之間,高低錯落,鱗次櫛比,把九華山裝點成“人間佛國”。

皖南斜列的三大山系之一:“九華一千寺,撒在雲霧中”

神奇的大自然賦予九華奇異的神采和誘人的魅力,向爲名賢青睞。唐天寶十三年(754)冬,李白應友人邀請,聚會於九子山下,睹奇峯而互相吟唱,寫下《改九子山爲九華山聯句》。“妙有分二氣,靈山開九華”成爲九華山的“定名篇”。此後,“依依向人”的九華山爲慕名而來的文人名士眷戀不已。他們用審美的眼光,藝術的妙筆,多角度地體察山情,描繪風光,爲九華勝景傳奇添彩,爲九華山川增輝生色。

皖南斜列的三大山系之一:“九華一千寺,撒在雲霧中”

1979年九華山正式對外開放。得益於國家宗教政策的落實,九華山資源保護、生態恢復、文化復興、景區開發、旅遊隊伍與旅遊基礎設施建設等蓬勃發展,九華山發生了亙古未有的鉅變,成爲舉世聞名的海內外旅遊朝聖的目的地。“十五”初,以“二次創業、二次開發”爲主題的景區保護、建設與管理掀開大序幕。筆架山腳下高高聳起的大願佛像,九華新區內崛起的星級酒店,整潔明亮的遊客服務中心,整裝待發的旅遊大巴,鱗次櫛比的沿街商鋪,核心景區粉飾一新的古老寺院,寬敞明亮的步行街道,整潔靚麗的休閒廣場……每一幅具有現代色彩的畫面,已經成爲九華山滄桑鉅變最有力的證明。

皖南斜列的三大山系之一:“九華一千寺,撒在雲霧中”

九華街景區

九華街景區的大規模的建築始於唐至德初(約757年),時山下長老諸葛節等到捐款買下僧人檀號住寺舊址,爲金喬覺興建禪居,後稱化城寺,至此,九華街便開始了大規模的寺院建築。宋、元、明、清時代,特別是明清兩代,九華街建築達到鼎峯時期,主剎化城於洪武24年(1391)建立叢林制度後,發展擁有東西兩序72座寮房的總叢林。清代和民國這段時間延續九華街區建築的繁榮。

九華山對外開放之後,景區管理者認真落實黨的宗教政策,對受毀寺院進行了大規模的維修。隨着旅遊業的發展,當地居民走上了爲旅遊服務的前臺,紛紛改建房屋,從事接待工作,使九華街的建築容量達到了空前的高度。2000年,爲將景區空間留給遊人,九華山風景區着手對機關事業單位進行下遷工作,並於2006年實施了全部工作。2006年下半年拆除了九華街區芙蓉、祇園兩個小商品市場和金融別墅、公安局、管委會附屬辦公樓、國地稅、財政、汽車站等辦公場所。2009年拆除了學校、肉身寶殿北大門職工宿舍區。根據規劃,對拆除後的空地進行美化綠化。同時,將街區的水泥路改爲條石路,在汽車站址新建遊人進山入口。

閔園景區

皖南斜列的三大山系之一:“九華一千寺,撒在雲霧中”

閔園景區最早的建築,始於清代初期,主要包括慧居寺在內的寺院建築。之後,隨着佛教在九華山的進一步發展,開始有部分外地居民進入居住,使歷經數百年的風雨的閔園景區建築,逐漸發展到現在的規模。在這期間,閔園景區並未進行大規模的建設,基本上保持着原有的風貌。

2008年12月,根據規劃,九華山風景區管理部門與佛教界聯手,對九華山閔園尼庵羣進行環境整治。整治面積3萬平方米,工程總3000萬元,分二期施工,一期工程於2009年1月開工,2009年5月竣工,完成石板道兩側違章建築拆除300餘平方米;把原石板道寬1.2米條石更換2.0米寬條石,總長350餘米;沿石板道修建溝渠200餘米,該溝渠的擋土牆和溝地鋪裝是用鵝卵石爲主材修建,溝渠內的水是距560米的上閔園山坳中引進。通往閔園尼庵羣核心區域修建1處觀景臺和1處休息廣場,距入口100餘米處修建150平方米的條石鋪裝觀景臺,並設置閔園尼庵羣標誌石;二期於2009年11月開工,對鳳凰松廣場範圍7000平方米麪積的環境進行整治,整治內容有新建公廁一座面積67平方米;整改廣場1350平方米,綠化面積4000平方米。

花臺景區

皖南斜列的三大山系之一:“九華一千寺,撒在雲霧中”

花臺景區是新開闢的典型的高山遊覽區,可瀏覽面積10平方公里。景區內峯高壑深,重巒疊障,怪石林立,以自然景觀爲主,人文景觀兼備的九華山精華高山遊覽區。2006年至2020年規劃要點爲突出“雄、奇、幽、險”,保護原生態。

1987年,九華山管理處對花臺景區進行了初步開發,當年投資80餘萬元修築了天台—羅漢墩—花臺—下閔園的旅遊石板道,石板道寬度1.0米至1.2米,長度約7公里,支路長約3.0公里。2003年對花臺景區旅遊蹬道進行了改造重修,設置觀景臺和蹬道安全防護欄,對景點全面普查並命名。2004年花臺景區對遊人開放。2008年6月啓動了花臺索道建設項目,花臺索道下站位於橋庵村,上站設立在九華山大花臺北側山坳中,線路水平長度約爲2840米,高差約720米。索道採用目前國際最先進的脫掛抱索器設備,設計長度2900米,設計運量800人/小時。現已建成並投入運營。

天台景區

九華山高山遊覽區,過慧居寺直達天台頂,沿途山石崢嶸,奇松蒼勁,古寺倚壁傍崖,題刻懸石立雲,石階陡峻,是遊人熱衷之地。

2000年之前,天台景區的建築是以皖南民居爲特色,大部分建於清代。白牆褐瓦,依山而建。然而,由於年代較久,大部分寺院破損較重,需要維修。1993年至2000年,拜經臺、天台等寺院相繼被拆除,在原址上新建大雄寶殿。爲保護好天台景區,1997年九華山管理處規劃建設環保局委託安徽省城鄉規劃設計研究院編制完成《九華山拜經臺改建規劃》。本規劃貫徹《九華山風景名勝區總體規劃》精神,客觀分析地段的現狀,提出因地制宜把拜經臺改造成適應旅遊和宗教佛事活動的重要景點,規劃原則:利用地形,保護環境;尊重現實,合理改造。與此同時,一批寺院在其周圍擴建或新建齋堂、僧寮等設施。

九華山佛教情況

皖南斜列的三大山系之一:“九華一千寺,撒在雲霧中”

九華山是中國佛教四大名山之一,地藏菩薩道場。早在東晉隆安五年(401),即有天竺僧杯渡至九華山化城峯(今九華街),始建茅庵,曰“九華”,傳爲佛教開山第一人。唐代,九華山佛教因運始興,僧人相繼進山開闢道場。開元末年,新羅國僧地藏入唐求法,卓錫九華,苦行修持,頗得一方信徒敬仰和護持。貞元十年(794),僧地藏圓寂,跏趺石函,3年後體貌如生,僧衆視爲菩薩示現,又因其俗姓金,尊稱“金地藏”,建肉身塔(即地藏塔)供奉。九華山從此闢爲地藏應化道場,香火不絕。至明代,已同山西的五臺、四川的峨眉、浙江的普陀並稱爲中國佛教四大名山,其“香火之旺,甲於天下”。

“九華一千寺,撒在雲霧中”。九華山現存寺廟99座,僧尼近千人,佛像萬餘樽。自唐以來,自然形成16樽肉身菩薩,現有6樽可供觀瞻,其中明代無瑕和尚肉身被崇禎皇帝敕封爲“應身菩薩”,1999年1月發現的仁義師太肉身是世界上唯一的比丘尼肉身。在氣候常年溼潤的自然條件下,肉身不腐已成爲生命科學之謎,引起了社會的廣泛關注,更爲九華山增添了一分莊嚴神祕的色彩。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