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聯社(深圳,記者 覃澤俊)訊,自2019年11月召開的證券基金行業文化建設動員大會提出打造"合規、誠信、專業、穩健"的行業文化以來,各家券商都積極響應,從高管發聲、組織調整、活動開展等多方面展開了一系列具體行動。

中國證券行業文化建設委員會顧問、前國元證券董事長蔡詠在接受財聯社記者採訪時表示,證券行業開展文化建設活動是必要的,文化建設也要注意長期性,要在在業務層面貫穿文化建設的理念。

券商加大布局文化建設

2020年第一個工作日,平安證券黨委書記、董事長何之江發表署名文章《優秀文化是企業行穩致遠的立身之本》,要求繼續加強企業文化建設,爭做防範道德風險的"排頭兵",發揮好示範和帶動作用,這也是響應證券業協會號召的行業首個高管公開發聲。

何之江對平安證券開展文化建設提出了四個要求:

一是堅持黨的領導,以黨建促進文化建設,發揮黨組織的戰鬥堡壘作用;二是堅持合規是底線,誠信是義務,敬畏市場,敬畏法治,堅持"法規+1";三是保證專業是特色,穩健是保證,敬畏專業,敬畏風險,行穩方能致遠;四是履行社會責任,踐行"三村工程",心懷感恩,成就未來。

各家券商的具體打法有哪些?

平安證券專門召開了"文化建設年"啓動大會暨2019年度評優表彰頒獎典禮,表彰爲公司做出突出貢獻,並長期踐行和傳承優秀文化的團隊和個人,以行業文化建設爲契機,繼續加強企業文化建設,確保業務發展可持續、高品質、不走樣。平安證券將這次啓動大會作爲2020年平安證券文化建設一個新的起點,並表示將以強有力的文化建設助推公司轉型變革、突破瓶頸、質效提升,充分發揮企業文化的導向作用、凝聚作用、融合作用,助推公司事業行穩致遠,加速向一流品質券商邁進。

招商證券強調,做好文化建設需要從基礎、傳承、制度三方面着手:一是固本培基,加強行業文化建設。招商證券於2018年列入國務院國資委的國企改革"雙百行動",文化建設是公司重要的抓手。公司必需以文化匯聚強大組織合力,突破變革路上的一個個難題難關;二是傳承積澱,建設具有招商特色的企業文化。秉承集團招商血脈、蛇口基因,誠實守信合規經營,以客戶爲中心等三個方面建設特色企業文化;三是制度保證,鞏固發展健康的企業文化。以企業黨建引領文化建設,以制度體系養成合規風控文化,實施"羚躍計劃",發展普惠金融。

以主題文化年的方式開展文化建設,是招商證券選用的重要方法。公司堅持開展文化主題年建設,從2010年起每年突出一個重點,持續推動文化落地。2019年,公司確定"質效提升"爲年度主題,並提出"協同最美、擔當最帥"文化口號。圍繞主題,公司深入開展"質效提升工程",並通過任務承擔、項目牽頭、問責追責強化幹部的責任擔當意識,通過聯合小組、跨部門合作、考覈裁量等方式強化協同意識,營造了"協同最美、擔當最帥"的氛圍。

興業證券成立了以董事長爲領導小組組長,總裁、監事會主席爲副組長,公司其他高管爲成員的文化建設工作領導小組,下設文化建設工作小組,由監事會主席任組長,副組長由公司辦公室、董監事會辦公室、人力資源部、風險管理部、合規管理部、審計部等部門主要負責人共同組成,通過組織保障領導推動公司文化建設。

湘財證券在完善內部制度方面,將湘財證券的價值理念制度化、規範化,積極推動公司企業文化建設與業務協同發展。從合規展業、考覈激勵、選人用人、職業操守等關鍵環節入手,建立健全各項內部管理制度,把好"入口關、執業關、出口關",推動企業文化建設各業務鏈條、各層組織架構全覆蓋;在優化獎懲機制方面,建立長效激勵約束機制,減少激勵短期化、短視化。加大對企業文化建設工作突出的職能部門和分支機構以及職業道德突出的從業人員的表彰和獎勵力度,彰顯健康風氣;加大對違法違規從業人員的懲處力度,增加違規的成本代價。通過獎懲機制的建立,強化企業文化建設。

國盛證券正式設立了企業文化建設領導小組,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負責組織推動公司企業文化建設體系的落地和實施。

國泰君安則成立了企業文化部,屬於黨委辦公室的二級部,光大證券也成立了企業文化部,歸屬於黨羣工作部下面。相比之下,華泰證券和東方證券的企業文化建設工作主要放在公司品牌部進行。

誠信是券商文化建設高頻詞

2019年11月21日,中國證監會主席易會滿在證券基金行業文化建設動員大會上表示:"健康良好的行業文化是行穩致遠的立身之本,是支撐行業健康穩定發展的底氣所在、力量之源。"他着力強調了證券基金行業文化建設的重要性,倡導建設"合規、誠信、專業、穩健"爲核心的行業文化。

同日,中國證券行業文化建設委員會正式成立。委員會由中國證監會相關部門、地方證監局、滬深證券交易所、證券業協會、證券公司相關負責人組成。

中國證券行業文化建設委員會顧問、前國元證券董事長蔡詠接受了財聯社記者的採訪。

據蔡詠回憶,其實早在2018年,由他帶領的專家團隊就開始了券業文化建設方面的課題研究。"券商大部分人重心都在公司業務上,很少有人關注文化。"蔡詠說,當時他身兼證券協會人力資源委員會主任,曾與證券業協會領導就文化建設進行了多次溝通,通過深入的調研和方案撰寫,形成了包括倡議書等在內的一系列文件,爲文化委員會成立做了大量的鋪墊工作。

蔡詠表示,通過對100多家證券公司的經營理念、企業精神的提煉發現,誠信、合規、專業、穩健是出現最多的關鍵詞。其中,誠信是排在第一位的高頻詞,但由於行業目前對於合規的迫切性,最後總結爲"堅持合規是底線、誠信是義務、專業是特色、穩健是保證"的證券行業核心價值觀。

把文化深入到每個成員從業人員的內心,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也是券商業務和行業特性所決定的。蔡詠認爲,文化建設是全行業通過長期不斷的努力,並且保證方向正確性的前提下,逐步積澱形成的。證券公司要形成優良的公司文化,進而塑造整個行業的文化。對券業文化建設,蔡詠給出了三點建議:

第一,開展文化建設活動是必須的。證券行業在中國是年輕人的行業,平均從業年齡大概30歲左右。由於從業人員年紀較輕,接觸的人羣又比較富裕,往往會受到金錢的誘惑和行業內不良風氣的影響。如果沒有相應的正確指引,年輕人就容易迷茫和被誘惑。明確行業的正能量,對於年輕的資本市場從業人員很有必要。

第二,文化建設要注意長期性。中國資本市場成長30年,各家券商都積澱了具有行業特性的公司文化,這個階段進行梳理和指引,有助於行業長期良性發展。

公司長期經營是把利益放在第一位,還是把誠信放在第一位?是把合規放在第一位,還是把規模擴張放在第一位?蔡詠認爲,文化建設絕不是靠運動式、一蹴而就完成的短期目標,文化建設一定是長期的,而且要一直在路上。

第三,要在業務層面要貫穿文化建設的理念。蔡詠表示,有些業務的設計,有可能會損害客戶的利益,例如ABS產品等實質包含的風險並沒有涵蓋在產品說明書中或是表述不清。 作爲監管機構,嚴格來說就是要確保合規、誠信與專業文件的融合,產品要結合文化建設,不能搞欺騙、不能故意把產品複雜化。蔡詠指出,文化建設不是獨立於專業之外,說一套、做一套的"兩張皮"思想,要堅決摒棄。

2019-2021爲券業文化基礎建設期

根據證券基金行業文化建設工作綱要,2019年8月至2021年12月爲行業文化基礎建設期,爭取通過兩到三年的努力,全面形成規範配套、有效適用的行業文化體系,行業形象和社會聲譽大幅改善,確立行業文化在全社會文化和道德建設的引領地位,爲行業長遠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在這個基礎上,證監會提出了分階段的發展目標和路線圖。

一是2019年8月至12月爲宣傳倡導期,這個階段主要任務包括:發佈行業文化建設工作綱要、提出行業文化建設倡議書、召開行業動員部署會、典型案例宣傳警示等。

二是2020年爲試點落地期,這個階段主要是開展典型標杆評選、優化分類評價標準、完善誠信系統建設等。

三是2021年爲全面推進期,這個階段要基本建成與業務發展相適應的行業文化制度機制和生態體系。2022年以後,不斷強化、鞏固行業文化建設成果,持續推進行業文化建設。證券基金經營機構、行業自律組織和監管機構都要明確目標、壓實責任、掛圖作戰,將相關工作要求不折不扣落實到位。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