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另一方面,就算希特勒的部队不幸遇到了和拿破仑相同的情况,部队未能及时的摆脱苏军,惨遭包围,但是德军依旧有办法为被围困的部队提供补给。尽管苏军巧妙的利用冬季的优势和德军兵力分散击退了德军,但因为这种兵力上的不足,再加上德军能以较快的速度来为前线部队进行补给。

在冬天进攻莫斯科,差不多难度就和你要在海上击败美国一样。不能说遥不可及,蛋液和自杀行为差不多。这是因为俄罗斯的冬天过于寒冷,道路也如同泥沼难以行走。对于一点上,先希特勒一步进攻俄国的世界级名将拿破仑算是深有体会,因为他就是在莫斯科吃了大亏。然而让人不解的是,希特勒是如何避免了在莫斯科玩完的命运,并且能够成功的逃出生天呢?一、部队运力的不同

在拿破仑战争时期,虽然在战斗方式上已经是排队枪毙,但是他的士兵还是要靠两条腿走。尽管说法军有很强的骑兵,但是骑兵也不能孤身前进吧?那么等待步兵就是一个必然的选择,因为如果没有步兵的话,那么遇到敌人的坚固防御,骑兵头铁去冲,估计结果就只有死路一条了。何况就算骑兵们不累,骑兵们的战马估计也累得不行了。日行一千,夜行八百那种好马还是太少,所以归根到底,拿破仑时期就算是骑兵也跑出不那么远的距离。

而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这就不一样了,此时纳粹德军的前进方式,已经不再是完全依赖两条腿来前进了。在德军的步兵师里,往往都有装甲车和卡车。摩托化步兵师和机械化步兵师更是前进时都有车可以乘坐。这可不是一个简单的前进速度增加的问题,而是部队可以快速机动的问题。在错综复杂的战场上,这往往可能是决定了一次战役的胜负。

当年拿破仑的部队,一天能跑出去多远?举个简单的例子,1812年里拿破仑在面对库图佐夫率领的俄军时,因为俄军和法军的机动力是几乎完全相当,所以整个撤退里,俄军一直紧紧粘着法军。可以说这一点造成了灾难性的结果,俄军最后还是在小雅罗斯拉韦茨彻底找上了法军。尽管拿破仑指挥法军一度击退了俄军,但是俄军却在法军外围形成了一个新的包围圈。无奈之下法军只能再度后退,最终被俄军吞噬了自己绝大部分的兵力。

但反观1941年12月的德军,那情况就完全不一样了。因为这种运力和机动性上的差距,德军再被苏军追着跑的时候,其实还可以略占优势的进行撤退。尽管这个时候因为冬天的大雪和低温导致车辆大多无法使用,但德军仍旧可以让部分部队快速抵达后方易于坚守的位置,快速布置预设阵地,对追击的俄军进行层层抵抗。这在很大程度上,就决定了德军不会被苏军死死粘住,从而避免了遭到拿破仑的命运

二、今非昔比的后勤

而决定了拿破仑不被消灭的另一个原因,则在于后勤。拿破仑时期的后勤是怎么样的?完全是靠马拉大车,或是人力搬运。这种后勤的效率可想而知,只能用差劲来形容。而俄国又是出了名的烂路救国,别说要一条平坦的道路,如果下个雨的话,那道路也是别想走了,顷刻间就会变变得泥泞不堪。别说要送补给上去,就是部队自己要走的困难的很,谈何为前线部队按时提供军需物资?

反观德军则不然,可以说他们是占了工业革命的优势。尽管说德军部队里卡车不够多,但是德军却比拿破仑多了一个优势——火车。这些火车在战时可谓是帮了希特勒的大忙,虽然说苏联的铁轨是窄轨,而德国是宽轨,以至于德国火车不能直接在苏联的铁轨上行驶。可德军在战争初期缴获的苏联火车,以及德军对德国自己的火车进行改造,都可以确保德军的物资在火车的运输下,快速抵达前线并给前线部队提供补给。

另一方面,就算希特勒的部队不幸遇到了和拿破仑相同的情况,部队未能及时的摆脱苏军,惨遭包围,但是德军依旧有办法为被围困的部队提供补给。德军的方式也很简单,直接派飞机进行空运。虽然说这是个成本很高的选项,而且很容易让运输机遭到苏军战斗机的猎杀。但必须指出的是,这个做法其实行之有效。在部队陷入重围时,空中运输往往可以为部队保证最低所需。确保部队可以在包围圈里坚持很久,而不至于崩溃。

典型例子就是在德米扬斯克战役,1942年2月8日,德国第二、第十集团军被包围在这里,外面就是苏军严密的包围圈。当时德军的解围攻势短时间无法发起,但被围困的德军却已经快弹尽粮绝。彼时德军集中了600架运输机,以每小时10-15架次的速度,为守军投送补给。在德国空军的努力下,每日都有300吨物资送进包围圈,并且送出了两万余名伤员,并且为被困德军运输了一万五千余名补充兵员。可以说,是空运的后勤,确保了德军能够坚守在包围圈里,直至援军抵达。三、兵力上的对比

事实上,非常幸运地是,相比于1812年的法军在兵力上劣势与俄军,彼时1941年的德军在兵力上要比苏军有优势。不同于德军在战前,各部队均采取战时编制,苏军所采取的的编制是和平时期的简编编制。这一直观体现就在于,德军一个师有一万六千人到一万八千人左右,而苏军往往一个师是六千人到八千人左右。如此巨大的差距,造成了战前苏军番号虽多,但人数却总是不如德军的事实。

尽管说苏军发现了这个问题,并在1941年3月开始征调80万预备役人员,对各部队进行补充。但很可惜的是这一举动实在太晚了,还不等把事情做完,德军已经在1941年6月22日杀了过来。这对于苏军是一个致命性打击,因为这意味着绝大多数的部队,都没有做好像样的战斗准备。所以面对德军的突袭,苏军基本上是没有做出有效地抵抗,转瞬间就被德军突破了边境。更别提苏军还有类似巴甫洛夫那样的指挥官,开战不到一周就把六十万部队败光了。

此后一连串战役里,苏军都是处于一个被歼灭,或是被包围的处境,比如西部军区一口气在突出部丢了起码四十万人进去,基辅战役有损失了足足八十万人。莫斯科战役前的维亚兹马-布良斯克战役又损失了至少三十万人,再加上在列宁格勒被包围的苏军,以及陷在高加索区域和塞瓦斯托波尔的苏军。到了莫斯科战役时苏军已经损兵折将,防御用的兵力仅有125万人,而德军却有足足180万,技术兵器和弹药粮秣的差距就更是巨大,几乎不是一个数量级。

在经过惨烈的防御战之后,莫斯科的苏军即便撑到冬季来临,并且得到了远东苏军二十个师的补充后,也仅仅凑出了110万人用来反击。但苏军的反击目标又远远超过了他们的能力,一个劲地向德军纵深地带攻击。尽管苏军巧妙的利用冬季的优势和德军兵力分散击退了德军,但因为这种兵力上的不足,再加上德军能以较快的速度来为前线部队进行补给。所以说苏军的反击,注定是无用功,不能起到彻底消灭德军的目的。结语

事实上,1941年的德军没有和1812年的法军一样溃败,其原因是多层次的。想要在一篇文里说光全部的原因是不可能的。但简单归纳的话,这取决于德军的机动性,后勤能力和兵力上的优势。不管是与1812年的法军相比,还是和他们的对手苏军相比,他们都可以做到占据优势。这些优势被充分发挥的时候,德军也就自然避免了被消灭的厄运。

参考文献:《第二次世界大战史》

《回忆与思考》

《失去的胜利》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