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慶節前,國內景區門票再迎一波降價潮。遊客對於該則消息自然是喜大普奔,不過,在市場人士看來,A股自然景區上市公司二次降價風險再至。中報顯示,此前一輪降價已經讓相關上市公司“元氣大傷”,近期,不少自然景區公司更是在券商研究員的筆下“消失”,淪爲A股“小透明”。

多地派發旅遊“紅包”

臨近十一,市民出遊熱情高漲。多地再度派發旅遊“紅包”,景點門票降價通知紛至沓來。

9月17日,湖南長沙市發改委發佈關於優化景區門票結構及降低部分景區門票價格的通知。自10月1日起,長沙靖港古鎮景區門票由之前的78元/人次下調至65元/人次,長沙光明蝴蝶文化主題公園門票由之前的50元/人次下調至40元/人次。

更早前的9月12日,河南省發改委則在其官網發佈消息稱,河南的景區門票有望繼續降價。9月6日,河南省發展改革委組織召開全省發改系統國有景區門票降價工作視頻會議,要求各地價格主管部門加大推進力度,對河南省明確納入降價範圍的4A、5A景區,務必在“十一”前推出一批降價景區並公佈降價方案。

同日,山東省發改委發佈《關於整合降低曲阜三孔等景點門票價格的通知》稱,自10月1日一直到2022年9月30日,山東將對孔廟、孔府、孔林、顏廟、周公廟、少昊陵、孟母林等7個景點門票進行整合,價格降爲140元。整合降價後,孔廟、孔府、孔林3個景點保留單票,孔府門票價格60元,孔廟降爲80元,孔林降爲10元;顏廟、周公廟、少昊陵、孟母林4個景點免費開放。

此前,在浙江省,有着1600多年曆史的江南第一大佛新昌大佛景區“十一”也將降價。大佛寺文化旅遊區門票將由100元/人次下降至80元/人次,新票價將從9月30日起實行。

蘭州市發改委近日也決定對榆中青城古鎮景區門票進行調整,門票價格由原35元調整爲30元;淡季(每年11月1日至次年3月31日)門票免費。

中國旅遊市場正在逐步擺脫“門票經濟”依賴。《金證券》記者注意到,今年以來,國家發改委兩度發文推進降低重點國有景區門票價格。3月14日,國家發改委發佈《關於持續深入推進降低重點國有景區門票價格工作的通知》(下稱“《通知》”),要求推進更大範圍降價、更大力度降價,並確保降價取得實效。8月23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進一步激發文化和旅遊消費潛力的意見》,提出了9項激發文化和旅遊消費潛力的政策舉措,其中包括繼續推動國有景區門票降價。

自然景區公司估值承壓

對於一些習慣“坐地圈錢”經營模式的傳統景區,門票降價讓它們嚐到了苦頭。公開資料顯示,今年上半年休閒景區和自然景區營收同比分別增長2.5%和9.0%,歸母淨利潤同比分別下降2.5%和22.6%。桂林旅遊、麗江旅遊、黃山旅遊、張家界等知名景區淨利潤均同比下滑,並普遍提到“受票價下調影響”。

《金證券》記者注意到,以黃山旅遊爲例,去年9月28日起景區旺季門票降至190元,下滑17.4%。從上半年財報來看,公司營收7.28億元,增長6.77%;淨利1.68億元,下滑23.19%。其中,園林開發業務收入1.01億元,同比減少4.83%。而根據券商研究員的測算,若門票不降價,則公司園林開發業務預計收入1.22億元,同比增長15.09%,可以看出上一輪門票降價對利潤端的作用逐漸凸顯。

“節前再迎降價潮,雖然還未波及上市公司,但相關上市公司極有可能迎二次降價帶來的風險點,機構極少配置這一板塊。”《金證券》記者接觸的滬上券商分析師直言。太平洋證券最新研報也指出,從目前趨勢看,降價的項目可能不光侷限於景區門票,可能延伸至索道、環保車等旅遊產業鏈。預計下半年甚至明年,國有景區上市公司業績繼續承壓。

《金證券》記者發現,儘管大家堅定國慶黃金假期來臨,居民出遊熱情高漲,旅遊消費市場將迎來三季度旺季行情,但近期自然景區上市公司已經鮮少出現在券商研報的配置名單裏。基於行業的增速判斷,各板塊的行業景氣程度爲免稅>休閒景區>人服>酒店>出境遊>自然景區。至於自然景區上市公司,普遍的觀點是外延成長性弱,票價下調且客流增長乏力,業績和估值將繼續承壓。

在前述券商分析師看來,未來只有期望交通改善、景區擴容和國企改革能“拯救”自然景區板塊。以峨眉山爲例,公司尚有一半以上開發空間,此外,交通改善不斷落實,接棒西成高鐵,成貴高鐵有望年底通車,爲明年提供增量客流。至於黃山旅遊,黃杭高鐵已於2018年12月底正式通車,擴充了來自上海、杭州的客源,上半年共接待162萬人,同比增9.6%。公司預計2019年有望實現接待350萬旅客增3.6%的目標,對沖門票降價帶來的營收下降壓力。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