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地感受耶穌受難全過程——革責瑪尼莊園、定罪堂、荊冕堂、鞭笞堂、雞鳴堂及十四苦路

來源:天主教中文網

今天是主耶穌受難紀念,我們的耶路撒冷之行也進入了第六天。在這一天中,我們將完全按照耶穌當年山園祈禱、受審判、踏上苦路及受難的過程,實地探訪耶穌基督曾經走過的地方。

革責瑪尼莊園

革責瑪尼山園,榨橄欖油之地,在耶路撒冷東、汲淪溪旁、靠近橄欖山。據說是耶穌基督經常祈禱與默想之處。園中的八棵巨大的橄欖樹在耶穌時期即存在。

實地感受耶穌受難全過程——革責瑪尼莊園、定罪堂、荊冕堂
實地感受耶穌受難全過程——革責瑪尼莊園、定罪堂、荊冕堂

革責瑪尼莊園是耶路撒冷的一個果園,根據新約聖經和教會傳統,耶穌在上十字架的前夜,和他的門徒在最後的晚餐之後前往此處祈禱。根據路加福音的記載,耶穌在革責瑪尼莊園極其憂傷,“汗珠如大血點滴落在地上”。革責瑪尼莊園也是耶穌被他的門徒猶達斯出賣的地方。

革責瑪尼莊園位於橄欖山山下汲淪谷,今天位於耶路撒冷市內。萬國教堂就位於革責瑪尼莊園。614年,古教堂被薩珊王朝摧毀,十字軍重建了教堂,大約在1219年再度被毀。在橄欖山上是俄羅斯東正教會的Maria Magdalene教堂獨特的金色洋蔥形屋頂,是沙皇亞歷山大三世爲紀念他的母親而興建。

實地感受耶穌受難全過程——革責瑪尼莊園、定罪堂、荊冕堂

革責瑪尼莊園是早期基督徒朝聖的焦點。333年,匿名的“波爾多朝聖者”前來拜訪,他的Itinerarium 是基督徒前往聖地朝聖留下的最早記載。在他的Onomasticon,,Eusebius of Caesarea記載革責瑪尼莊園位於“橄欖山腳下”,又說“信徒習慣於前往此處祈禱”。

荊冕堂

荊冕堂(Ecce Homo)是耶路撒冷舊城內的一座羅馬天主教教堂,位於苦路上,是錫安修女院的一部分。

實地感受耶穌受難全過程——革責瑪尼莊園、定罪堂、荊冕堂
實地感受耶穌受難全過程——革責瑪尼莊園、定罪堂、荊冕堂

荊冕堂外有一個跨越苦路的古羅馬拱門。在16世紀被併入一個烏茲別克德爾維希派寺院,後來該寺院被拆除。

傳統上,這個拱門被認爲是希律王的安東尼堡壘大門的一部分,是彼拉多審判耶穌的地點,彼拉多在此說了聖經上記載的嘲笑耶穌的話:“看這個人!”。不過,根據考古發掘,現在知道,這個拱門是由哈德良興建的三個拱門之一,是一個廣場的東部入口,這個廣場在耶穌時代是一個大型露天水池。

鞭笞堂

鞭笞堂(Church of the Flagellation)是一座羅馬天主教教堂,位於耶路撒冷舊城東部,獅子門內,屬於穆斯林區。鞭笞堂和毗鄰的定罪堂與荊冕堂 都屬於方濟各會的鞭笞修道院建築羣。

實地感受耶穌受難全過程——革責瑪尼莊園、定罪堂、荊冕堂
實地感受耶穌受難全過程——革責瑪尼莊園、定罪堂、荊冕堂
實地感受耶穌受難全過程——革責瑪尼莊園、定罪堂、荊冕堂

傳說此處是耶穌在走上前往各各他的苦路之前,被羅馬兵丁鞭打之處。不過,這個傳說是基於一個錯誤的假設,認爲在毗鄰的定罪堂和錫安修女院下面發現的羅馬石板區域,就是聖經中記載彼拉多審判耶穌的鋪華石處(希臘語:lithostratos),現在的考古調查表明,這些石板是屬於公元2世紀哈德良興建的羅馬廣場,廣場所在的地點原是一個大型露天池塘,毗鄰第一世紀的堡壘,並且仍在哈德良石板的下面。

約瑟夫證明,羅馬總督在耶路撒冷時,住在希律王的宮殿,在外面的鋪華石處進行審判和鞭笞。希律王的宮殿在西部小山, 2001年,在大衛塔下面發現希律王的宮殿。現在考古學家得出結論,在一世紀,羅馬總督是在城市西部,而不是在城市另一側的鞭笞堂一帶審判耶穌。

雞鳴堂

雞鳴堂是一座天主教堂,位於耶路撒冷城外錫安山的東坡。這座教堂是紀念伯多祿在雞叫以前三次否認耶穌。

據信此處是大祭司的府邸,伯多祿否認耶穌事件的發生地點。457年此處建起了一座拜占庭小堂,但是在1010年被毀。1102年十字軍重建小堂,並使用今天名稱。耶路撒冷陷落以後它再度淪爲廢墟,直到1931年才重建。屋頂塑有金色公雞。

實地感受耶穌受難全過程——革責瑪尼莊園、定罪堂、荊冕堂
實地感受耶穌受難全過程——革責瑪尼莊園、定罪堂、荊冕堂
實地感受耶穌受難全過程——革責瑪尼莊園、定罪堂、荊冕堂

教堂入口處的停車場高於教堂地面。在院子裏是一個描繪否認事件的雕像,描繪了公雞、婦女和羅馬士兵。碑文是聖經經節:“伯多祿卻不承認,說:女子,我不認得他”。入口兩側的鍛鐵門刻有聖經題材的浮雕。巨大的五彩色鑲嵌畫描繪新約人物。面對入口是耶穌被綁,在該亞法府邸受審,右側是耶穌和十二門徒共進最後的晚餐,左側是伯多祿,穿着教宗的衣服。天花板有一個巨大的十字型窗口,五彩斑斕。苦路十四站列在牆上,有簡單的十字架標記。

在上堂下面是一個小堂,牆壁上刻有5世紀基督徒留下來的十字架。再往下一層有一個第二聖殿時期的洞穴。由於傳統認爲該亞法府邸位於此處,許多人相信,耶穌被逮捕後,可能被羈押在其中一個地下洞穴,但是,這些地下洞穴在古羅馬時代是正常的,經常用作酒窖,蓄水池和浴室。在教堂的北側是一條古老的樓梯,通往汲淪谷。這可能是在第一聖殿時期,從上城到下城的一條通道。許多基督徒相信耶穌在被捕的晚上,是走這條路到革責瑪尼山園。

十四苦路

耶路撒冷舊城裏的一條彎彎曲曲的小路。耶穌揹負着十字架沿着這條路走向刑場,其間經歷了14件事,因而苦路也有14站。現在的路線是18世紀確立的。對於基督徒來說,這是最虔誠的朝聖之旅。

○ 本圖文均來自網絡,版權歸創作人所有,我們尊重著作權所有人的合法權益,如涉及版權爭議,請著作權人告知我方刪除,本號不做任何商業推廣也希望讀者分享和傳播,您有好的文章歡迎投稿交流嘮嗑,雷濤醫師微信號:342218535,謝謝。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