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中國艦載飛行員數量成世界第二,培養成本是空軍5倍!俄僅剩50人

我們都知道,航空母艦是一個國家海上軍事力量的標誌性裝備。現今世界上排的上號的海上強國基本上都會裝備航空母艦。航空母艦興起於第二次世界大戰,最初使用期取得重大成果的是日本偷襲美國的珍珠港。但在這之後,使用航空母艦最頻繁獲得成功最大的反而是美國。美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成爲擁有航母數量最多的國家,並且在航母數量上一直保持着第一的記錄。在後來,美國對馬漢海權論的認識越來越深,對於使用航空母艦越來越得心應手,直到現在,美國所擁有的12艘核動力航空母艦竟然比其他國家常規動力航空母艦數量的總和還要多。這一算就非常恐怖了,而航空母艦其實在海中是一種打擊平臺,主要是通過航母上的艦載機對遠程目標實施空中襲擊。對於艦載機飛行員的需求非常大,目前,美國毫無爭議的擁有全世界數量最爲龐大的艦載機飛行員,據統計其艦載機飛行員達到了上千名。

而作爲前世界兩極之一蘇聯的後裔,俄羅斯在這個方面數量非常少,只有50多名。而且令俄羅斯比較鬧心的是,就是這50多名艦載機飛行員,現在也面臨着失業的風險,俄羅斯僅有的一艘航空母艦,現在還在船廠維修,因爲衆所周知的原因,很可能要長期擱置在維修廠裏了。作爲近年來在航空母艦上研製製造上發展比較快的中國,艦載機飛行員的數量則在不斷的增加之中,有外國媒體預計,中國艦載機飛行員的數量,早已經超過了俄羅斯,成爲世界第二。但是隨着中國航空母艦數量的增加,這一數字明顯仍然不夠。未來中國還需要培養更多的艦載機飛行員才能滿足其需求。

艦載機飛行員相對於空軍的飛行員來說更加難以培養,造成這種難度的主要原因就在於,在航空母艦上起降戰鬥機相比於陸地上起降戰鬥機來說更加困難,航空母艦在海中是一個動態的過程,飛行員要將飛機降落在其上,需要非常精準的戰鬥機控制能力。要知道航母在機動過程中是擁有一定的速度的,如何抵消飛機和航母之間的速度,使得飛機的着陸衝擊力儘可能減小,水平速度儘可能降低,對於飛行員來說,都是比較大的難題。相對於美國的艦載機飛行員訓練培養,我國現在在這方面培養的成本要更高,因此培養一名艦載機飛行員更加不容易。

猶如空軍的飛行員一樣,培養飛行員通常使用的都是教練機,從初級到高級,分別有相應的教練機給初學者使用。教練機的研製相對於戰鬥機來說要降低一個水平等級,製造要求沒有那麼高,其每小時甚至可以達到上萬,而通常戰鬥機這隻有1000~2000個小時,如果飛行員全部使用戰鬥機來培養的話,別說中國了,就是美國也耗不起。我國之所以現代艦載機飛行員培養成本高,就是因爲艦載機殲15戰鬥機還沒有研製出教練機,對於殲15戰鬥機的消耗可想而知,因此有人統計,海軍現在艦載機飛行員的培養成本是空軍飛行員的5倍,這也不是沒有道理的事情。而我國現在也在加速研製艦載機教練機的進程,相信隨着我國新型航母的不斷入役,艦載機的教練機很快也能充實起來,我國海軍作戰能力也將大大提高。(三生三世)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