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不能说它们错,因为有自己的事业,生活和经济上独立自主,这确实会大大减少人的依赖性,也能因此而提高自信,这种有力的心态确实会使人对感情不那么患得患失。于是他可能会拼命努力提升自己,想要增加被他人爱的可能性,有些男性追求金钱地位,女性追求美貌或经济独立,背后就有这样的心理动因。

有人问我,为什么自己已经足够独立自主,可在感情中还是不安?

有很多文章都教导在感情中失意的女性要拥有自己的职业和社会地位,赚足够多的钱。“只要你能独立,有充足的经济实力满足自己的一切需要,那么男人就无法再伤害你了。”这些文章如此这般谆谆教导着。

不能说它们错,因为有自己的事业,生活和经济上独立自主,这确实会大大减少人的依赖性,也能因此而提高自信,这种有力的心态确实会使人对感情不那么患得患失。但是,它不是包治百病的万灵丹,因为有一种不安全感,与经济无关,只与人有关。

当一个人(无论男女)因为童年时成长经历的影响,在与父母的互动中形成了一种感觉:“我对父母来说不是最重要的,他们的爱是有条件的,而且会随着他们的心意而改变。如果我不满足父母的要求,他们就可能不再爱我了。”那么,当他成年后进入亲密关系,就也会沿用这样一种模式来理解他人。于是他可能会拼命努力提升自己,想要增加被他人爱的可能性,有些男性追求金钱地位,女性追求美貌或经济独立,背后就有这样的心理动因。

但是,他们内心的不安全感,归根到底是由“人”产生的。所谓“解铃还需系铃人”,如果在“人”身上产生的问题却从“物”的角度去解决,正如人渴了不喝水而是喝饮料那样。一开始,这种方式是会有帮助的,因为如上所述,“物”确实能给人内心以保障感,就像饮料中也含有水能缓解人的干渴。但长此以往,真正的问题始终无法得到解决,就算我们靠大量喝饮料补足了身体的水份,其中的高糖份和化学物质也会严重伤害我们的身体。而这正是现在很多人的真实写照:他们沉溺在“物”中,拼命想从中寻找到支撑心灵的力量,却在追求金钱、地位、美貌、事业等所谓独立资本的过程中越发迷失。当内心能量衰落时,他们会本能地去“人”身上找慰藉,却因为旧有的行为模式并未发生改变而一再重复过往相处的套路,形成了一种负向循环。

相比直面自己的内心黑洞而言,逃进事业中确实更容易一些。但真正的救赎,必然从看见真正的伤口开始。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