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问我,看电影时为何总是会自动代入受害者视角?

在看电影时,如果一个人经常自动代入受害者视角,其原因是什么?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两个方面加以回答。

首先,会自动代入受害者模式,也许是因为电影本身就希望观众这么做。

每部电影都有自己想要传递给观众的思想与情感,而这种传递要借由观众对电影中人物的移情来完成。所谓的移情,就是让观众随着剧情渐渐将自己代入为剧中人物,去体验他的喜怒哀乐,焦虑恐惧。每部电影都有一个移情的中心人物,导演和编剧会运用各种明暗手法来引导观众对其产生移情。如果一部电影的中心人物是一个受害者,那么只要电影本身很吸引人的话,观众对这个受害者中心人物产生移情,也就不足为怪了。

但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如果一个人在看电影时,绝大部分时候都将自己代入到受害者的位置上,那么,有可能是他的潜意识对自己的定位正是如此。

我们的内心对自己会有一个认识和评判,它基于我们在过往生活中处理人与事关系时的理解和体验。有时这样的认识和评判是我们不愿接受的,会引发我们的一些负面情绪,比如悲伤、愤怒,嫉妒等。平时我们可能会压抑着这样的情绪,但潜意识很聪明,它会寻找合适的渠道进行自我净化,比如在电影或者外部事件中找到类似的角色,移情于它,我们便可绕过自己的防御机制,将原本被压抑的情绪宣泄出来。

所以,如果我们发现自己经常性地代入受害者的角色,甚至选的书和电影都是有明显的受害者角色的,可能就要体察一下自己的内心,是否过往的生活经历或重要事件中,我们将自己定义为一个受害者,而且一直压抑情绪,没能给自己一个交待?如果确实是这样,那么,也许这就是我们该行动的时候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