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失控的野味)

臘月二十七這天,林木決定放棄春節回老家打竹鼠喫。

前一晚,一則“武漢新型冠狀病毒很可能來自野生動物”的信息,多次在他手機屏幕彈窗出現。作出以上論斷的,是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組長、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

鍾南山在接受央視連線時說,此次肺炎疫情的病原很大可能來自野生動物,“比如竹鼠”。

這起可能由野生動物引發的新疫情迅速蔓延,截至21日晚,各地確診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已超300例。

一些人很自然地回想起17年前的SARS,同樣因野生動物引發。

17年來,國家對野生動物的保護和銷售不斷加嚴。不過,監管困難重重,非法捕獵和銷售多年未禁,風險仍存。

擺上餐桌的竹鼠

在鍾南山將“竹鼠”和新型冠狀病毒聯繫起來之前,在廣州工作的林木對於回清遠老家過年充滿期待,其中包括擺上餐桌的各種野味。

野味是廣東人的心頭愛。有人形容廣東人什麼都愛喫,尤其是天上飛的、地上跑的、水裏遊的。

林木專門研究過這個問題。

廣東依山傍水,還臨海,物資豐富,靠山喫山、靠水喫水,廣東人偏愛原汁原味。林木說,相比豬、牛、羊、魚,野味的口感更原始純正,沒有摻雜飼料和激素,“在口感和心理上,感覺純天然、無污染。”

在各式野味中,林木偏好竹鼠。

竹鼠因喫竹而得名,原本屬珍貴野生動物,全世界共有3屬6種。在我國,主要分佈在南方地區。部分竹鼠瀕臨滅絕或極爲少見,例如花白竹鼠,屬於保護動物。不過,由於具有較高的經濟價值,我國已實現竹鼠規模化養殖。

以前喫竹鼠,林木一般都和朋友上山去捕。如今常年在外工作,無暇打竹鼠,只有過年才偶爾喫到。

幾天前,媽媽跟林木說,過年了,專門備了一些竹鼠、野兔和蛇,等他回家一起喫。21日下午,林木給媽媽打電話說,野味別做了,原本自己過年回家打竹鼠,他也放棄了。

距離這通電話數小時前,廣東發佈春節消費提示,呼籲市民不食用野生動物,避免接觸不明來源的病菌。

就在前一晚,鍾南山院士表示,此次武漢新型冠狀病毒很大可能來自野生動物,比如竹鼠等。

而這些野生動物,很大可能來自此次肺炎疫情的最初暴發地,武漢華南海鮮市場。

多方信息顯示,華南海鮮市場不僅賣海鮮,也賣“野味兒”。有網友發文稱,華南海鮮市場有野雞、蛇、土撥鼠等動物宰殺出售。

據武漢市市場監管局2019年9月25日發佈的野生動物市場專項整治行動消息,華南海鮮批發市場有近8家商戶售賣野生動物,包括虎斑蛙、蛇、刺蝟等。

在當天的行動中,執法人員逐一檢查了這些商戶的野生動物經營許可審批文件、營業許可證,並嚴禁其經營未獲審批的野生動物。

不過,當天未發現違法經營行爲。

武漢野味商鋪閉店 有人稱喫這麼多年不也沒事兒

網傳的武漢華南海鮮市場

“大衆畜牧野味”價目表。

明賣的野味

聽說這個捲入輿論和監管漩渦的市場賣竹鼠,林木並不稀奇。

1月21日,新京報記者來到華南海鮮市場,此前因售賣多種野味備受爭議的“大衆畜牧野味”商鋪,目前已閉店。

網傳這家大衆畜牧野味的菜單上,品名上百種,包括竹鼠、狗狸獾、豬狸獾、果子狸、狐狸、樹熊、孔雀、大雁等,均可活殺現宰,速凍冰鮮,送貨上門。

市場一名商鋪老闆說,自己此前曾到過“大衆畜牧”店中,店裏以售賣羊肉等常見肉類爲主。另有一名商鋪老闆說,市場休業前,“大衆畜牧”一直正常營業,“這家店確實售賣野味。”

另一位李姓老闆透露,市場售賣野生動物的攤位,主要集中在西區中部一條長廊,“偷着賣那多少是有的。”

華南海鮮市場的髒亂差,長期被詬病。

據悉,華南海鮮市場是武漢最大的海鮮批發市場,批零兼營,是武漢市民和酒店餐館採購海鮮和野味的主要市場。

衛星地圖顯示,市場距離漢口火車站不足一公里,是武漢市人流最密集的區域之一。周邊有多家快捷酒店,道路南側緊鄰兩個大型商超、多個住宅區,以及醫院、學校等人流密集場所。

天眼查信息顯示,武漢華南海鮮市場有限公司成立於2005年,主營業務爲市場物業管理、停車場經營;水產品、初級農產品的批發兼零售;食品銷售。

市場位於武漢市江漢區發展大道207號,據媒體報道,這裏東、西兩個區域共有28條街,共計約有650餘個攤位,從業人員1500餘人。

“去過幾次,污水橫流,蒼蠅蠻多”,有網友在論壇中這樣投訴。2017年,還有網友就是否有拆遷計劃在《領導留言板》提問,江漢區委督查室回應稱,華南海鮮市場目前暫未列入江漢區“十三五”(2016-2020年)“三舊”改造規劃範圍。

今年1月1日,武漢市江漢區市場監督管理局、武漢市江漢區衛生健康局聯合發佈公告,對華南海鮮批發市場實行休市,進行環境衛生整治,開市時間另行通知。

1月21日,武漢市宣佈繼續加大華南海鮮批發市場休市後管控力度,24小時管控市場及其周邊出入口。加大農(集)貿市場及各類經營場所排查。

新京報記者多次探訪華南海鮮市場發現,目前市場保持關閉,警方拉起警戒線,多名身穿白色防護服的工作人員在現場檢查並進行防疫工作。

不過,宿主究竟是誰,仍是未知數。

武漢野味商鋪閉店 有人稱喫這麼多年不也沒事兒

1月21日,華南海鮮市場,網傳圖片所涉店鋪已閉店。攝影/新京報記者 許雯

SARS的前車之鑑

野生動物可能帶來的又一次疫情,將人們的記憶拉到17年前的SARS。

林木的家,緊挨着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2002年底,全球首例SARS病人就在該醫院被確診。

“一開始不以爲然,後來快速蔓延並出現死亡病例,都陷入恐慌。”林木回憶,當時傳言中能預防非典的白醋、鹽和板藍根瞬間被瘋搶,價格翻了幾十倍不說,還全線斷貨。

他家在廣州,工作在深圳,每天乘高鐵通勤。他清晰記得,當時在進站口、單位門口,都要測體溫。如果身邊有人發燒,大家便一起勸他趕緊去醫院檢測。

2002年年底,在我國廣東首次爆發的SARS,是本世紀初最嚴重的一次傳染病,5個月內傳播到全球27個國家和地區,造成了8000人感染,死亡病例接近800人。

一開始,醫學界認爲SARS是從果子狸而來。廣東2004年年初發布一條禁令,全面捕殺野生動物市場的果子狸,取締野生動物交易,關閉野生動物市場。

專家說,這個政策對控制SARS後期傳播起了非常關鍵的作用,在那之後,廣東再沒有出現SARS新增病例。

到後來,中科院武漢病毒研究所石正麗團隊多年跟蹤研究發現,果子狸只是SARS冠狀病毒的中間宿主,真正源頭是雲南省一些巖洞裏的蝙蝠。SARS病毒是經過幾個蝙蝠體內SARS樣冠狀病毒重組而來,偶然情況下感染了果子狸,再傳染給人。

爲何兩次嚴重疫情的新型病毒,都指向野生動物?

此次發現的新型冠狀病毒與SARS同爲冠狀病毒。北京大學醫學部病原生物學系教授、博士生導師彭宜紅接受採訪時表示,野生動物是冠狀病毒的常見宿主。

這類病原通常由蝙蝠等野生動物傳染給哺乳動物,哺乳動物傳染給人類。攜帶病原體的動物分泌物,可經呼吸道黏膜進入人體。比如,手上沾染了病原體,再去摸鼻子、揉眼睛,病毒都可以在黏膜細胞上大量增殖而進入體內發病。

果殼科普作家張博然分析,野生動物遠居野外,不常與人類接觸,身上攜帶的細菌和病毒研究程度遠不如人類傳染病充分,一旦被感染,很難迅速找到治療方案。一旦具備傳染性,更是難以控制。

“病毒還存在變異的可能。一些本寄居在動物身上的病毒在變異之後也會寄居在人類身上,同樣難以短時間內破解。”張博然指出,在傳染性方面,不僅食用野生動物存在風險,接觸過野生動物的人可能也會被傳染。“傳染病的風險,主要就是靠近和接觸,包括捕捉和出售,逛野味市場,買回去拔毛加工之類的流程。”

“建議大家儘量不要食用野生動物,官方也要加強宣傳食用野生動物的危害。”張博然說。

眼下,只有找到宿主動物,並徹底進行源頭整治,才能大概率防止疫情發生。

昨日,研究者最新進展顯示,武漢新型冠狀病毒與SARS及SARS樣冠狀病毒羣在進化上非常“親密”,擁有共同的外類羣,可以推斷它們的共同祖先是一類寄生於蝙蝠的冠狀病毒。

研究者推測武漢新型冠狀病毒的原生宿主爲蝙蝠,不過從蝙蝠到人可能還存在更多的中間宿主。

野味文化暗網

今年元旦期間,林木回了趟家,約好了三五朋友,打算過年一起上山打竹鼠。

有人說目前野外竹鼠數量極少,林木卻說,只要掌握了方法,一個小時就能打到數十隻。

“我們一般傍晚先上山摸底,找好竹鼠的洞,洞口放一些誘餌和老鼠夾。天一黑,竹鼠全出來了。”林木說,類似華南海鮮城中的野味店,嶺南地區還有不少。

野味究竟能否交易販賣?

根據我國《陸生野生動物保護實施條例》,經營利用非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或者其產品的,應當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門申請登記註冊,取得相關野生動物經營利用許可審批文件。

此外,暹羅鱷、虎紋蛙等9種人工繁育技術成熟穩定的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也可以憑專用標識出售、購買。

“也就是說,從業者首先必須取得相關的售賣資格許可,同時售賣的必須是人工繁育的野生動物物種。”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一名工作人員說。

該工作人員坦言,目前對野生動物經營的監管依然存在很大難度,“被售賣的野生動物來源很難確定,是野生的還是人工繁育的,來源只有經營者自己清楚。”據他分析,如果偷着賣,渠道來源就存疑,有可能存在非法獵捕等違法違規行爲。有些商家可能存在沒有辦理相關經營利用許可證和養殖許可證的違規行爲,售賣野生動物是否經過正規的檢疫系統檢測,是否有相關衛生檢疫部門的許可,也無法得知。

顯而易見,這些都將加劇風險。

長期來,國家相關部門對破壞野生動物資源的行爲開展集中打擊。

數據顯示,2017年春季,全國森林公安機關開展了爲期70天的“利劍行動”,集中打擊、偵破了一大批破壞森林和野生動物資源的大案要案。行動期間,收繳野生動物10萬餘頭(只),2018年該行動收繳野生動物12萬餘頭。

爲何屢禁不止?原國家林業局2017年曾分析認爲,高額利潤驅使野生動物案件依然高發。少數公衆“野味文化”根深蒂固,致使需求不斷加大,非法市場暗自形成。

另外,由於違法分子作案地點不固定、作案時間短,林政執法部門難以及時打擊,處罰力度低,使得不法分子心存僥倖。象牙、犀牛角等價格昂貴的野生動物製品受到追捧,非法收購、出售國家重點保護珍貴、瀕危野生動物製品案件有所增加。

1月21日下午,廣東舉行首場肺炎疫情發佈會,明確提出,將嚴管嚴控野生動物市場,堅決取締違法售賣野生動物行爲。

林木感覺,經歷過SARS,一部分廣東人可能對野味不那麼熱衷了,學會與野生動物保持距離,但很多人仍以食野味爲樂趣,不願輕易改變飲食習慣。

昨晚,林木的朋友又給他打來電話,問他過年是否回家一起打竹鼠。

得知林木因肺炎疫情而放棄後,朋友有些詫異,笑着問,“喫這麼多年不也沒事兒?”

【口罩價格】

囤積口罩重罰!廣東嚴厲打擊囤積居奇哄擡價格

直擊武漢、廣州、上海:口罩大脫銷,商家緊急加班加產

【交通出行】

鐵路部門免收到達和離開武漢的火車票退票手續費 

旅遊、航空公司公佈疫情應急預案 及最新退改政策

【市場研發】

快了!美國研發新型冠狀病毒疫苗 或一年後投放市場

肺炎疫情下A股公司衆生相:有的馳援武漢、有的刷存在感


【治療費用】

肺炎蔓延!買的保險或派上用場 多家保險火速響應

武漢肺炎救治錢誰來出?特殊報銷政策+地方財政兜底

【國家重視】

國家衛生健康委積極開展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

商務部:將做好在疫情下的市場保供工作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