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創板日報》(北京 ,特約記者 孫聰穎)訊,家電行業明星股美的集團(000333.SZ)被熱情的境外投資買爆。截至1月20日,境外投資者持有的美的集團股份比例超過28%,達到滬深股通的外資限購紅線。

全球最大的指數編制公司MSCI公告稱,1月24日將美的集團股票從MSCI全球標準指數以及MSCI中國全股票指數中剔除。此舉可能影響美的股價持續走高的態勢。

在過去一年美的集團大漲近四成。不過從長期來看,美的集團的綜合經營情況還是股票走勢的決定性因素。

股票短期有走弱可能

MSCI最早是指投資銀行摩根士丹利所編制的一系列股價指數,涵蓋不同的行業、國家以及區域。MSCI指數在投資界被廣泛使用。爲了讓國際投資者能更好地瞭解和投資中國A股,2018年3月,MSCI新增12箇中國指數。

對於被剔除出MSCI,美的集團董祕江鵬獨家回應《科創板日報》記者稱,外資持股超過28%是正常的市場交易行爲;美的股票被剔除出MSCI是規則規定。這也說明了外資對公司投資價值的看好。

江鵬提到的規定指的就是中國證監會規定,外資對單個上市公司的持股合計不得超過股份總數的30%;在此基礎上,港交所規定外資持有A股超過28%時,將暫停接收滬深股通買盤,直至外資持股降至低於26%爲止。

這是繼去年大族激光(002008.SZ)後,又一隻被熱情外資買爆的A股股票。去年3月份,大族激光的境外持股因超過上限而暫停買盤,MSCI隨後宣佈將其從指數中剔除,大族股價不久之後便開啓長達半年時間的回落。美的集團被宣佈剔除出MSCI指數後當天,股價一度下跌3.01%,創下2個月來最大跌幅。

美的集團是否會重蹈大族的覆轍成爲市場關注的焦點。耀才證券分析師黃澤航在接受媒體採訪時稱,"美的海外買盤受限,可能會失去部分增量資金的支持,而使短期股價有走弱的可能,長期仍要看公司本身的基本面、估值和市場環境。"

向科技集團蛻變

美的公司基本面較爲良好,2019年三季報數據顯示,美的集團前三季度營收2209.18億元,同比增長7.37%;歸母淨利潤213.16億元,同比增長19.08%。扣非後淨利潤206億。值得注意的是,公司與去年同期的10%相比,營收增速下降;與2019年中報相比,營收增速基本持平。

三大白電巨頭中,美的集團的盈利能力居中,2019年前三季度美的集團淨利潤率爲10.12%。一直以來,格力淨利潤爲較爲領先,前三季度格力電器(000651.SZ)營收爲1567億,淨利潤率13.33%。海爾智家(600690.SH)墊底,前三季度該公司營收爲1489億,淨利潤率7.57%。

長期觀察美的集團的產業分析師劉步塵認爲,穩定的管理層和先進的公司治理結構、較爲可觀的盈利能力,是投資者看好的美的集團股票的直接原因。美的多元化佈局,覆蓋各個產品線,但並沒有有顯著競爭力的產品。"空調幹不過格力,冰洗不敵海爾、廚電不及方太。美的就是一全面發展的好學生,但每門功課都並不突出,未形成絕對的競爭優勢。"

實際上,美的集團也早就意識到了這一點,爲持續提升盈利能力和投資價值。2017年3月,美的集團提出新的戰略定位,公司要從家電企業蛻變成領先的消費電器、暖通空調、機器人及工業自動化系統的科技企業集團。

劉步塵認爲,美的把集團定位表述爲"全球經營的科技集團",是因爲在美的的意識裏,白電只是旗下產業的一部分,不足以涵蓋企業的全部。所以,美的很不希望大家繼續把它視爲一家家電企業。GTS吉獅策略公司聯合創始人郭奕涵補充道,對於資本市場而言,科技股的投資價值要優於家電股。所以美的也希望在更能充分體現科技含量。

美的集團近年來研發費用一直攀升,財報數據顯示2018年美的集團研發投入達到100億人民幣。劉步塵認爲,美的集團研發費用最近三年已穩居中國家電行業第一,但重大創新成果還沒有明顯體現。截至目前,美的產品仍未走出追隨期,以及微創新期。因此,所謂"科技集團",還只是目標。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