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時期,德國實行了巴巴羅薩計劃,對蘇聯發動了入侵戰爭,但是這個計劃因爲德國的戰事不利導致了德國入侵失敗,同時也因此打敗了德國的不敗神話,但是爲什麼會失敗呢?原因在於德國的閃電戰。

德國閃電戰在初期就取得了重大成果,閃擊波蘭就可以看出閃電戰是一個高效的戰略部署,但是爲什麼會在蘇聯這邊失敗呢?首先,閃電戰的主要部隊是裝甲部隊,蘇聯的這兩次戰役中期情況呢?是城市攻堅戰,這樣作爲裝甲部隊的中堅力量坦克沒有什麼太大的作用了,本來按計劃進行閃電戰的話,這個時候的蘇軍已經棄城投降了,但是蘇聯的將領很頑強,在城內打起了巷戰,所以德軍只能靠槍炮在城內和蘇軍進行爭奪戰,打了很長時間,城市也沒有完全的奪下了,傷亡還不小。就這麼一拖,轉眼就到了冬天,冬天天氣寒冷,德軍軍隊的軍服非常的單薄,在穿不暖的情況下,德軍就不得不在戰場上扒蘇聯士兵屍體上的衣服。就這樣到德軍當時的統帥戰敗投降,德軍的巴巴羅薩計劃失敗。

德國因爲閃電戰的失利,使得德國的軍心受到了損傷,蘇聯的士氣高漲。但這只是原因之一,另一方面的原因是後勤方面,因爲這個時候到了冬天,不僅僅是因爲服裝的單薄,同時還因爲其他地方的蘇軍的反撲,將德軍包圍了,如果想打閃電戰的話,後勤補給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因爲被孤軍深入,在加上包圍的原因,補給線被切斷了,就算能夠空中補給,但是補給量有限,再加上蘇軍的封鎖,量就更少了。

其次就是士兵和裝備的數量,德國的士兵雖然是精兵,但是總有戰死的,並且國內的人員有限,在其他國家動員來的士兵戰鬥力十分有限,但是蘇軍就不一樣了,據統計,在1941年八月的時候,蘇軍有軍隊360個師,到了當年年底,蘇軍的兵力迅速擴張,達到了825個師級兩單位,並且國內還有一千萬人沒有動員。這樣的兵力對抗德國絕對夠了,但是德國不僅僅要對抗蘇聯,還要對抗英國法國等其他國家,不可能將全部的兵力都放在蘇聯的領土上。

德國軍隊的裝備精良,但是製造複雜,這樣一件武器的製造時間就會很長,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武器就是德國的豹式虎式坦克,這輛坦克十分的精密,有很多在當時看來的高科技產品,這樣對裝甲兵的要求就很高,同時生產緩慢。蘇聯的T-34系列主戰坦克,在當時也是非常先進的坦克,但是內部結構簡單,操作簡單,生產容易。可以想象,一個操作當時豹式虎式坦克的坦克兵需要經過很長時間的訓練,操作T-34主戰坦克坦克的操作員呢?在二戰時期的坦克製造廠被攻打,當時的生產工人就開着沒有塗漆的坦克就出來迎戰了,可以說操作容易,豹式虎式坦克絕對做不到這一點。

可以說兩方一對比,兵力上德軍雖然精良,但是數量上差距很大。部署上,德軍實行閃電戰於是孤軍深入,後勤補充不足,導致了戰爭的拖延,最終被蘇軍包圍。裝備上,德軍裝備過於精良,不容易上手,製作困難,不容易補充,蘇軍的裝備結構簡單,製作方便,可靠性強,容易上手,所以補充容易。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