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窑是宋代名窑之一,宋人笔记屡有称述。定窑始烧于唐,它的烧白瓷是受临近的邢窑影响,当时邢窑盛名满天下,定窑及其他瓷窑相继仿烧是很自然的事。但后来定盛而邢衰,至宋时人们已只知定而不知有邢了。

定窑以产白瓷着称,兼烧黑釉、酱釉和釉瓷,文献分别称其为“黑定”、“紫定”和“绿定”。定窑产品以白瓷为主,也烧制酱、红、黑等其他名贵品种,如黑瓷(黑定)、紫釉(紫定)、绿釉(绿定)、红釉(红定)等,都是在白瓷胎上,罩上一层高温色釉。元朝刘祁的《归潜志》说,“定州花瓷瓯,颜色天下白”。可见,定窑器在当时不仅深受人们喜爱,而且产量较大。宋代大诗人苏东坡在定州时,曾用“定州花瓷琢红玉”的诗句,来赞美定窑瓷器的绚丽多彩。

定窑孩儿枕,文物,是九大镇国之宝之一。2013年1月1日《国家人文历史》推出,现藏于故宫博物院,展出于 文华殿(陶瓷馆)。

瓷枕在唐朝时,一般可见到的有三彩、褐釉、黑釉、長沙铜官窑等釉色,而造型则有睡枕及脉枕等。到了宋朝,瓷枕造型更是多样化,特別是陪葬用者,器型增大、样式与纹饰都以含有寓意者为取。

近日中和堂有幸征集到一件定窑白瓷孩儿脉枕,此件孩儿枕为女童,造型活泼可爱,健康儿穿着衫裤及套上有花纹的锦缎長背心,趴在锦垫上,双脚往后交叉,一副有在状,令人疼爱。此枕以前、后模压制而成,再以刀剔刻脸部五官及衣著线条使其表情更生动明确。包浆自然,开片完美,器底平整,左右挖有二小圓洞,这是为避免烧造时因密闭的器內,空气热涨而爆裂。釉牙白略带灰。定窑在烧造时因以煤炭为燃料,窑內为氧化氮气氛而使釉色泛黃略帶灰。在器底有几处流釉现象,此即文人们所形容的“泪痕”。

据专家统计,宋朝的瓷枕虽然很多,但以孩童为形象的瓷枕流传下来的仅有寥寥几件,像定窑孩儿枕这样生动通灵的白瓷枕更是绝无仅有,因此显得弥足珍贵。因此,定窑瓷枕也被誉为 “ 白瓷之王”。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