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以前我认为供者不能享用供品,因为乔美仁波切说:“供养佛菩萨的食品,供者不能自己取食,也不能布施给狗等旁生,而应倒在洁净的高处。根据喇拉曲智仁波切的窍诀,我们可以首先将物品陈设于三宝前作供养,请三宝享用之后,再观想三宝将供品转变成悉地并赐予自己,然后自己再享用这些物品。

佛堂的供品到底能不能吃?供养所注意的事项是什么?佛堂的供品到底能不能吃?

索达吉堪布

根据喇拉曲智仁波切的窍诀,我们可以首先将物品陈设于三宝前作供养,请三宝享用之后,再观想三宝将供品转变成悉地并赐予自己,然后自己再享用这些物品。这样作供养也能积累许多资粮。

这是一个比较普遍的问题,经常有汉地的居士问我:能不能吃供过佛的东西?对这个问题,汉传佛教界有各种说法,藏地的高僧大德也有不同的说法。

以前我认为供者不能享用供品,因为乔美仁波切说:“供养佛菩萨的食品,供者不能自己取食,也不能布施给狗等旁生,而应倒在洁净的高处。如果有鸟类啄食,那是可以的,因为鸟类属空行种性。”

记得我去泰国时,见到许多人将水果等食品供在佛像前,一会儿就拿下来分食,并说这是求佛赐悉地的一种方式,当时我也有点看不惯这种做法。但现在根据喇拉曲智仁波切的观点,供品在供养三宝之后,只要观想三宝赐予我悉地,自己也可以享用供品。

华智仁波切在《大圆满前行引导文》中也说:我们准备穿一件新衣服时,在自己还没有穿之前,先把衣服在空中甩动一下,观想供养三宝,然后再观想三宝将其赐给自己,这样就可以穿了。华智仁波切并没有说,供完三宝的新衣服只能扔到一个清净的地方,自己绝对不能穿。

所以今后大家可以享用供过佛的供品。至于乔美仁波切的观点,我们可以从某些特殊修法的角度来理解。对汉地的佛教徒来讲,这样对处理供完佛的供品也比较方便。

因为汉地不像藏地,藏地到处是清净的山坡和草地,很容易找到倾到陈旧供品的地方,而汉地的城市里很难找到一处干净的空地,如果把供完佛的供品吃掉,这样处理就比较方便。

以前有个小孩到别人家去作客,看到佛前供了一些水果,便问:“我特别想吃这个,可不可以给我啊?”主人说:“给你也可以,但这是供养莲花生大师的,你最好先问一下,莲花生大师同意就行。”

于是这个小孩问:“莲花生大师,我很想吃这个水果,你可不可以给我?”然后,他压低自己的嗓音,粗声地说:“可—以—”之后就拿下来吃掉了。

不过,乔美仁波切曾说:供品不能随便吃,可以到在一个干净的地方。但是,现在汉地在处理供品的问题上争执比较多,扔在垃圾桶里不干净,倒在别人房顶上也不行,若能真正观想这是诸佛菩萨赐给我的,就像会供品一样,那吃这些供品也可以。

藏地有些寺院开法会时,有时候也将供品分给大家,大家观想诸佛菩萨说“可以”,然后就可以享用了。当然,在这个问题上,大家应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而定,关键是不能以贪心来享用。

注:【悉地】,梵文siddhi,意译作成就、妙成就,梵汉并举而称成就悉第、悉第成就,即修法时所求之愿,如意现前,故曰成就。于密教,意指依诵持真言等,以身、口、意三密相应而成就世间、出世间种种妙果。佛堂的供品到底能不能吃?供养所注意的事项是什么?供养所注意的事项

整理自:菩提洲网站

普贤讲堂∣《入菩萨行论•浅释》第11课

1、供品要悦意和清净

比如供养的水果不能是自己不想吃、吃剩或坏的。供品的来源一定要清净,不能是偷来、抢来的。

2、心态没有垢染

依靠恭敬、殷重的方式去供养;要避免吝啬和谄曲的心态。

比如买了一盒很好吃的巧克力要供佛,又有点舍不得,但转念一想:“没关系,供了佛我照样也可以吃。”因为想到自己还可以吃,所以才供养,这种心就是吝啬心。又比如以讨好的心态想:“供养之后佛菩萨是不是会比较喜欢我,比较开心?” 这就是谄曲心。

3、 以三轮体空摄持

“三轮体空”就是了知能供养的我、或当下供养的动作,只是因缘和合的显现,并非实有;所供养的物品如梦如幻、没有实体;供养的对境——十方三世诸佛,在胜义中也了不可得。能供、所供及对境,三者都要以空性智慧摄持而供养。

如果做不到三轮体空,我们也不要对供养太执著。比如“我”用最好的香供养了“我家的佛”,希望佛要记住这个事情;或跟别人炫耀自己小时候去寺庙供养了诸佛菩萨十块钱,等等。

4、回向菩提

不要仅仅回向今天诸事顺利,或今年财富圆满;而要要把供养的功德回向给无边无际的众生,愿他们都能够真实走向解脱,获得佛果——这是我们供养回向的最终目的。

佛堂的供品到底能不能吃?供养所注意的事项是什么?佛堂的供品到底能不能吃?供养所注意的事项是什么?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