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也希望我们国家能有更多的人了解春节,希望在塔吉克斯坦的中国朋友们也能在春节期间将这种亲情的传递、感恩的文化融入塔吉克斯坦的多元文化之中。春节是个欢乐祥和的节日,是亲人团聚的日子,同时也是中国人情感得以释放、心理诉求得以满足的重要载体,是中华民族一年一度的狂欢节和永久的精神图腾。

来源:《神州学人》杂志 2020年第2期  作者:济克鲁洛耶夫•绍罗姆[塔吉克斯坦] 

  节日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不可缺少的一种文化,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文化、节日和习俗习惯。古今中外,任何一个节日都有其传统仪式,缺少节日的仪式感,便缺少了对节日的尊重与敬畏。当然,节日的仪式也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发生变化,但哪怕再微小的仪式,其核心形式也是不会改变的,改变了核心形式,就等同于取消了这个节日。中国的春节文化中蕴含的民族珍贵记忆正是通过如送灶、扫尘、贴春联、贴窗花、穿新衣、办年货等具体而细致地展现出来。

  每个国家都有各种各样的节日,其中有的节日往往被看成是最重要的。春节正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的节日,与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春节是个欢乐祥和的节日,是亲人团聚的日子,同时也是中国人情感得以释放、心理诉求得以满足的重要载体,是中华民族一年一度的狂欢节和永久的精神图腾。人们在春节期间都尽可能地回到家里和亲人团聚,亲朋好友之间走访拜年,表达对亲朋的情怀及对新一年生活的美好祝福。

春节,不见不散

2017 年1 月16 日,在德国柏林市政厅,演员在“欢乐春节”活动上表演舞蹈《永远的江南》 摄影_ 新华社记者

  在古代,人们从年末的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灶便开始“忙年”了,新年到正月十九日才结束。在现代,人们把春节定于农历正月初一,但一般至少要到正月十五新年才算结束。节日交流问候传递着亲朋乡邻之间的亲情伦理,是人们增进感情的纽带,也是春节得以持续发展的要义。春节俗称过年,过年对于中国人来说象征着团圆、欢乐,久别重逢,以及一年新的开始。

  美国人有感恩节,我把春节称为中国人的感恩节。为什么我们必须感恩呢?道理其实很明显,没有父母就没有我们自己,没有亲情、友情、爱情的人生,人的心理世界就会漆黑一团。每一个人的成长都受之于父母、师长的教导,受之于同伴、社会的关爱,受之于自然、环境的恩赐。

春节,不见不散

2019 年1 月26 日, 在新西兰首都惠灵顿国家博物馆,演员在“欢乐春节”演出中表演舞狮 摄影_新华社记者

  从我学汉语开始,每年要过三次“春节”。第一个是新年(1月1日元旦),是世界上很多国家都过的节日。第二个是中国的春节,每年日期不定,大概是在阳历的2月左右。第三个是我们塔吉克人的纳吾鲁孜节(navruz),在每年3月21-24日。虽然我还没有在中国过春节的经历,但每年春节期间,我们国家孔子学院的老师们都会举行各种庆贺新春的活动、比赛、游戏,我们汉语系的学生也积极参加这些活动,还能获得证书和礼物。过年期间,每个人的脸上都挂满笑容,心里都盛满了收获的喜悦。感谢孔子学院的老师们,他们让我们在塔吉克斯坦就能充分地感受到中国春节的节日气氛。

  现在受到中国文化的影响,世界上一些国家和地区也有庆贺新春的习俗。据不完全统计,已有近20个国家和地区把中国春节定为全国或所辖城市的法定节假日。我也希望我们国家能有更多的人了解春节,希望在塔吉克斯坦的中国朋友们也能在春节期间将这种亲情的传递、感恩的文化融入塔吉克斯坦的多元文化之中。

春节,不见不散

2019 年8 月26 日, 在博茨瓦纳首都哈博罗内,孔子学院的老师在博茨瓦纳大学“孔子学院周”上向当地民众介绍中国剪纸艺术(新华社发)

  如今,我终于有机会来到中国读研究生,即将经历第一次我在中国的春节,心中无比激动。来中国的时间虽不长,但我已经交了很多中国朋友,已经爱上了这个国家,爱上了这块土地。我的中国朋友们也邀请我与他们一起过春节,期待着更深入更真切地了解这个美好的、充满着凝聚力的节日。春节,不见不散!(作者系新疆师范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学生)

春节,不见不散

济克鲁洛耶夫• 绍罗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