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神州学人》杂志 2020年第2期  作者:黄玄[越南] 

体验中国年味儿

黄玄

  我是一个在中国留学的越南学生。越南也有过春节的习俗,每年,对所有身处异国他乡的越南人来说,最期待的事情就是回家过年。越南与中国山水相连,两国相互影响,文化交流频繁,春节也都是两国最盛大、最重要的传统节日。

  和中国一样,越南的春节也是团圆的节日。一到春节,在异地工作、上学、远嫁的人都会回家与家人团聚。一般来说,春节的气氛从腊月二十三(越南人的“灶君节”)就开始慢慢升温。这一天,每家每户都会去买金鱼,把厨房打扫干净,做丰盛的菜肴,祭拜完“灶神”就把金鱼带去河边放生。在腊月二十七、二十八这两天,各家忙碌打扫房间,准备包粽子。

  此外,每家每户还有一件特别重要的事情要做,就是去花卉市场买桃花、梅花或金桔树摆放在家中。这些花树都是在春节期间开花结果,象征新的一年新的开始、身体健康、心想事成、一帆顺风、吉祥如意。除夕夜,人们都上街游玩,观看烟花。回到家后,晚辈会收到长辈给的红包,守夜到一两点钟再去睡觉。初一至初三,人们都出门走亲戚,去寺庙拜佛。一般在初三这天会摆盛宴送年,表示过年活动结束,人们回归日常的生活。

  刚来中国时,我最期待的就是能有机会体验一次中国春节的“年味儿”。

  去年,我有幸在中国过春节,感受到了中国浓浓的年味。在中国有一首民谣“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过了腊月二十三,中国人就开始忙碌起来,准备年货,外出打工的人要买票回家过年,每个人都归心似箭,无论多远,无论多累,都要踏上回家的路。我被那一景象震撼了,火车站人山人海,高速路上车堵了几公里,这景象之中,充满了中国人在农历新年来临时对归乡的渴望。其实,我很赞叹中国的高铁、高速公路的便捷,实现了这么多人过年回家的期盼。这就是中国的“春运”,让人震惊而赞叹!

  临近年关,家家户户都贴上了象征祝福的春联,除了门口的春联,还见到了贴在卧室的“幸福美满”、贴在车上的“出入平安”、贴在大门上的门神、贴在窗户上的窗花,还有贴在进门后的屏风上大大的“福”字。走在街上,到处都张灯结彩,红红火火,到处都是红色,四处都是祝福,每一个人脸上都洋溢着喜悦。

  在除夕夜,朋友给我讲了“年”的故事,也让我对中国人过年贴春联和放爆竹的习俗有了深刻的认识。有这样一次机会,我当然体验了一把“守岁”,一直在看春晚,不能睡觉,到了零点,新年的钟声响起来,我终于可以放烟花庆祝,过足了瘾。因为在越南,烟花爆竹是禁止销售和个人燃放的。在这一刻,整个天空都亮了,人们被爆竹声笼罩着,这是迎接新年的习俗,也是中国人对新年最好的祝愿。此刻,我也希望爸爸妈妈收到了我真诚的祝福。

  大年初一的清晨,我在噼里啪啦的鞭炮声中醒来,新年第一餐当然是饺子啦,也是我最爱吃的中国美食。我还吃到了包着硬币的饺子,寓意着新的一年会更加幸运,会美梦成真。祭祖也是这一天的重要仪式,人们会带着祭品和鞭炮去祭拜祖辈,祈求庇佑家人。

  正月里,“走亲戚”是家人团聚的形式,一大家子人聚在一起,准备丰盛的午餐,家长里短,好不热闹。酒席间,推杯换盏,把气氛推到了高潮。中国人喜欢热闹,春节的年味儿如此浓厚,我乐享其中,感受到了不一样的文化习俗,春节的年味儿,也让我对新的一年更加期盼。(作者系天津大学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研究生)

体验中国年味儿

2018年1月31日,来自西安交通大学的3名外国留学生志愿者登上西成高铁列车,在工作人员的指导下,熟悉列车服务设施设备,为旅客提供志愿服务,迎接春运的到来 摄影 唐振江(新华社发)

体验中国年味儿

2019年2月9日,安徽合肥市科企社区居民与来自各国的留学生一起制作元宵,感受中国传统民俗文化 摄影 新华社记者 刘军喜

体验中国年味儿

2019年2月19日,正月十五元宵节,上海大学的来华留学生在猜灯谜 摄影 新华社记者 丁汀

体验中国年味儿

留学人员在海外包饺子过年(《神州学人》资料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