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塊鏈技術和垃圾分類,彷彿八杆子打不着可以現在卻有望緊密相連。

杭州市發展規劃研究院透露,該院正與杭州區塊鏈技術與應用聯合會合作,探索將區塊鏈技術應用到垃圾分類項目治理當中。鈕健表示,如果能夠在社區、減量中心、資源回收利用公司、環境集團以及政府等各類主體之間,構建一個區塊鏈生態圈,在鏈條各主體當中,以信息傳遞爲基礎,進而產生價值傳遞和信任傳遞,或許能夠解決垃圾分類難題,率先形成杭州垃圾治理的新模式。

垃圾分類環保處理用上區塊鏈技術

區塊鏈垃圾分類環保應用

根據設計,區塊鏈技術將直接參與垃圾分類回收的各社區物業、環境集團、政府監管部門等,共識存儲垃圾處理全量數據,這樣就能清楚知道垃圾的總量、流向等;與此同時,用戶和政府職能機構按角色進入公有鏈,公有鏈作爲“核心業務數據”的持久層,存儲公民信用積分和Token交易流通的數據信息。

“我們這個報告最近會進一步論證結題,下半年會提交相關方面,爭取儘快落實。”杭州區塊鏈技術與應用聯合會祕書長季江民透露,杭州每天產生1萬多噸垃圾,通過這個區塊鏈技術解決方案,可以清楚明白垃圾是怎麼處理的,處理垃圾花了多少錢,而老百姓因爲有Token獎勵也會更加積極參與垃圾分類。

服務實體經濟是根本

工信部工業經濟研究所所長於佳寧說,“我們來到杭州調研,走訪了很多政府部門和企業,看到區塊鏈技術在浙江的落地速度非常之快,杭州區塊鏈產業的發展欣欣向榮。” 調研發現杭州區塊鏈企業在金融領域落地比較早,很多項目已經運轉一、兩年年時間,以區塊鏈爲基礎的“可信信息流”有望成爲實體經濟和金融的連接點,成爲金融脫虛向實重要的基礎。於佳寧認爲,目前區塊鏈開始逐漸走向成熟,產業逐漸走向落地,區塊鏈落地之後要想真正發揮作用,根本點在於服務實體經濟,爲產業轉型升級、提質增效做出實質性的貢獻。“未來區塊鏈和實體經濟的結合即將提速,即將開始呈現一個普遍融合的狀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