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聯社(上海,記者 陳靖)訊 新年伊始,IPO過會率明顯提升引發行業關注,各家投行的項目儲備也是關注點,各家券商的在會項目情況如何,財聯社記者進行了梳理。

證監會官網顯示,截至1月16日,上交所主板申請IPO企業共有143家,深交所主板申請IPO企業共有191家,深交所中小板和創業板的排隊企業分別爲82家,總計273家;除去已經通過發審會的34家,仍在排隊IPO的企業總數達到382家(不含科創板)。

財聯社記者注意到,截至19日,包括科創板在內共有34家擬IPO企業被安排上會,而上年12月份總計有25家安排上會。今年以來過會企業有32家,其中被否1家,暫緩表決1家,過會率達94.1%,高啓的過會率引發行業關注。

目前在證監會排隊待審項目數量最多的前十投行分別分中信建投證券、中信證券、民生證券、廣發證券、招商證券、海通證券、國金證券、中金公司、國信證券和國泰君安,排名前十家的券商IPO在會項目共計193個,佔據半壁江山。

此外,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在會銀行上市項目應不低於20家,2019年上市銀行家數爲8家,如果審批順利,這也意味着2020仍將是銀行上市大年。

十家投行IPO在會項目佔據半壁江山

證監會網站顯示,在會IPO企業總數達到382家。從各家投行的在會項目排名來看,排名前十名的投行分別爲:

中信建投證券,保薦34個項目列首位;

中信證券保薦24個項目列第二位;

民生證券、廣發證券、招商證券保薦19個項目並列第三位;

海通證券保薦18個項目列第六位;

國金證券、中金公司保薦16個項目並列第七位;

國信證券、國泰君安保薦14個項目,並列第九位。

中信建投共保薦34個項目列第一位。值得注意的是,中信建投幾乎包攬了全部金融項目,保薦項目中,銀行項目多達6家,分別爲浙江紹興瑞豐農村商業銀行、廈門銀行、廈門農村商業銀行、齊魯銀行、蘭州銀行、江蘇崑山農村商業銀行;此外,還有一個券商項目,爲財達證券。

image

業內人士看來,銀行項目多選擇中信建投作爲保薦投行,主要與投行過往的項目承做能力有關,銀行項目也是如此,往往熱衷選擇相關項目經驗豐富的投行。

在國海證券投行業務分管副總燕文波看來,中信建投證券的投行項目領先,一是有着先發優勢,形成了行業領頭羊效應以後,很多企業項目資源向其集中;二是公司以客戶爲中心,綜合服務理念上下貫徹得好,公司相關資源能夠調動,特別是領頭人投行出身,意識強,也增強了建投的優勢。

中信證券列第二位,共計24個項目:

image

民生證券、廣發證券、招商並列第三位,共計19家

民生證券項目如下:

image

廣發證券項目如下:

image

招商證券項目如下,其中有重慶銀行、江蘇大豐農村商業銀行、東莞銀行及弘業期貨在列:

image

海通證券列第六位,共計18個保薦項目:

image

國金證券、中金公司列第七位,共計16個保薦項目:

國金證券項目如下:

image

中金公司項目如下,銀行項目也有兩家,包括廣州農村商業銀行、廣東順德農村商業銀行:

image

國信證券、國泰君安項目14家,並列第九位,國信證券項目如下:

image

國泰君安保薦項目也有14個:

image

行業較爲關注的華泰聯合,暫時沒有擠進前10,在會項目數量僅爲9家。

image

2019投行業績全排名

據東財choice數據,目前擁有承銷保薦資格的券商共106家,其中中信證券、中信建投、中金公司在2019年中IPO承銷保薦家數及承銷金額位居前三名。廣發證券、國信證券位列四五位。

image

2019年券商承銷業務數據前五券商來看:

中信證券承銷家數27,承銷金額451.60億元,承銷及保薦費用爲17.95億元;

中信建投成效家數20,承銷金額209.99億元,承銷及保薦費用爲10.85億元;

中金公司承銷家數18,承銷金額402.62億元,承銷及保薦費10.29億元;

廣發證券承銷家數15,承銷金額85.82億元,承銷及保薦費用7.58億元;

國信證券承銷家數13,承銷金額84.08億元,承銷及保薦費用7.40億元。

2019年IPO項目數量排名前5名的券商,壟斷了年內超半數的項目資源。

IPO發審速度提升100%,"帶病上會"是監管重點

根據數據統計,2019年共審覈了164家企業首發申請,138家企業首發獲通過,整體過會率達84.2%,而2018年的整體過會率爲57.5%,明顯提升。2020年開年以來過會率高達94.1%,上會企業34家,也高於上年12月份。

記者注意到,自2020年以來,發審委每週有兩天各召開兩場IPO發審委會議,同時,每週審覈首發申請企業數量達到7、8家;此前,每週僅召開一場IPO發審委會,每週審覈數量爲4至5家。

一邊是IPO的高過會率,一邊是企業的申報熱情高漲。

在2020年1月過會32家企業中,嘉曼服飾9日上會被否,成爲2020年首例被否的IPO項目,保薦機構爲華英證券。財聯社記者注意到,早在2019年7月,證監會就曾對嘉曼服飾出具警示函。數月後上會,仍沒逃被否命運。

據證監會2020年1月9日信息公開披露,嘉曼服飾的刷單與自買貨行爲、利益輸送嫌疑、營收持續增長合理性、存貨餘額較大等問題是本次發審會關注的焦點。

在本次發審會上,企業被再次要求說明:前述問題的基本情況,釆取的整改措施及效果,相關責任追究情況,整改是否到位;以及企業實際控制人曹勝奎與自然人初鋒、馬長海之間資金往來的原因及合理性,是否存在利益輸送或其他利益安排;相關固定資產的核算是否真實、準確。

26年曆史發審委制度退出舞臺,IPO將常態化發行

1月16日至1月17日,2020年證監會系統工作會議在京召開。會議總結了2019年主要工作,並分析當前資本市場改革發展面臨的形勢,研究部署2020年重點任務。

同時,中國證監會在官方網站發佈了題爲《中國證監會召開2020年系統工作會議》的消息,爲2020年的工作作出了全面的規劃。

image

圖片來源:證監會官網

證監會在文中還提出"以科技監管爲支撐,進一步增強監管效能","以新發展理念爲指引,提升服務實體經濟質效"。證監會明確表示,要保持IPO常態化發行,推動再融資改革落地。另外,還將推進私募基金市場風險出清和行業重整,開展區域性股權市場制度和業務創新試點等等。

在資本市場改革層面,註冊制改革工作於2020年落地概率增大;同時,再融資改革落地概率較大;證券法配套措施落地概率較大。這意味着,自1993年登上資本市場"舞臺"的發審委制度將於2020年3月1日起逐步淡出人們視野,期間長達26年。

隨着科創板的推出,以及註冊制將在A股市場實施全面改革的趨勢下,證監會對擬上市企業的審覈也有所放寬。2019年共審覈了164家企業首發申請,138家企業首發獲通過,整體過會率達84.2,相比2018年提高了23.17%,預計2020年平均過會率將繼續維持高位。IPO"堰塞湖"現象得到有效緩解,市場暖春信號釋放。

在註冊制將全面實施的趨勢下,企業IPO上市的難度將逐漸減小,IPO過會企業的數量有望進一步增加。但上市企業的稀缺性將隨之打破,資本市場的估值邊界將不復存在,估值價差將逐步縮小,因此未來A股中破發股、退市股也會成爲常態化。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